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得了!“90後”姑娘和馬雲一起走訪非洲,本科時還獲千萬創投!

她是初出茅廬便嶄露頭角的浙商青年創業女將——

在浙大就讀本科期間, 帶領學生團隊創建獲得千萬元融資的“易露營”項目;去年暑假, 她和馬雲等39名商界大佬走訪肯亞、盧旺達, 與非洲的青年企業家交流、尋找商業機會。 不久前, 她作為浙商總會青年企業家委員會秘書長籌辦世界青年領袖聯盟, 為來自不同國家的青年領袖搭建交流平臺。

她是關愛兒童、堅持做了7年公益的“老師姐姐”——

從高三至今, 她給流浪兒童上課, 教白血病兒童畫畫, 帶自閉症兒童去露營;她也3次赴貴州支教, 並在當地學校留下了“數字圖書館”。

組織流浪兒童畫作義賣、升級產品使之更加便捷高效……在一次次實踐中, 她探索用商業的方式解決社會問題。 創業與公益, 於她而言就像故鄉與遠方, 就像愛與美食, 不可辜負。

她就是我們身邊的“90後”、2015屆外國語言文化與國際交流學院畢業生蔣曉瑩。

蔣曉瑩與鐘漢良合影

創業篇:哪裡有需求, 哪裡就有商機

創業, 從租借帳篷開始

蝸Camp在浙大風靡一時, 僅僅頭三個月就順利突破了上萬的銷售額。 蔣曉瑩卻發愁了, 如何將租借帳篷發展為真正的創業項目呢?

蔣曉瑩團隊在互聯網移動應用興起的浪潮中抓住了機會。

2014年3月, 蝸Camp轉型為一站式露營服務提供平臺“易露營”, 提供露營設備、旅遊資訊等服務, 並能線上下單。 同一年, 該產品創下了3個月獲得1000多個訂單、30萬流水的記錄。

遭遇簽約前的反悔, 堅持挺了下來

團隊面臨資金、公司經營管理等多方面的挑戰, 大家一邊快速學習尋求解決方案, 一邊咬牙堅持著。 懷著“空間改造者”的夢想, 易露營帶來了移動旅居的新方式, 獲得了多家投資機構的青睞。 他們反復考量, 力求獲得最有利的方案, 並在一家投資機構於簽約前一刻反悔、看似前功盡棄之時挺了下來, 最終獲得華旦天使投資CEO張潔和IDG合投的PreA輪上千萬元資金。

易露營團隊合照

這次融資的契機來自於她參加的浙江大學創新與創業管理強化班(簡稱ITP)。 蔣曉瑩對這一經歷心存感激:“浙大的創業氛圍很好, ITP對我創業的幫助也特別大, 課程的很多理論和知識能夠運用到我的創業實踐中去;反過來我在創業的時候遇到的很多問題, 也能夠在課上得到解決。

我在ITP的很多案例就是用易露營做的。 ”

身為創業者, 她的行程異常忙碌。 她笑稱, 修讀兩個專業, 共234.5個學分, 已經是不小的挑戰, 自己還要把大量的時間精力放在創業上。

2015年春夏, 她臨近畢業, 專業課、畢業論文、創業專案等等每一項都不輕鬆。 她調侃道, 創業過程中的種種不確定性會帶來壓力和迷茫, 有時候甚至覺得自己是在“受煎熬”。 但蔣曉瑩骨子裡有一股韌勁, 她想向父母證明自己能力的想法, 讓她堅持了下來。

想法更新和產品升級, 總有一個在路上

“有同學在我們平臺下單, 剛開始我們只能自己打電話聯繫場地, 確定訂單情況。 後來, 場地經營者會使用我們的線上訂單資訊, 但依舊用紙筆記帳, 這不僅低效也容易出錯”。 蔣曉瑩說,這時候易露營提供的服務只是簡單的線上旅行社服務,談不上創業創新,她不願意止步於此。

