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清理行政壟斷必須強而有力

近日,北京市公平競爭審查工作聯席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 會議提出今年重點任務:7月底前,市發改委、市商務委、市工商局、市教委、市經信委等29個政府部門和16區對現行規章、規範性檔和其他政策措施中含有的地方保護、指定交易、市場壁壘等內容完成清理;建立行政壟斷案件線索收集制度,持續加大反行政壟斷執法工作力度。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清理和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打破行政性壟斷、防止市場壟斷,包括國家部委和地方,對行政壟斷的直接或間接遏止和清理工作都在不斷發力。

此次北京市清理行政壟斷的諸多亮點:一是清理時間表明確,今年7月底完成;二是行動範圍廣,全市29個部門和16個區縣聯動;三是清理任務明確,地方現行規章、規範性檔和其他政策措施中含有的地方保護、指定交易、市場壁壘等內容都在清理之列;四是引入社會監督機制,強化協力廠商評估,有力遏止、深挖隱形行政壟斷。

眾所周知,長期以來我們所說的壟斷,既包括企業壟斷,也包括各級各部門和組織的行政壟斷。 隨著近些年持續不斷的反壟斷,企業壟斷已經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行政壟斷卻由於法規規定不完善而治理乏力。

正因為這樣,清理行政壟斷成為時下簡政放權、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必須做好的工作。

但由於行政壟斷往往具有很深的利益等關聯性,而且反行政壟斷等於地方政府和部門在自己割自己身上的肉,讓地方政府和部門自己動刀,難免會出現各自為政、決心不夠、行動不力、協調共進不足等問題和難題,造成的結果就是清理速度慢、治理不徹底等。 這是時下不少地方在清理地方行政壟斷過程中普遍存在的一個難題,亟須要有一個統一、有力的清理機制來應對和改變這一局面。

這種情況下,北京市此次的行政壟斷清理機制,不但明確時間表、清理任務等,更關鍵的是全市上下統一行動,各級各部門協調共進,而且還引進社會協力廠商監督評估,不但讓顯性的各色行政壟斷難逃被清理,即便是隱形的行政壟斷,也會澄清出來。

可以說,這為下一步其它地方清理行政壟斷做出了榜樣,開了一個好頭,值得探究與學習。

當然,就現有情況看,北京市此次安排的統一清理行政壟斷,從積極主動地激發內生動力上來說,還顯得略有不足。 如果能夠配套清理行政壟斷不力的懲戒制度,如規定此輪清理之後還發現有行政壟斷存在,就要嚴肅追責行政壟斷存在部門及主要責任人的責任,相信各相關地方、部門會主動找出自己的行政壟斷並積極清除,不但盡可能減少行政壟斷存量,還會盡可能遏止增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