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低頻下降表現的症狀有哪些

每次, 來的患者都不知道聽力為什麼會下降, 下降的頻率都不一樣, 像年輕人經常熬夜, 長期情緒緊張, 要小心“低頻聽力下降”找上門來!有關專家指出, “低頻聽力下降”近年來在年輕人群中的患病率明顯增加, 由於該病具有起病“低調”、反復發作的特點, 經常過勞的金融界、IT界和傳媒界人士需特別警惕。

低頻聽力下降’以前被列入突發性耳聾的一種形式, 但近幾年業界將其單列為一種耳病, 認為需要得到公眾的重視。 ”陳錫輝說, “低頻聽力下降”的病人多具有經常熬夜、工作壓力大、情緒緊張、長期過勞等特點,

金融界、IT界和傳媒界等過勞行業常有病人“紮堆”。 有學者認為該病可能與病毒感染有關, 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時, 聽力便受到損害。

該病的突出表現是病人的低頻聽力受到損害, 聽力範圍收窄, 當聲音分貝超過某一區間時, 病人就會覺得吵得無法忍受, 當聲音分貝低於某一數值時, 病人又聽不清楚。 由於男性聲音低沉, 很多病人反映“女人說話聽得清, 男人說話聽不清”。 由於耳具有維持人體平衡的功能, 除了聽力下降, 病人還會出現眩暈的症狀。

熬夜工作後易發作“低頻聽力下降”容易反復發作, 症狀從輕入重。 “首次發病時, 如果及時治療, 很多病人可以完全恢復。 如果頻繁發作, 聽力可能逐漸受到永久損害。 ”陳錫輝說,

有的病人每隔幾周就發作一次, 甚至到了只要一熬夜工作就會“中招”的程度, 令人苦不堪言。

由於“低頻聽力下降”只是對某一段頻率的聽力下降, 發病時容易被病人忽視, 導致錯失搶救聽力的黃金時間。 陳錫輝說, 聽力出現問題時最好在當天就診, 最遲不要超過一周。 激素和營養神經、改善微循環的藥物是該病的一線治療藥物, 還可採用“體外反搏”以增加包括耳部器官在內的頭部血液供應量, 或加上高壓氧治療。

“年輕人出現聽力損害, 往往與缺血沒有太大關係, 更常見的是病毒感染引發。 ”專家建議, 要保護聽力, 除了少用塞入式耳機, 避免在高噪音環境下逗留太久, 年輕人還要注意工作和生活鬆弛有度, 不能24小時活在工作中,

不要經常熬夜, 以免降低免疫力。 如果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基礎疾病, 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聽力, 出現問題, 所以要及早治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