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健康」祛除濕氣,讓你元氣滿滿!

立春之後, 很多人都出現困倦、乏力、頭暈、食欲不振等症狀, 甚至影響工作, 這是由於此時節濕氣重。 人體若陽氣不足, 易受濕邪侵犯,

脾因濕困而致運化失職, 出現易困嗜睡、精神難以集中、疲倦乏力、腸胃問題等, 這在中醫上被稱為“濕困”或“春困”。 下面給大家介紹排濕氣的三個部位和四個穴位, 正確伺候好自己的身體, 讓自己元氣滿滿!

拍打這三個部位

一、腋下

腋窩的極泉穴是心經的重要穴位,

可以去心臟的鬱火毒素, 應常常去按揉, 以疏通這口井。

二、肘窩

當你出現咽喉腫痛、痰黃氣喘、咳嗽咳血、心煩心熱、口腔潰瘍、失眠多夢等問題, 可以在肘窩的位置連續拍打5~10分鐘, 會出現青、紅、紫、黑等不同顏色的毒素反應物。 每一到兩週一次,

可保這口排汙井的通暢, 排出心肺毒素。

三、膝窩

膝窩, 又稱膕窩, 在窩的中心點上, 有一個重要穴位叫委中穴, 走的是膀胱經。 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去濕通道, 而委中穴便是這個通道上的排污口, 如果這裡不通 暢, 濕氣排不出去, 可能會導致關節炎。

所以平時可拍打此處5~10分鐘至淤斑痧點顯出, 每一至兩周拍打一次。

按摩或針灸這四個穴位

一、陰陵泉

【位置】是脾經的合穴, 從腳趾出發的脾經經氣再這兒往裡深入, 可以健脾除濕。 它在膝蓋下方, 沿著小腿內側骨往上捋, 向內轉彎時的凹陷, 就是陰陵泉所在。

【按摩方法】每天要用手指按揉這裡, 時間不拘, 空閒的時候就可以, 但要保證一天總共10分鐘以上。 如果你體內有脾濕, 按這裡會疼, 但是堅持按揉, 你會發現疼痛再逐漸減輕, 說明你的脾濕在好轉。

二、足三裡

【位置】從下往上觸摸小腿的外側, 右膝蓋的膝蓋骨下麵, 可摸到凸塊(脛骨外側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點處,還有另一凸塊(腓骨小頭)。這兩塊凸骨以線連結,以此線為底邊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頂點,正是足三裡穴。

【按摩方法】空閒的時候按揉陰陵泉,一天要保證10分鐘。晚上睡覺前,用艾條灸兩側足三裡3-5分鐘,最好灸之前先按陰陵泉1-2分鐘。

三、承山穴

【位置】在小腿後面正中,委中穴與昆侖穴之間,當伸直小腿和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凹陷處。

【按摩方法】每天按壓一到兩分鐘,經常按壓此穴,可舒筋活絡、壯筋補虛,對緩解腰背疼痛、腿疼轉筋、小腿痙攣等效果良好。在緩解肌肉緊張的同時,消除疲勞感。此外,經常按摩此穴還能舒暢同一條經絡上的經氣,散寒祛濕,對痔瘡、便秘等肛門部疾患也有功效。

四、豐隆穴

【位置】從腿的外側找到膝眼和外踝這兩個點,連成一條線,然後取這條線的中點,接下來找到腿上的脛骨,脛骨前緣外側1.5寸,大約是你兩指的寬度,和剛才那個中點平齊,在附近壓按,最感酸麻沉重或者痛感明顯的地方,就是豐隆穴。

【按摩方法】每天按壓3分鐘左右。配合足三裡按摩豐隆穴可以祛濕化痰,豐隆,象聲,轟隆打雷。長期堅持按摩能把脾胃上的濁濕像打雷下雨一樣排出去。

有沒有覺得很簡單!那就趕快行動吧!讓自己遠離濕氣,保准元氣滿滿!

可摸到凸塊(脛骨外側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點處,還有另一凸塊(腓骨小頭)。這兩塊凸骨以線連結,以此線為底邊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頂點,正是足三裡穴。

【按摩方法】空閒的時候按揉陰陵泉,一天要保證10分鐘。晚上睡覺前,用艾條灸兩側足三裡3-5分鐘,最好灸之前先按陰陵泉1-2分鐘。

三、承山穴

【位置】在小腿後面正中,委中穴與昆侖穴之間,當伸直小腿和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凹陷處。

【按摩方法】每天按壓一到兩分鐘,經常按壓此穴,可舒筋活絡、壯筋補虛,對緩解腰背疼痛、腿疼轉筋、小腿痙攣等效果良好。在緩解肌肉緊張的同時,消除疲勞感。此外,經常按摩此穴還能舒暢同一條經絡上的經氣,散寒祛濕,對痔瘡、便秘等肛門部疾患也有功效。

四、豐隆穴

【位置】從腿的外側找到膝眼和外踝這兩個點,連成一條線,然後取這條線的中點,接下來找到腿上的脛骨,脛骨前緣外側1.5寸,大約是你兩指的寬度,和剛才那個中點平齊,在附近壓按,最感酸麻沉重或者痛感明顯的地方,就是豐隆穴。

【按摩方法】每天按壓3分鐘左右。配合足三裡按摩豐隆穴可以祛濕化痰,豐隆,象聲,轟隆打雷。長期堅持按摩能把脾胃上的濁濕像打雷下雨一樣排出去。

有沒有覺得很簡單!那就趕快行動吧!讓自己遠離濕氣,保准元氣滿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