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建國以來最大假種子案!涉案超3000萬元、94萬斤!有你那裡嗎?

2017年, 河北省武安警方組織專案組, 克服重重困難, 輾轉全國各地, 歷時半年多時間, 行程20余萬公里, 成功摧毀一個建國以來規模最大的生產銷售假冒玉米種子的犯罪網路, 抓獲團夥犯罪嫌疑人6名, 查獲假冒玉米種子945446.8斤, 涉案價值超過3000萬元。 該案的成功偵破, 有力震懾了種子領域制假售假違法犯罪行為, 保障了農業生產安全, 維護了農民群眾權益。 省公安廳專門致電表示祝賀, 勉勵市公安局繼續努力!

一、細緻排查, 發現窩點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擔糧。 種子的優劣是農業生產的根本, 事關糧食產量, 涉及農民利益, 牽涉社會穩定。 2017年年初, 武安市公安局按照公安部、省廳和市局的統一部署, 組織全警強勢開展了專項行動, 將嚴打鋒芒直指生產銷售偽劣種子、套牌侵權、無證生產經營等違法犯罪活動。 行動中, 武安市公安局食藥安大隊首當其衝, 刑警、治安、巡特警等警種全力配合,

並動用警用無人機、警犬等, 對全市範圍內的農貿市場、種子銷售門市、出租房屋、廢舊廠房、物資倉庫等開展“地毯式、立體化”的集中清查, 及時發現了一批治安隱患, 查處了一批違法犯罪問題。

玉米種子

清查中, 一些對外保密的單位成了清查的“盲區”和“死角”,

如武安現有3個國家儲備單位, 由於涉密原因, 公安機關不便進行檢查。 即將進入農耕備播時節, 農民已經著手開始種子的選購。 為防止出現遺漏, 武安市公安局食藥安大隊對位於該市西部山區已經對外經營的物資儲備庫(國家儲備局“537儲備庫”)進行秘密調查。 調查發現, 該儲備庫的幾個倉庫已經棄用, 地處徘徊鎮夏莊村的儲備庫也已經對外承包經營。 但主要庫房白天大門緊閉, 晚上有機器作業的聲音, 尤其是到淩晨時分常有神秘貨車出入。 這一反常舉動, 立即引起民警的高度警覺。 經連續多日化裝偵查, 發現該處為一疑似生產假玉米種子窩點。 在掌握相關證據的基礎上, 2017年4月24日,
果斷採取行動, 組織百餘名警力, 將倉庫團團包圍, 並由食藥大隊民警進入現場開展調查。 現場情況觸目驚心, 3個倉庫內堆放著數百噸玉米散粒, 4名工人正在進行“包衣”生產, 另有2名工人正隨意向各種包裝袋內進行灌裝;另一個倉庫內, 存放著大量印有“登海3631”“北京德農鄭單958”“北京德農浚單20”“甘肅天寶”等品牌廠家字樣的種子包裝袋。 經進一步查證發現, 這4個倉庫均由一個名為劉某俊的魏縣籍人承租, 但其一般不在生產現場, 只是雇傭幾名工人在此悄然生產, 未經任何部門許可, 是一個非法加工玉米種子的“黑窩點”。 民警通過現場稱重, 共查獲玉米種子945446.8斤。

二、歷經萬難, 抓捕主犯

發現了非法加工玉米種子的“黑窩點”, 查獲了大量的無證玉米種子,

為該案的突破掀開了冰山一角。 根據《種子法》等相關法律規定, 種子真偽鑒定必須有嫌疑人在場並簽字, 否則不具法律效應。 由此, 儘快抓捕犯罪嫌疑人劉某俊到案便成為重中之重。 為偵破此案, 邯鄲市公安局予以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 食藥支隊長張海斌、政委程懷明親率業務骨幹指導破案攻堅。 武安市公安局迅速成立了由副局長李乾軍任組長、食藥安大隊長姚振勇任副組長和民警鄭常在、張曉強、王建東等精幹力量為成員的專案組, 採取多種措施, 全力破案攻堅。 專案組兵分四路同時展開。 一是嚴守現場。 鑒於某地警方在偵辦此類案件中, 曾因種子遭人轉移而致使案件偵辦工作“流產”的前車之鑒, 武安警方派出足夠警力對現場實施警戒看護。二是固定證據。專案民警圍繞資金往來及運輸物流等線索,先後輾轉遼寧瀋陽、丹東和保定雄縣等地,初步掌握了劉某俊非法生產銷售玉米種子的相關犯罪證據。三是協調鑒定。專門邀請市農牧局和“山東登海”“北京德農”等種業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到現場,進行種子真偽鑒定,初步認定現場全部為假冒玉米種子。四是全力抓捕。武安市公安局黨委要求,要像偵破命案一樣,不惜任何代價,儘快將犯罪嫌疑人抓捕歸案。該局李乾軍副局長帶隊,採取布建耳目、掏窩突襲、公開懸賞等措施,全力展開抓捕。

