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解讀|全國糧食流通工作會議召開,糧食收儲制度改革將進一步深入

"聆聽三農, 感悟中國"

點擊上方"三農中國"可以訂閱哦!

1月22日到23日, 全國糧食流通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國家糧食局局長張務鋒指出, 2017年, 我國糧食收儲制度改革和庫存消化取得新成效, 新的一年, 我國將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前提下, 進一步引導種植結構優化, 推進優質糧食工程, 積極穩妥推進糧食收儲制度改革。

全國糧食流通工作會議

去年我國共收糧8500億斤

會議指出, 改革完善糧食收儲制度, 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 2017年全國各級糧食部門銳意進取, 推動糧食流通改革發展開創了新局面, 糧食收儲制度改革取得新成效。

國家糧食局局長張務鋒:玉米市場價格形成機制現已形成, 種植結構調整優化, 加工企業全面啟動, 改革效果好於預期。 調整完善稻穀和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 認真組織政策性收購和市場化收購, 全年共收購糧食8500億斤。

糧食去庫存:玉米有成效

作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一環, 我國糧食收儲制度改革穩步推進, 玉米庫存比歷史最高點下降28%。

國家糧食局局長張務鋒:隨著種植結構調整、加工能力擴大、轉化管道拓寬, 玉米庫存消化進度加快。 2017年, 全年政策性糧食庫存銷售1679億斤, 是2016年的1.36倍。 政策性玉米庫存比歷史最高點下降28%。 稻穀庫存較高, 而且產業鏈條短、消費彈性小, 要多管齊下、綜合施策, 完善政策性糧食銷售機制, 促使庫存儘快回歸合理水準。

此外, 張務鋒指出, 要加快消化超期儲存糧食, 避免品質逐步退化、造成更大損失。 對於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糧食, 要定向用於生產燃料乙醇等, 並加強流向監管, 嚴禁流入口糧市場。

糧食倉儲現代化水準明顯提高

會議指出, 2017年, 我國糧食流通監管探索建立新機制, 全面開展糧食安全隱患“大排查、快整治、嚴執法”集中行動。 與此同時, 推動實施了“優質糧食工程”和“糧安工程”的建設。

國家糧食局局長張務鋒:啟動實施“優質糧食工程”,

大力增加綠色優質糧油產品供給。 繼續推動“糧安工程”建設, 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19.9億元, 支援建設倉容80多億斤、物流項目26個。 制定修訂100項糧油品質標準。 啟動軍民融合軍糧保障創新示範工程。

未來糧食流通將更順暢

張務鋒表示, 2018年, 全國糧食系統將圍繞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健康中國戰略, 引導市場調節種植結構, 積極穩妥推進糧食收儲制度改革, 努力構建更高層次、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

國家糧食局局長張務鋒:玉米收儲制度改革進展順利、成效明顯, 要進一步鞏固放大。 要督促政策執行主體將小麥和稻穀執行預案落到實處, 切實保護好農民利益;另一方面, 要著力抓好市場化收購,

健全收購資金保障、運力協調、產銷銜接等機制, 鼓勵多元主體積極入市。 樹立優糧優價導向, 引導種糧農民盯著市場走、跟著需求走, 做到不但產得出、產得優, 而且賣得出、賣得好。

據瞭解, 我國糧食生產逐步向核心主產區集中。 2017年, 13個主產區糧食產量占全國的比重達到78%, 糧食跨省流通量3400億斤, 預計2020年將達到3600億斤。

記者:紀翔

編輯:李雨楠

統稿編輯:李偉民

記者:紀翔

編輯:李雨楠

統稿編輯:李偉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