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做老闆的優秀來自於冷酷的競爭|1001頁

我所在的零點起手的專案就是中國最大的117個民營企業的研究, 那個時候關注他們遇到的問題, 發展以後的考慮, 現在沒那個時候問題多, 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自然的, 比如那個時候的公司裡面只有勞資關係沒有合夥關係, 比如那個時候的公司普遍不規範, 也沒法規範, 連註冊時候私營企業這個類型都沒有。 但是今天這一代的民間創業企業的乾淨度, 成長的門檻, 得到的資源都與過去不可同日而語。 正如社科院呂鵬說的那樣, 現在每出生一個自然人就會誕生一個民營企業經營主體, 想想也是蠻可觀的。

做老闆的優秀固然有天分、運氣或者朋友幫助的成分, 但是我要說與所有的商業成就一樣, 最核心的部分是來自於冷酷的競爭。 今天, 當我們說消費者變化、技術更新、市場週期變快、創業者數量增加等詞彙的時候, 我們大半是從正面的角度來說的,

但是對於任何一個真實在市場裡搏擊的人來說, 是現在的市場競爭變得更加高效、迅捷與無情。 以至於實際上, 其他人很少人真正幫得上忙, 所以人們只能求助於專業服務機構, 使得自己獲得更多資本、技術、模式與外包服務的支援, 但前提是自己變得更優秀與卓越。 實際上是面臨隨時會被淘汰的壓力與危機感使得他們迸發出了不同尋常的創造力。 總之, 創新創業者本質上是穿越冷酷商業競爭的殘存者, 這就是為何他們看起來如此的與眾不同。

做老闆的需要比其他人敏銳前沿的變化, 但是僅僅如此就意味著追逐風尚而不能落地, 但任何的落地都需要時間, 因此成功的落地者往往可能落後於週期律,

這意味對於資訊與資訊技術的依賴, 讓我們在週期前有預見、在週期中能抓住、在週期內能儘量發揮能量。 與傳統的資源型企業家比較, 今天的新經濟創業者更乾淨、單純、較少惹民憤, 因此他們能夠得到更多的社會祝福。 但是他們面對不給力的人才培育與體制內優先資源配置方式, 無論是在一帶一路上的探索, 還在新技術領域的嘗試, 都需要在落地資源與人才賦能上有自己真正到位的佈局。

今天大家不用爭論民營經濟是補充還是主體了, 簡單地說就是認真做就是了。 要知道恰恰是中國的民營經濟發展, 讓更多的青年人找到了規模的社會上升通道與想像的社會追求空間, 不至於像台港地區的青年學生似乎也就只有整整街頭運動才有機會脫穎而出。 而最重要的是, 今天中國成為全球中產階級大國, 尤其是新中產的崛起, 使得中國完全足以在任何深度細分領域的創新創業都產生不同凡響的規模市場, 因此大家已經會更加自然地把民營經濟看成社會成就的集中地了。

中國的政策框架確定了更具預見性的長度、寬度、新度與銳度, 而這樣的維度對於青年創造者最為有利, 因為可以起步就與其他人同步。 中國的青年消費者與青年創新創業者, 不僅僅正在塑造中國經濟的嶄新途徑, 也正在參與塑造全球移動新世代最具有同質性的合作場景, 而只有中國這樣廣泛的全產業鏈經濟才能支撐將全球移動新世代的要求變得更為落地豐富。 因此中國民營經濟在新世代的發展, 構成了新階段民營經濟的最迷人的特色。

本文來自袁岳博士在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民營經濟新階段發展研討會上的發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