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把蛙放出去,把妞帶回家!

最近的朋友圈分為兩派:

上一秒還看到有小夥伴在朋友圈歡呼, “今天李澤言又打電話約我了, 好傲嬌哦, 嘻嘻。 ”

下一秒又在朋友圈裡刷到有人哀歎,

“我的蛙蛙都出門旅行一天一夜啦, 怎麼還不回家啊。 ”

-1-

曾經那些說好一起養男人的姐妹們, 現在也有人背叛了組織, 偷偷養起了蛙, 心甘情願從總裁夫人淪為一個天天在家等兒子的老母親。

總結一句話就是, 朋友圈好像一半在養總裁,

一半在養蛙。

總裁就是年初很火的那款《戀與製作人》裡的李澤言, 而“蛙”則是繼李澤言後, 各大佛系玩家們的寵兒——來自遊戲《旅かえる》, 旅行青蛙。

你要做的就是:

1.給他準備行囊, 往裡塞些吃的用的。

2.把屋外地裡的三葉草收了

3.在蛙出門後, 獨守空房。

4.等他從世界各地給你寄回明信片,

帶回手信。

5.等蛙回家, 看著他看書、吃飯、寫信、做手工。

說起來, 旅行青蛙這個遊戲確實有些寡淡。

需要人工作業的時間也就兩分鐘, 然後“蛙蛙”就仗劍走天涯去了。

不過這個遊戲最大的成功之處也就是讓你成為“父母”, 即使是一隻“蛙”, 也需要你的關心和撫養。

-2-

在日語裡, 青蛙【かわず】和回家【きたく】的發音很相似。 所以, 這個遊戲的名字和青蛙本身, 都有一層「回家」的意思。

因為大多數小夥伴玩的都是全日語版本的, 遊戲中的語言提示幾乎就看不懂了。

那為什麼看不懂卻還要堅持玩?身邊某位養蛙的朋友說:“我養蛙時感受到了老母親一般的心情!”

沒有想到, 當初父母在你身上做的事情, 會這樣重現在一隻蛙的身上。

包括——催你找對象!!!

VS

憑什麼, 憑什麼, 憑什麼......

憑什麼我的蛙蛙沒有物件, 我的蛙蛙沒有朋友, 出去旅行永遠都是一個人(老母親式嚎啕大哭)。

-3-

隨著人蛙感情的不斷加深,“老母親”群體的感情從剛開始的“我的蛙已經離家18個小時了,想他~”發展到“怎麼就知道宅在家,你給老子出去泡妞啊!”

可以說是——量的積累,質的變化!

由此說明一個道理,即使你成了一隻“蛙”,也逃不了被催著找物件!

——

“瑪德還在看書,出去泡妞啊,兒砸!!!!”

“你為什麼不出門(火冒三丈)”

“小蝸在門口串門,我蛙自顧自在窩裡看書,看得我好著急,就這樣怎麼才能找到物件啊!”

“...雖然阿媽覺得一個人旅行也很棒,但還是想要你多在旅行過程中交朋友啊。”

也許,這一刻,你會稍微從一隻蛙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你會明白父母對我們的擔心和期待,會體諒父母急著把自己嫁出去的心情,甚至也會懂得婆婆害怕兒子被拐跑的心理。

說實話,你會不會猜想,隨著遊戲一天一天的進行,蛙蛙一天一天的陪伴,會不會突然某一天某一次的旅行歸來,帶了一個青蛙老婆和一缸蝌蚪回來。

是不是有種人生圓滿的感覺~

-4-

就是這麼個幾乎什麼都不用幹的遊戲,讓我們體會到了父母的角色,也在不知不覺中讀懂了自己的爸媽那些旁敲側擊的催促找物件。

理解我媽嫌棄我一直窩在家:

“你這個姿勢窩在一整天了,對頸椎不好,快起床活動活動,你看床像狗窩一樣。”

“你怎麼就知道呆在家,也不出去交朋友談戀愛。”

理解我媽的偷窺欲:

“乖兒子,給誰寫信呢,背著人寫這麼久。”

“兒子長大了,有自己心事了,都知道些日記了,也不知道是哪家姑娘。”

理解我媽的豐富想像力:

“和你一起合照的姑娘是誰啊,你女朋友?什麼時候帶回家看看。”

“這姑娘不錯,兒子,好好把握。”

在遊戲裡,完全體會到了老母親(父親)的內心感受,想知道自己的蛙去了哪裡,在路上遇見了哪些朋友,有沒有搭帳篷,有沒有帶我給他買的圍巾......