“能不能讓旅遊經營場所消費互聯網化,在雲端就能完成產品服務、行銷、管理的全過程?”她和團隊成員不斷討論產品的出路,不斷討論如何用商業的方式克服傳統經營的弊端。

以此為發端,他們推出了連接消費者和旅遊經營場所,同時實現智慧旅遊服務的產品“訂單來了”。該產品基於資訊化管理、創新內容運營、自主行銷和自助服務,為旅遊場所提供了智慧運營的新選擇。

蔣曉瑩創業的願望非常堅定。“因為我看到了中國市場的廣大旅遊需求,看到了消費者和旅遊資訊的不對稱,看到了傳統旅遊場所經營方式的局限性”,她說,更大的需求在於資料的價值,未來人工智慧的發展必須需要資料驅動,資料的價值就如石油,而4萬億的旅遊市場目前線上資料只有10%,更大的金礦由“訂單來了”去挖掘。

回顧在浙大的創業經歷,她想給正在創業的學弟學妹們分享一點經驗:“學生創業一個很大的問題是,還沒有想好產品,就考慮商業模式、融資多少等等。要找一個消費者真正有需求的痛點,先走出第一步,然後再考慮其他因素。不要想一口吃成一個胖子。其次,要多和人探討,把自己的問題暴露出來。有時候發現問題是一件好事,這意味著有改善空間。”

公益篇:用商業的方式解決社會問題

“這條魚在乎”

海水退潮後,很多小魚沒有被海水帶走,擱淺在海灘上。一個小男孩見狀,開始拾起魚一條一條地往海裡扔。一個路人笑著問:“這麼多魚,你救得過來嗎?”小男孩沒有停下來,一邊撿起一條魚往海裡扔一邊回答說:“這條魚在乎!”

談及做公益的原因,蔣曉瑩提起了這個故事。

還在讀高三的時候,她偶然參加了一個社會型企業的專案,從事環保工作,也參與幫助流浪兒童的活動。“那個時候起,我開始對社會型企業有粗淺的認知,開始覺得用商業的方式來解決社會問題,可能比一次性的慈善更加可持續。”

她第一次來到杭州流浪兒童救助保護中心,被這個以前從未瞭解過的世界所震驚——本該享受家庭溫暖的孩子們,卻因為種種原因來到了這裡,有留守兒童、流浪兒童,也有身體或智力有缺陷的兒童。她想做點什麼。

有一次,她讓孩子們畫夢想中的生活。一個小朋友笨拙地畫了一家四口人,告訴蔣曉瑩,“這是我印象中爸爸媽媽和弟弟妹妹的樣子,以前爺爺奶奶會陪我,現在他們也不在了。”那一刻,蔣曉瑩感受到了一個舉目無親、令人疼惜的孩子對家庭的渴望、對愛的渴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流浪兒童的畫作本子

蔣曉瑩把孩子們的畫印在筆記本封面上,教他們製作手機殼等。她把這些作品拿去義賣,所得款項再用於改善孩子們的生活。“這種方式不會讓受助者有心理負擔,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她說。

她還陸續參加了很多幫助兒童的項目。在省兒童醫院,她給白血病兒童上課。在貴州的偏遠的畢節中心村小學,她給留守兒童帶去投影儀和音響,建成“數位圖書館”,和他們分享故事,鼓勵他們走出去。在浙江聖愛自閉症兒童康復中心自閉症訓練中心,她在專業老師的帶領下和自閉症兒童一起畫畫,並帶領他們出去露營……

在貴州畢節,為當地的孩子上課

“做這些專案有成就感,能夠找到一些個人價值。”蔣曉瑩認為自己就像那個往海裡扔魚的小男孩一樣,“我沒有想做什麼大事,有幫助別人的想法我就去做”。

由浙商組織的“小小心願”貴州支教專案成立8年以來,她參加了3年活動。她參與自閉症兒童救助等公益專案近十年。她組織的流浪兒童關愛活動,被浙江大學愛心社延用多年。

本文作者:梅林蓉

今日編輯:楊小隱

蔣曉瑩說,這時候易露營提供的服務只是簡單的線上旅行社服務,談不上創業創新,她不願意止步於此。

“能不能讓旅遊經營場所消費互聯網化,在雲端就能完成產品服務、行銷、管理的全過程?”她和團隊成員不斷討論產品的出路,不斷討論如何用商業的方式克服傳統經營的弊端。

以此為發端,他們推出了連接消費者和旅遊經營場所,同時實現智慧旅遊服務的產品“訂單來了”。該產品基於資訊化管理、創新內容運營、自主行銷和自助服務,為旅遊場所提供了智慧運營的新選擇。

