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古今說史:中東戰爭——以軍隊挑起戰端,部隊在米特拉山隘空降

10 月 29 日下午 4 時 20 分, 4 架運輸機穿過西奈半島的邊界。 運輸機上載著拉斐爾·艾坦中校指揮的第 202 空降旅的 1 個營 100 名士兵。 他們沒有受到任何阻礙,

於下午 4 時 59 分從米特拉山隘 1, 500 英尺上空開始空降。 而空降在米特拉山隘東方數公里處的 395 名士兵這時正向米特拉山隘進攻。 下午 9 時, 在法國空軍 6 架飛機的支援下, 以軍空投了 8 輛吉普車、 6 門 106 毫米無後座力炮、 2 門 120 毫米迫擊炮以及彈藥、水、醫療用品等。 對此, 埃軍毫無察覺。 為配合在米特拉山隘空降部隊的行動, 在此之前, 空降旅旅長沙龍上校指揮的 2 個空降營、 2 個“納哈爾”連, 1 個坦克連共約3000 人, 於 29 日下午 4 時集結在以埃邊境附近。 然而此時, 最急需的 90 輛運輸車輛才只到達 46 輛。 從邊境到米特拉山隘需要 13 個小時, 在此期間, 空降部隊有陷於孤立無援的危險。 沙龍上校急不可待地按預定計劃於下午 4 時命令滿載兵員的車輛部隊突破了邊境。

10 月 30 日上午 3 時, 沙龍部隊的偵察分隊到達薩馬德。 薩馬德西 8 公里的埃軍陣地阻止了沙龍部隊的前進。 埃軍第 2 機械化邊防團的 2 個連防守這裡。 陣地前沿佈設著鐵絲網和地雷場, 只能通過道路接近。 沙龍部隊於 30 日上午 6 時發起進攻, 向陣地進行了猛烈的迫擊炮射擊和彈幕射擊。 經過 1 小時 30 分鐘的戰鬥, 防守部隊亡 50 人、傷多人, 最後不得不撤離陣地。 沙龍部隊亡 4 人、傷 6 人, 準備繼續向納赫勒--米特拉山隘突進。 上午 8 時, 以色列空軍空投了油料、備用部件、補給品。 30 日下午 1 時, 沙龍部隊開始前進, 經小規模戰鬥, 於下午 5 時 25 分佔領納赫勒。 沙龍上校將第 3 營留在納赫勒, 率主力繼續向米特拉山隘前進, 於 30 日夜 10 時 30 分——突破邊境 30 個小時後,

終於和艾坦部隊匯合。 就這樣, 沙龍旅從約旦方向以 30 個小時前進 250 公里, 到達了米特拉山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