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成都首次拆除侵佔“城市藍線”違建 400平米自建平房被拆

漫步成都西郊河同仁路段河畔, 市民可能會納悶:西側是花台樹林, 一水相隔的東側卻被2米高的圍牆擋住了視線。 遠遠看去, 西郊河東岸的綠地如同被水泥建築啃噬了大半。

10日, 位於青羊區下同仁路109號的成都市某製藥廠內臨河的8間違建平房被現場拆除。 這是成都開展“六大生態守護行動”以來, 首次對侵佔“城市藍線”的違法建設實施拆除。

院中有巷 臨河違建藏身14年

上午10點過, 由市規劃局組織的10多人來到了成都市某製藥廠。 工人爬上違建的房頂, 剪電線、爬房頂、錘牆面, 不一會兒, 磚頭、木板、彩鋼板就碎了一地。 記者在現場看到, 這組違建藏身于居民院深處, 不仔細看, 難以發現圍牆開了一道門。 而鑽進門, 裡面就是長約150米寬約6米的狹長巷子, 一排8間平房藏身其中, 足足有400多平方米, 所有房間水電齊全, 公共衛生間已上鎖。 另一側2米高的圍牆, 把西郊河攔在了外面。

“2013年時企業改制經營困難, 廠裡決定在企業職工宿舍外的這片空地修建了8間房屋, 主要用來出租, 租金用來補貼物管費用。 ”製藥廠物管處主任楊兵承認, 企業在未取得相關規劃建設手續時, 就自行臨河搭建了房屋。 2013年, 他還曾在舊房屋旁邊自己搭建了4間平房,

因居民舉報而被制止。 去年12月, 經過市規劃局的前期排查, 剩下的8間房屋才被曝光。 接到《限期拆除違法建設決定書》後, 在此居住的8戶居民陸續搬離。

還河道於城 守衛藍線建“宜居水岸”

“此處違建佔用了城市河道藍線, 不僅嚴重影響了城市的生態建設,

還影響了周邊居民的日常生活。 ”市規劃執法監督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規劃藍線一般稱河道藍線, 是指水域保護區, 即城市各級河、管道用地規劃控制線, 包括河道水體的寬度、兩側綠化帶以及清淤路, 藍線內, 土地主要服務於水域保護, 不得做他用。 規劃局查處的市民違建通常是“爭”房頂、“搶”綠地, 因侵佔河道被實施拆除還屬我市首次。

該負責人同時介紹, 巷子內所有建築包括牆面都將拆除。 在對建築垃圾進行清理後, 將按照成都市“宜居水岸工程”市域示範段總體規劃, 把該區域整體打造成河道景觀和遊園綠地, 還藍於城、還綠於民。 從規劃方案上看, 西郊河畔將有“花鏡廣場”、“憑橋望月”、“西城古橋”等景觀, 同時還將在河道旁規劃自行車道和林蔭綠道。 “以後院子裡的居民就能走出圍牆, 到河邊走走看看了。 ”

成都商報用戶端記者|鐘茜妮 攝影報導

編輯|余孟祥

成都商報用戶端記者|鐘茜妮 攝影報導

編輯|余孟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