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南昌放大招!要建環鄱陽湖城際鐵路!還要和這三城90分鐘互達

南昌、武漢、長沙、合肥

中部四省會

這一次要玩大的了

新聞連結

4月10日, 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第五屆會商會在武漢召開。 江南君獲悉,

四市市長簽署了《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合作行動計畫(2017—2020年)》, 提出努力把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成為長江經濟帶重要支撐、全國經濟新增長極和具有重大國際影響力的國家級城市群。

南昌

武漢

合肥

長沙

這一次四市市長簽署的行動計畫

描繪了一個美好藍圖

有哪些大動作

一起來看下

總目標

根據該行動計畫, 到2020年, 南昌、武漢、長沙、合肥四市將通過基礎設施聯通化、區域市場一體化、產業發展協同化、生態文明共建常態化、公共服務同城化、開放合作深入化等舉措, 打造中國城市群中心城市合作的典範, 引領帶動武漢城市圈、環長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帶、環鄱陽湖城市群等協調互動發展, 形成“核心帶動、多極協同、一體發展”新局面, 努力把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成為長江經濟帶重要支撐、中國經濟新增長極和具有重大國際影響力的國家級城市群。

1構建四市“90分鐘互達”高鐵網

四市將共同編制《長江中游城市群交通發展規劃》, 協同推進城市群高速鐵路、城際鐵路網路建設, 構建四市互達“90分鐘經濟圈”。

在基礎設施聯通工程中, 建設“90分鐘互達”高鐵網。 重點規劃建設長沙—九江—合肥、武漢—九江—南昌、合肥—九江—南昌、武廣高鐵複綫(武長段)等高速鐵路。

2要建環鄱陽湖城際鐵路

規劃提出, 要建設武漢城市圈、環長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帶和環鄱陽湖城市群城際鐵路。

3推行客運“一票式”和貨運“一單式”

行動計畫還提出, 建立智慧一體的運輸合作體制。 推動交通大資料中心建設,推進“兩港(空港、河港)四網(鐵路網、軌道交通網、快速路網、高速公路網)”一體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推行客運“一票式”和貨運“一單式”聯程服務。建立城市交通運輸管理運營監控平臺和綜合應急指揮系統。攜手在中亞、歐洲、東南亞等區域建立轉運中心,打造長江中游城市群聯通亞歐的國際物流運輸大通道。

4 協同建設長江中游城市群資訊港

加快四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打造智慧城市群。加強四市政務網路資源分享,加快建立四市之間數位認證、物流配送、網上支付等電子商務支撐體系和公共資訊平臺,協同建設長江中游城市群資訊港。推進武漢、合肥、南昌等大資料交易中心和產業基地建設。

5四市共同打造高鐵旅遊走廊

以武漢、南昌為中心發展光電子產業,打造武漢、長沙、合肥、南昌等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

依託武漢、長沙、合肥、南昌等城市產業基礎,研發新一代綠色智慧、高速重載軌道交通裝備系統,建立世界領先的現代軌道交通產業體系。

支援南昌、武漢建設國家航空產業基地。

建設武漢、長沙、合肥、南昌等生物醫藥基地。

推進武漢、長沙、合肥、南昌等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建設。

武漢、長沙、合肥、南昌共同打造高鐵旅遊走廊、華中地區自駕遊等精品旅遊路線和旅遊品牌。

6在南昌設立中國南方森林碳匯基金

建立南昌、長沙關於鄱陽湖和洞庭湖流域水生態功能區建設合作機制。推動跨界水污染防治,到2020年重點流域基本消除劣V類水體。加快建立四市統一的碳排放權交易制度。建立四市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等體系。

推進環鄱陽湖與環洞庭湖防護林帶工程建設。在四市國家級開發區創建國家迴圈經濟示範區、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建設長江中游城市群再生資源利用產業示範基地。深入推進長江中游城市群濕地生態保護聯盟建設項目。加快推進鄱陽湖、洞庭湖、漢江中下游等重要濕地國家生態補償試點項目。在南昌設立中國南方森林碳匯基金。

7推進城鄉居民醫保實現跨市結算

實現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疑難雜症遠端會診和雙向轉診。鼓勵四市大型綜合性醫療衛生機構跨區域布點。完善長江中游城市群公共衛生協作中心建設。實行“醫保直通車”,推進城鄉居民醫保實現跨市結算。

開展安全生產執法和應急救援指揮能力共建行動,提升防災救災和自救互救能力。建立流動人口居住地和戶籍地資訊共用平臺。在維護社會穩定、打擊違法犯罪、處置突發事件、打擊長江流域河道違法采砂等方面實現區域聯動。

