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群“無私奉獻”的人說的最多的卻是這兩個字……

炊煙一縷, 陋室一間, 桃李萬千——這是鄉村教師最真實的寫照, 也是我們對鄉村教師最虧欠的地方, 可在水清沙白的三亞, 在第三屆“馬雲鄉村教師獎”的頒獎現場, 這群皮膚黝黑、堅守奉獻的老師, 說得最多的卻是“愧疚”二字。

“做了鄉村教師, 常常有種很對不起家人的感覺。 ”昨晚, 39歲的彝族鄉村教師曲比史古噙著淚說出這番話。

在川西海拔2800米的大涼山上, 有一個鄉村小學的教學點, 荒涼苦寂, 直到兩年前才通水、通通公路。 最初學校只有4名學生, 孩子們先後在牛棚、土坯危房和磚房中上課, 條件之艱苦, 超出世人想像。 這就是曲比史古所在四川省涼山州昭覺縣阿並洛古鄉瓦吾社教學點。

三年前, 曲比史古偷偷取走家裡的五萬元積蓄和妻子賣菜積攢的微薄收入, 建造了一座磚瓦小學。 直到如今, 曲比還帶著家人借住在姐姐家中。 此舉感動了當地無數彝族鄉親, 而曲比老師卻被老父親拿著羊鏟追著打。

談起這次經歷, 站在領獎舞臺上的曲比史古眼含熱淚, 而令他和家人最欣慰的是:2016年, 瓦吾社教學點出了第一位大學生。

曲比的故事, 是100位馬雲鄉村教師獎獲獎教師的縮影。

2015年, 馬雲公益基金會發起“馬雲鄉村教師計畫”,

每年為100名鄉村教師提供總金額為1000萬元的獎金資助和持續三年的專業發展支持。 每一年站上舞臺的100位獲獎老師, 背後都有著常人難以想像的心酸。

楊兵, 涼山州普格縣五道箐鄉中心小學的鄉村老師, 和別的老師不一樣:他有50名孤兒學生。

因為這個班級的特殊性, 楊兵和愛人兩人幾乎把所有時間都奉獻給這50名學生。 “有十個孩子是週末不回家的, 離這個學校很遠, 週末從一年級到現在六年級, 我一直都陪伴著他們。 ”楊兵說。

楊兵深知家庭變故對孩子心靈的影響, 可語文課本中少不了關於親情描寫的文章。

一次, 上到父母親情的段落時, 楊兵一抬頭, 看到幾十雙淚光閃爍的眼睛。 楊兵一下子怔住了, 他趕緊將話題一轉, 談起了自己的童年。

課餘時, 孩子們都親切地稱呼楊兵為“爸爸”, 幫“老師爸爸”拔捶背、拔白頭發。 可面對自己一對兒女時, 楊兵卻覺得自己並沒有扮演好父親這個角色。

“當時選擇做鄉村教師時, 女兒在二年級, 兒子在四年級, 他們對我非常不理解, 他們經常在說, 爸爸你這段時間為什麼不回家看我們呢?”說起自己的兩個孩子, 楊兵泣不成聲, 站在一旁的主持人汪涵也紅了眼眶。

而此時, 馬雲基金會早就偷偷接通楊兵女兒阿牛的電話。 “我的爸爸就是他們的爸爸”, 阿牛也放下多年的心結, “我的爸爸有52個孩子,爸爸,你是最棒的!”

那一年,陝西榆林子洲縣高坪鄉馬塔村沒有一所學校。年輕人在外打工,看著村裡的留守孩子們,馬維帥急了,在自家的窯洞裡,這個沒怎麼上過學的漢子辦了村裡的第一所學校。

創辦之初,學校沒有教室,馬維帥就將自家5孔窯洞騰出來當做教室,把門扇支起來當桌子,用石頭和磚塊充當板凳;沒有老師,馬維帥東奔西走,以月薪38元的工資聘請了3位臨時帶課教師。

26年辦學生涯,馬維帥照顧了無數留守兒童,把自己的“芳華”全給了學生們,卻唯獨沒照顧好自己的孩子。

而從不理解到理解,女兒馬君從小就知道:辦學太苦了。2009年春節,已經在西安有穩定工作的馬君看到為了開學忙得白髮叢生、滿身塵土的父親,她忽然就懵了:父親老了。

在頒獎禮上,馬君老師講到父親奉獻給孩子們的“芳華”,哭了。父親老了,學校怎麼辦?孩子們怎麼辦?

她毅然放棄西安穩定的工作,抱著出生70天的女兒,和丈夫回到了馬塔村,幫助父親辦學。

回鄉8年,嗓子累啞了,“又要教數學,又要帶孩子上體育課。我一整天的課表都排的很滿,再加上平時要關照孩子的生活,我的嗓子就這樣了。” 馬君卻說,自己從未後悔,“因為我有一個讓我很敬佩的父親。”

在頒獎禮上,馬君老師的父親、在自家窯洞裡辦學的老校長馬維帥也帶著家人來到現場。頭髮花白的老人濃濃的子洲話鏗鏘有力:“我雖然沒啥文化,但要讓我們的娃娃們有文化。”

“我的爸爸有52個孩子,爸爸,你是最棒的!”

那一年,陝西榆林子洲縣高坪鄉馬塔村沒有一所學校。年輕人在外打工,看著村裡的留守孩子們,馬維帥急了,在自家的窯洞裡,這個沒怎麼上過學的漢子辦了村裡的第一所學校。

創辦之初,學校沒有教室,馬維帥就將自家5孔窯洞騰出來當做教室,把門扇支起來當桌子,用石頭和磚塊充當板凳;沒有老師,馬維帥東奔西走,以月薪38元的工資聘請了3位臨時帶課教師。

26年辦學生涯,馬維帥照顧了無數留守兒童,把自己的“芳華”全給了學生們,卻唯獨沒照顧好自己的孩子。

而從不理解到理解,女兒馬君從小就知道:辦學太苦了。2009年春節,已經在西安有穩定工作的馬君看到為了開學忙得白髮叢生、滿身塵土的父親,她忽然就懵了:父親老了。

在頒獎禮上,馬君老師講到父親奉獻給孩子們的“芳華”,哭了。父親老了,學校怎麼辦?孩子們怎麼辦?

她毅然放棄西安穩定的工作,抱著出生70天的女兒,和丈夫回到了馬塔村,幫助父親辦學。

回鄉8年,嗓子累啞了,“又要教數學,又要帶孩子上體育課。我一整天的課表都排的很滿,再加上平時要關照孩子的生活,我的嗓子就這樣了。” 馬君卻說,自己從未後悔,“因為我有一個讓我很敬佩的父親。”

在頒獎禮上,馬君老師的父親、在自家窯洞裡辦學的老校長馬維帥也帶著家人來到現場。頭髮花白的老人濃濃的子洲話鏗鏘有力:“我雖然沒啥文化,但要讓我們的娃娃們有文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