不論小蛙去了哪裡、有了哪些新朋友,他都會第一時間拍照寄明信片回家。

我們的父母是不是也是這樣:

自己的孩子長大了,常年不在家。沒有人知道孩子在忙些什麼,自己也不敢太過打擾。

看到孩子常年一個人,催促著找物件,也是怕我們出門在外一個人會孤單會沒人陪。

遊戲裡的小蛙無論去了哪裡、有了哪些新朋友,他都會第一時間拍照寄明信片回家。這麼一對比,自己還不如一隻蛙。

好了,不寫了,打電話給我爸媽去了。

呱呱呱~

養蛙老母親含辛茹苦圖

(圖片來源於網路 侵刪)

— 今日話題互動 —

# 你的瓜蛙子有什麼特點或愛好?#

-3-

隨著人蛙感情的不斷加深,“老母親”群體的感情從剛開始的“我的蛙已經離家18個小時了,想他~”發展到“怎麼就知道宅在家,你給老子出去泡妞啊!”

可以說是——量的積累,質的變化!

由此說明一個道理,即使你成了一隻“蛙”,也逃不了被催著找物件!

——

“瑪德還在看書,出去泡妞啊,兒砸!!!!”

“你為什麼不出門(火冒三丈)”

“小蝸在門口串門,我蛙自顧自在窩裡看書,看得我好著急,就這樣怎麼才能找到物件啊!”

“...雖然阿媽覺得一個人旅行也很棒,但還是想要你多在旅行過程中交朋友啊。”

也許,這一刻,你會稍微從一隻蛙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你會明白父母對我們的擔心和期待,會體諒父母急著把自己嫁出去的心情,甚至也會懂得婆婆害怕兒子被拐跑的心理。

說實話,你會不會猜想,隨著遊戲一天一天的進行,蛙蛙一天一天的陪伴,會不會突然某一天某一次的旅行歸來,帶了一個青蛙老婆和一缸蝌蚪回來。

是不是有種人生圓滿的感覺~

-4-

就是這麼個幾乎什麼都不用幹的遊戲,讓我們體會到了父母的角色,也在不知不覺中讀懂了自己的爸媽那些旁敲側擊的催促找物件。

理解我媽嫌棄我一直窩在家:

“你這個姿勢窩在一整天了,對頸椎不好,快起床活動活動,你看床像狗窩一樣。”

“你怎麼就知道呆在家,也不出去交朋友談戀愛。”

理解我媽的偷窺欲:

“乖兒子,給誰寫信呢,背著人寫這麼久。”

“兒子長大了,有自己心事了,都知道些日記了,也不知道是哪家姑娘。”

理解我媽的豐富想像力:

“和你一起合照的姑娘是誰啊,你女朋友?什麼時候帶回家看看。”

“這姑娘不錯,兒子,好好把握。”

在遊戲裡,完全體會到了老母親(父親)的內心感受,想知道自己的蛙去了哪裡,在路上遇見了哪些朋友,有沒有搭帳篷,有沒有帶我給他買的圍巾......

不論小蛙去了哪裡、有了哪些新朋友,他都會第一時間拍照寄明信片回家。

我們的父母是不是也是這樣:

自己的孩子長大了,常年不在家。沒有人知道孩子在忙些什麼,自己也不敢太過打擾。

看到孩子常年一個人,催促著找物件,也是怕我們出門在外一個人會孤單會沒人陪。

遊戲裡的小蛙無論去了哪裡、有了哪些新朋友,他都會第一時間拍照寄明信片回家。這麼一對比,自己還不如一隻蛙。

好了,不寫了,打電話給我爸媽去了。

呱呱呱~

養蛙老母親含辛茹苦圖

(圖片來源於網路 侵刪)

— 今日話題互動 —

# 你的瓜蛙子有什麼特點或愛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