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一個大夫24小時100多個孩子

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一位兒科醫生一天看診146名小患者, 工作強度爆表;大醫附屬二院兒科醫生得了肺炎, 掛著點滴出診……昨日在醫療衛生界分組討論會議中, 市政協委員們將視角聚焦到了兒科醫生這一群體。 兒科人手不足, 醫生活多、錢少, 還要處理醫患關係, 在外界高薪誘惑的背景下, 怎樣留住兒科人才?如何為兒科輸入新鮮血液?

就診高峰工作強度大

分組討論會場外, 市政協委員刁敬軍接受了記者採訪, 作為一名在新生兒科一線工作的醫生, 刁敬軍說她特別心疼她的同事們。 “這是我們科室每天都在上演的情景——下午4:30夜班醫生已經到崗了,

白班醫生也不下班, 一直工作到晚上七八點鐘。 今冬流感爆發引發兒科就診高峰, 一位醫生每天看診100多個小患者是常態, 有時連夜班醫生也能看診一百三十四個小患者……”這不是個案, 兒科人手短缺在大連乃至全國深具普遍性。 尤其綜合性醫院的兒科, 一兩位醫生生病的話, 整個科室就得暫且關門。

收入水準不高是兒科醫生身上的另一個標籤。 市政協委員們在討論中提及, 兒科醫生付出的體力精力是其它科室醫生的數倍, 而收入卻只有對方的46%。 體力精力投入大, 回報與付出不成正比, 社會地位及社會認同感不高, 這些交織導致了兒科人才過度流失的後果。

兒科機制提升空間大

採訪中刁敬軍表示, 兒科醫生培養週期長, 短期內通過輸入新的人力來解決問題可能性不大, 那麼可行的辦法就是留住人才及回攏人才。 “一方面是確保現有的兒科隊伍人才不再繼續外流, 另一方面是想辦法把已經流失的人員攏回來。 ”

市政協委員張紹虹在提案中建議, 加大對兒科的扶持力度, 完善用人機制。 增加兒科醫生績效工資和消貼, 在體制機制上增加醫院兒科醫師的編制規模。 在針對我市兒科建設的幾點建議中, 張紹虹還提道, 應發揮專業兒童醫院的帶頭作用, 強化管理和服務, 提升設施水準。 在有條件的區域規劃建設中小型的兒童醫院, 作為市兒童醫院的補充, 優秀醫護人員合理流動,

互為補充, 使附近的居民遇到普通的病症, 不用再跑到市中心就醫, 分流患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