在省公安廳、邯鄲市公安局的技術支援下,上案民警鍥而不捨,使用多種偵查手段,轉戰多地跟蹤追捕。專案組民警專門奔赴杭州“阿裡巴巴”總公司,運用“大資料”技術,開展資訊研判,並鎖定其在河南省安陽縣一個偏僻農村出現的重要資訊。但當民警趕赴該村後,極其狡猾的嫌疑人又聞風潛逃,抓捕工作再度跌回了原點。時間已進入夏季,種子屬於易腐敗物品。種子鑒定刻不容緩,抓捕工作不容拖延。專案組提出正面觸碰上線“打草驚蛇”,繼而“引蛇出洞”的抓捕策略。民警迅速趕赴遼寧,對前期偵查確定的其中一個“上線”鄒啟發進行調查,發現該鄒在暗中通過嫌疑人妻子的手機與嫌疑人父親劉某國進行“通風報信”。隨後,民警又通過對嫌疑人妻子的手機通訊進行梳理研判,最終於2017年7月將劉某俊抓獲歸案。

三、摧毀團夥,列為部督

劉某俊到案後,為種子鑒定工作提供了條件。但劉某俊供稱“這個種子加工車間並不是自己的,實際操控人另有其人”。經查,實際操控人為其父親劉某國,專案民警連夜將其劉某國控制。經審訊查明,自2010年以來,劉某俊父子為掩人耳目,採取“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方式,在邯鄲各地搭建生產窩點。2016年6月份,又憑藉“537儲備庫”位置偏僻這一地理優勢,在武安境內重新搭窩,由新疆甘肅等地購進大量不合格散玉米種子,並通過河南鄭州一不法作坊製作各種品牌包裝,繼而在“537儲備庫”租賃4個倉庫,雇傭多名工人,進行生產包裝,隨後又通過其在邯鄲市科技貿易城經營的一家名為“金豆種業”的銷售門市,陸續將假冒玉米種子銷往邯鄲地區及山西、江蘇等省市,從中牟取暴利。劉某俊父子對生產銷售假冒玉米種子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並主動配合警方進行了種子真偽鑒定。至此,該案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火爆農資招商網:www.3456.tv

為將該犯罪團夥一網打盡,武安警方先後輾轉遼寧、甘肅、新疆等地,行程20萬餘公里,歷經半年多時間,採取多種措施,克服種種困難,先後將向劉超俊父子提供假玉米種子的“上線”鄒某發、馬某、王某清、薛某國等4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

武安警方派出足夠警力對現場實施警戒看護。二是固定證據。專案民警圍繞資金往來及運輸物流等線索,先後輾轉遼寧瀋陽、丹東和保定雄縣等地,初步掌握了劉某俊非法生產銷售玉米種子的相關犯罪證據。三是協調鑒定。專門邀請市農牧局和“山東登海”“北京德農”等種業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到現場,進行種子真偽鑒定,初步認定現場全部為假冒玉米種子。四是全力抓捕。武安市公安局黨委要求,要像偵破命案一樣,不惜任何代價,儘快將犯罪嫌疑人抓捕歸案。該局李乾軍副局長帶隊,採取布建耳目、掏窩突襲、公開懸賞等措施,全力展開抓捕。

在省公安廳、邯鄲市公安局的技術支援下,上案民警鍥而不捨,使用多種偵查手段,轉戰多地跟蹤追捕。專案組民警專門奔赴杭州“阿裡巴巴”總公司,運用“大資料”技術,開展資訊研判,並鎖定其在河南省安陽縣一個偏僻農村出現的重要資訊。但當民警趕赴該村後,極其狡猾的嫌疑人又聞風潛逃,抓捕工作再度跌回了原點。時間已進入夏季,種子屬於易腐敗物品。種子鑒定刻不容緩,抓捕工作不容拖延。專案組提出正面觸碰上線“打草驚蛇”,繼而“引蛇出洞”的抓捕策略。民警迅速趕赴遼寧,對前期偵查確定的其中一個“上線”鄒啟發進行調查,發現該鄒在暗中通過嫌疑人妻子的手機與嫌疑人父親劉某國進行“通風報信”。隨後,民警又通過對嫌疑人妻子的手機通訊進行梳理研判,最終於2017年7月將劉某俊抓獲歸案。

三、摧毀團夥,列為部督

劉某俊到案後,為種子鑒定工作提供了條件。但劉某俊供稱“這個種子加工車間並不是自己的,實際操控人另有其人”。經查,實際操控人為其父親劉某國,專案民警連夜將其劉某國控制。經審訊查明,自2010年以來,劉某俊父子為掩人耳目,採取“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方式,在邯鄲各地搭建生產窩點。2016年6月份,又憑藉“537儲備庫”位置偏僻這一地理優勢,在武安境內重新搭窩,由新疆甘肅等地購進大量不合格散玉米種子,並通過河南鄭州一不法作坊製作各種品牌包裝,繼而在“537儲備庫”租賃4個倉庫,雇傭多名工人,進行生產包裝,隨後又通過其在邯鄲市科技貿易城經營的一家名為“金豆種業”的銷售門市,陸續將假冒玉米種子銷往邯鄲地區及山西、江蘇等省市,從中牟取暴利。劉某俊父子對生產銷售假冒玉米種子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並主動配合警方進行了種子真偽鑒定。至此,該案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火爆農資招商網:www.3456.tv

為將該犯罪團夥一網打盡,武安警方先後輾轉遼寧、甘肅、新疆等地,行程20萬餘公里,歷經半年多時間,採取多種措施,克服種種困難,先後將向劉超俊父子提供假玉米種子的“上線”鄒某發、馬某、王某清、薛某國等4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