蔣曉瑩創業的願望非常堅定。“因為我看到了中國市場的廣大旅遊需求,看到了消費者和旅遊資訊的不對稱,看到了傳統旅遊場所經營方式的局限性”,她說,更大的需求在於資料的價值,未來人工智慧的發展必須需要資料驅動,資料的價值就如石油,而4萬億的旅遊市場目前線上資料只有10%,更大的金礦由“訂單來了”去挖掘。

回顧在浙大的創業經歷,她想給正在創業的學弟學妹們分享一點經驗:“學生創業一個很大的問題是,還沒有想好產品,就考慮商業模式、融資多少等等。要找一個消費者真正有需求的痛點,先走出第一步,然後再考慮其他因素。不要想一口吃成一個胖子。其次,要多和人探討,把自己的問題暴露出來。有時候發現問題是一件好事,這意味著有改善空間。”

公益篇:用商業的方式解決社會問題

“這條魚在乎”

海水退潮後,很多小魚沒有被海水帶走,擱淺在海灘上。一個小男孩見狀,開始拾起魚一條一條地往海裡扔。一個路人笑著問:“這麼多魚,你救得過來嗎?”小男孩沒有停下來,一邊撿起一條魚往海裡扔一邊回答說:“這條魚在乎!”

談及做公益的原因,蔣曉瑩提起了這個故事。

還在讀高三的時候,她偶然參加了一個社會型企業的專案,從事環保工作,也參與幫助流浪兒童的活動。“那個時候起,我開始對社會型企業有粗淺的認知,開始覺得用商業的方式來解決社會問題,可能比一次性的慈善更加可持續。”

她第一次來到杭州流浪兒童救助保護中心,被這個以前從未瞭解過的世界所震驚——本該享受家庭溫暖的孩子們,卻因為種種原因來到了這裡,有留守兒童、流浪兒童,也有身體或智力有缺陷的兒童。她想做點什麼。

有一次,她讓孩子們畫夢想中的生活。一個小朋友笨拙地畫了一家四口人,告訴蔣曉瑩,“這是我印象中爸爸媽媽和弟弟妹妹的樣子,以前爺爺奶奶會陪我,現在他們也不在了。”那一刻,蔣曉瑩感受到了一個舉目無親、令人疼惜的孩子對家庭的渴望、對愛的渴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流浪兒童的畫作本子

蔣曉瑩把孩子們的畫印在筆記本封面上,教他們製作手機殼等。她把這些作品拿去義賣,所得款項再用於改善孩子們的生活。“這種方式不會讓受助者有心理負擔,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她說。

她還陸續參加了很多幫助兒童的項目。在省兒童醫院,她給白血病兒童上課。在貴州的偏遠的畢節中心村小學,她給留守兒童帶去投影儀和音響,建成“數位圖書館”,和他們分享故事,鼓勵他們走出去。在浙江聖愛自閉症兒童康復中心自閉症訓練中心,她在專業老師的帶領下和自閉症兒童一起畫畫,並帶領他們出去露營……

在貴州畢節,為當地的孩子上課

“做這些專案有成就感,能夠找到一些個人價值。”蔣曉瑩認為自己就像那個往海裡扔魚的小男孩一樣,“我沒有想做什麼大事,有幫助別人的想法我就去做”。

由浙商組織的“小小心願”貴州支教專案成立8年以來,她參加了3年活動。她參與自閉症兒童救助等公益專案近十年。她組織的流浪兒童關愛活動,被浙江大學愛心社延用多年。

本文作者:梅林蓉

今日編輯:楊小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