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創新驅動 注重細節 超微創元為“綠色”保駕護航

回首2017, 國內動力電池市場的表現可圈可點, 超微創元作為動力鋰電的“後進入者”, 在看似平淡的2017年, 依舊穩步前行, 為日後的蓄勢待發積蓄能量。

作為超微鋰電產品先鋒的超微創元, 目前具備了年產4GWh鋰電池生產能力。 超微創元在技術發展上的戰略圍繞動力鋰離子電芯、模組、系統、新型材料、電池回收等多個技術領域, 建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環保工程技術中心、省重點技術中心企業等科技創新平臺, 並在德國、美國、俄羅斯、法國等建立海外研發機構。 與美國斯坦福大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定,

與上汽集團和國家電網一起入選“Energy3.0”專案, 共同推動鋰離子電池的研發和應用。

技術創新的動力, 源於國際一流的創新人才團隊。 在105人的科研隊伍中, 擁有全球新能源技術領域知名專家21位, 以專案化形式形成緊密合作;擁有國家千人計畫特聘專家4人, 由柯克博士領銜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創新團隊”入選浙江省首批領軍型創新團隊, 企業研究院獲得省級企業研究院重要資質。 2017年, 超微創元共獲得101項專利、發明, 涵蓋動力型和儲能型鋰離子電池的材料製備、電芯生產工藝、電池管理系統、電芯產品檢測、生產設備優化以及相關應用產品的開發等諸多方面。

超微創元的化學體系和電池型號堅持多條技術路線並行,

當前出貨以多元複合材料和三元材料體系為主, 產品覆蓋方形鋁殼和軟包。 公司目前量產的三元軟包電池單體比能量達200-210Wh/kg, 230Wh/kg的產品正處於中試階段。 與此同時, 超微創元也在積極佈局高鎳、高電壓正極材料和矽系負極材料, 積極佈局前沿電池材料的研發和應用。

目前, 超微創元的鋰電產品通過了北京201所、新譽電磁相容實驗室的權威檢測, 以及UL、BATSO、UN38.3、CE、ROHS、REACH認證, 2017年與貴州航太成功汽車、貴州航太特種車、江鈴汽車、四川野馬汽車、一汽(四川)專用車、雲南航太神州汽車、中聯重科重慶力帆等眾多車企實現合租, 產品出口東南亞、歐美等海外市場。

據國家“千人計畫”專家、超微創元技術中心主任柯克介紹, 超微創元電芯一、二期的4GWh產線已建成投產。

2.2期的4.5GWh產線正在調試運行中。 未來幾年, 超微創元還將達成鋰電產能10GWh的建設目標。

為了更好適應未來市場, 解決市場上動力電池售後服務難、回收難等問題, 超微創元研發出一套鋰電池“IDBMS”系統, 通過該系統, 可在每個鋰電池內部設置一個具有GPRS定位功能的電子裝置和一個可以讀取資料的晶片, 從而可對超微創元所有出廠的鋰離子電池進行全生命週期跟蹤, 這將極大地推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售後服務和回收工作, 讓動力電池的“全生命週期”有據可依。

除此之外, 超微創元還推出了電壓在48V、容量在21AH的“一度電標準模組”, 從而打通了電池在電動汽車、電動自行車、微電網等多個場景的應用。 超微創元副董事長孫延先表示,

“一度電標準模組”不僅可以實現兩輪、四輪、儲能三個應用領域的通用化, 還可以實現售後維修的熱插拔和快速維修, 可以有效降低系統成本和維修成本。 超微創元在“一度電標準模組”中加入了IDBMS系統, 為模組的“全生命”週期工作打下基礎。

在環境污染和能源危機日益嚴重的今天, 企業的發展需要肩負社會和環境責任, 超微創元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 實施生產責任制延伸, 實現企業、社會、環境等利益相關方的和諧共生, 將“創新、融合、綠色”理念貫穿到整個產品生命週期。 目前, 超微創元正在打造能源微生態系統, 通過“全價值鏈”的建設, 實現並發揮綜合競爭力優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