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俄軍T50搞了這麼多年沒進展不奇怪,隱身戰機關鍵技術僅中美掌握

在2006年4月28日, 當中國FC-1“梟龍”04機首飛成功的出現在世人眼中時, 大家就不約而同的發現了一個不同之處。 在兩側進氣道口由原先平面變成兩個鼓包, 這可是我國第一種使用了DSI進氣道又稱做“三維鼓包失無附面層隔道”的戰鬥機。 它採用兩側進氣道一邊一個固定的鼓包來模擬常規進氣道當中的一、二級可調斜板, 並且能夠達到對氣流的壓縮, 還有簡化結構、隱形的目的。 DSI進氣道具有結構簡單、重量輕、阻力小、隱形等一些特點。 這種進氣道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工程師在 1990 年代早期就開始研究傳統超音速進氣道概念的替代方案了,

曾經在F-16上測試過此進氣道但並沒繼續下去。 F35作為美國第一個使用DSI進氣道的量產戰鬥機試飛時間是在2006年的12月15日, 比“梟龍”04機還晚了接近7個月。 到目前為止這個地球上就只有中美兩國掌握了這個技術, 歐洲也不行, 俄羅斯到現在也沒跡象表明擁有這個技術, 它的五代機T50因為還是老掉牙的蘇系機的中央升力體佈局, 就算給它DSI也用不了。

大家都知道的, 中國在攻克某一個技術難關後會迅速的把這一項技術“白菜化”, 於是殲十B/C戰機四代+戰機、殲20五代機、鶻鷹FC21 2.0版五代機、甚至還有低檔的“山鷹”教練機也應用了這一項技術。 應用機型之多在地球上是讓人歎為觀止的!DSI進氣道之所以先進, 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提高戰機的隱身能力、降低風阻與機重, 這還不算是最厲害的, DSI進氣道的球面如果能自由膨脹收縮, 飛行效率提升將會更加顯著;有一個網傳的好消息, 那就是我們五代機殲20上的DSI已採用國際上最為先進的柔性蒙皮, 所謂的柔性蒙皮它也是種複合材料,

特點就是能夠像橡皮泥那樣可塑成各種不規則形狀, 這種技術是中航工業北京航空製造工程研究所突破的, 並且在航空主機廠建立了一套全新、數位化的蒙皮製造體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