8深化南昌港與美國有關港口交流合作

爭取國家加大四市自由貿易園區、綜合保稅區等試點佈局力度。深化長江中游城市群與美國密西西比河城鎮組織、英國北方經濟增長區的合作與交流,定期召開高級別合作論壇,推進武漢、長沙、合肥、南昌等城市與曼徹斯特、利物浦、里茲、謝菲爾德等中心城市之間的國際合作。深化武漢港、長沙港、合肥港、南昌港等港口與美國有關港口交流合作,積極促進雙方企業在對方管轄範圍內投資落戶。

9籌畫建立長江中游城市群合作銀行

為保障該行動計畫的順利實施,四市將探索聯合設立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基金,為跨區域的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協調發展、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環境治理和生態補償等提供資金支持。籌畫建立長江中游城市群合作銀行,推進金融機構服務和支援四省會城市實體經濟發展、創新創業。

中部四省抱團發展

未來不可限量

轉發期待

推動交通大資料中心建設,推進“兩港(空港、河港)四網(鐵路網、軌道交通網、快速路網、高速公路網)”一體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推行客運“一票式”和貨運“一單式”聯程服務。建立城市交通運輸管理運營監控平臺和綜合應急指揮系統。攜手在中亞、歐洲、東南亞等區域建立轉運中心,打造長江中游城市群聯通亞歐的國際物流運輸大通道。

4 協同建設長江中游城市群資訊港

加快四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打造智慧城市群。加強四市政務網路資源分享,加快建立四市之間數位認證、物流配送、網上支付等電子商務支撐體系和公共資訊平臺,協同建設長江中游城市群資訊港。推進武漢、合肥、南昌等大資料交易中心和產業基地建設。

5四市共同打造高鐵旅遊走廊

以武漢、南昌為中心發展光電子產業,打造武漢、長沙、合肥、南昌等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

依託武漢、長沙、合肥、南昌等城市產業基礎,研發新一代綠色智慧、高速重載軌道交通裝備系統,建立世界領先的現代軌道交通產業體系。

支援南昌、武漢建設國家航空產業基地。

建設武漢、長沙、合肥、南昌等生物醫藥基地。

推進武漢、長沙、合肥、南昌等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建設。

武漢、長沙、合肥、南昌共同打造高鐵旅遊走廊、華中地區自駕遊等精品旅遊路線和旅遊品牌。

6在南昌設立中國南方森林碳匯基金

建立南昌、長沙關於鄱陽湖和洞庭湖流域水生態功能區建設合作機制。推動跨界水污染防治,到2020年重點流域基本消除劣V類水體。加快建立四市統一的碳排放權交易制度。建立四市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等體系。

推進環鄱陽湖與環洞庭湖防護林帶工程建設。在四市國家級開發區創建國家迴圈經濟示範區、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建設長江中游城市群再生資源利用產業示範基地。深入推進長江中游城市群濕地生態保護聯盟建設項目。加快推進鄱陽湖、洞庭湖、漢江中下游等重要濕地國家生態補償試點項目。在南昌設立中國南方森林碳匯基金。

7推進城鄉居民醫保實現跨市結算

實現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疑難雜症遠端會診和雙向轉診。鼓勵四市大型綜合性醫療衛生機構跨區域布點。完善長江中游城市群公共衛生協作中心建設。實行“醫保直通車”,推進城鄉居民醫保實現跨市結算。

開展安全生產執法和應急救援指揮能力共建行動,提升防災救災和自救互救能力。建立流動人口居住地和戶籍地資訊共用平臺。在維護社會穩定、打擊違法犯罪、處置突發事件、打擊長江流域河道違法采砂等方面實現區域聯動。

8深化南昌港與美國有關港口交流合作

爭取國家加大四市自由貿易園區、綜合保稅區等試點佈局力度。深化長江中游城市群與美國密西西比河城鎮組織、英國北方經濟增長區的合作與交流,定期召開高級別合作論壇,推進武漢、長沙、合肥、南昌等城市與曼徹斯特、利物浦、里茲、謝菲爾德等中心城市之間的國際合作。深化武漢港、長沙港、合肥港、南昌港等港口與美國有關港口交流合作,積極促進雙方企業在對方管轄範圍內投資落戶。

9籌畫建立長江中游城市群合作銀行

為保障該行動計畫的順利實施,四市將探索聯合設立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基金,為跨區域的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協調發展、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環境治理和生態補償等提供資金支持。籌畫建立長江中游城市群合作銀行,推進金融機構服務和支援四省會城市實體經濟發展、創新創業。

中部四省抱團發展

未來不可限量

轉發期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