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線調研:潛江、監利蝦稻共作+蝦蟹混養模式介紹及優化建議

在小龍蝦養殖的行業中, 湖北和江蘇是兩個養殖大省, 其中湖北小龍蝦尤為出名, 行業中有句話“中國龍蝦看湖北, 湖北龍蝦看潛江”, 正是體現了湖北小龍蝦在中國的地位(如圖1), 近年來隨著小龍蝦產業的興起以及當地政府的支持, 湖北各地掀起了小龍蝦養殖的浪潮, 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蝦稻養殖瘋狂的背後是什麼, 是市場的需求, 還是客戶的滿目跟風?到底如何才能在這種背景下實現蝦稻養殖盈利?因此本文從蝦稻模式及蝦稻技術關鍵點來看現有蝦稻的模式以及今後改進的方向。

圖1. 全國小龍蝦產品比例分佈

表1. 湖北省幾個核心區域稻蝦養殖面積

蝦稻養殖放養模式概況

典型的蝦稻養殖模式如表2所示, 稻蝦連作模式中基本不套養魚類, 該模式下的放苗模式可以做幾批次放, 由於小龍蝦自育自繁, 下批苗的放養量主要根據池塘存蝦量而定, 再考慮上批苗的放養量和成活率及捕撈量。 一般而言, 小龍蝦放養密度越高, 相對生長速度較慢, 規格越小, 管理難度越大, 而放養密度過低, 相對產量越低, 效益也隨之降低, 因此合理的放養密度是高產高效的關鍵因素之一。

表2. 湖北蝦稻養殖放養模式簡介

另外, 在蝦稻模式中, 對於老蝦塘來講, 一般在3月份開始出售蝦苗, 到4月中下旬開始賣成蝦, 而對於新塘客戶, 則在年初3月份開始投放蝦苗(如上表2所示), 一般快的話需要在5月上旬開始賣成蝦。 因此對於蝦稻模式中老塘比新塘更有優勢,

而且效益來源更多(多了蝦苗的收入), 而新塘則需要沉澱一年, 待來年成為老塘時候則可以實現較大的收益。

蝦稻養殖核心技術關鍵點梳理及效益分析

3.1 蝦稻養殖流程及核心問題梳理

表3. 蝦稻養殖流程梳理

從上述按照時間流程來梳理每個階段的問題歸納為:水質問題(黑水, 青苔水, 瘦水等)、、水草問題、投喂問題(飼料檔次等)、疾病問題、雜魚清除, 另外在蝦稻養殖中池塘的構造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工作, 因此下文針對這些點進行一一分析。

3.2 蝦稻養殖核心養殖技術點剖析

3.2.1 蝦稻池塘構造

圖2. 蝦稻池塘構造及示意圖

蝦稻池塘構造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部分(圖2所示):外梗及防逃網、環溝、內埂及平臺, 進出水口:

蝦稻池塘構造

外埂及防逃網:

外埂儘量留寬, 至少1.5 m以上, 避免小龍蝦打洞打穿, 增強池塘保水性;防逃網建在池塘外梗上, 一般距離池塘坡度位置30~40 cm處, 且靠近池塘內側懸掛塑膠光滑層;

環溝:

環溝很大程度決定了龍蝦養殖的成敗, 在進行環溝挖掘的時候, 溝的寬度控制在5~8米(池塘越大, 或者養殖密度越大, 溝應當越寬), 溝的深度應當控制在1~1.5米

內埂及平臺:

內埂高於平臺10~20 cm, 主要方便稻田的水位管理, 平臺水位要保證60~80cm, 方便夏季高溫管理和冬季肥水管理。

進出水口:

進出水口儘量選擇靠近水源和排水溝的位置, 並且要用密網包住, 防治外逃和混入野雜魚。

3.2.2 蝦稻池塘水質問題

稻蝦池塘水位一般是緩慢加高, 這與龍蝦在不同高度打洞相關, 加水過快底層洞內的抱卵龍蝦應激大,不利於蝦苗的孵化。早期水草種植時,即11月份,平臺水深10-15cm,12-2月份蝦苗大量出現時,平臺水位在30-40cm,4-5月溫度升高水位加之50-60cm。

稻蝦池塘主要問題有早期的紅黑水,中期的青苔水以及後期的渾濁水,池塘的諸多水質問題核心還是平時注重管理和預防。

(1)早期紅黑水

稻穀收割後開始上水,此時稻杆腐爛容易產生紅黑水,時間長對蝦苗產生毒害作用,一般紅黑水可以採用生物改底(底倍康)以及解毒(3201)處理。

(2)中期青苔水

該模式的高手客戶會選擇在水質透明度偏高或是青苔剛出現的情況下肥水,通過讓水體保持一定的肥度,防止青苔的生長。在調研的客戶中,早期青苔爆發率較高,一方面與池塘水淺有關,另一方面是肥料的選擇上和搭配上不合理,很多使用顆粒複合肥,溶解性差沉入底部,反而為青苔生長提高了營養。目前龍蝦養殖客戶對於殺青苔藥物的危害認識較深,一般不會輕易殺,寧可採取人工撈取以及多次使用遮光產品(黑精靈)處理。

(3)後期渾水

隨著養殖後期投喂餌料的積累,池塘殘餌糞便增加,加上溫度升高養殖動物及野雜魚活動旺盛,水體容易渾濁,對於這個問題,核心是要防止進水時魚卵進入池塘,同時要加大改底(底倍健)、補菌(蝦多寶發酵液)的力度,通過改底補菌分解多餘的有機質,保持水質的清爽。

3.2.3 蝦稻池塘水草問題

該模式下水草種植時間在稻穀收割後,老塘在10月下旬-11月下旬種植,新塘可以第二年2月份種植,主要種植伊樂藻,種植在田面上,溝裡不種。水草種植株距3m左右,行距7-10m,一株水草種植直徑在50cm左右。

若當年伊樂藻種植失敗,客戶通常會使用其它水草在水體中用竹竿和繩索固定,以便小龍蝦遮陽和棲息蛻殼,水草在龍蝦養殖過程主要問題及解決策略如表。

表4. 主要水草品種及優劣勢

3.2.4 蝦稻池塘投喂問題

蝦稻池塘投喂品種有飼料、黃豆、玉米、小麥和南瓜等,飼料畝投喂量在0.05-0.1噸不等,平均160斤;粗糧投喂主要以黃豆為主,使用量差異性很大,10-100斤/畝不等,平均40斤/畝;小麥和南瓜投喂主要是自家種植,使用量與種植產量相關;根據幾年市場回饋來看飼料比原糧的優勢明顯:(1)產量提升,原糧基本畝產300斤以下,飼料目前最高已超過700斤畝產;(2)長速快,海大龍蝦料目前放100尾/斤的蝦苗19天長到4錢,23天過5錢,極大縮短養殖週期,降低養殖風險。

開始投喂配合飼料在3月份左右,出苗時間早的龍蝦餌料依靠肥水或投喂生物發酵飼料或投喂磨碎粗糧;一般投喂1餐,在下午5點左右,投喂高峰期部分客戶會投喂2餐,投喂量上午30%,下午70%。 投喂飼料蛋白在3月-4月中旬投喂30cp,在4月下旬-5月下旬投喂27-28cp。由於客戶對飼料品質的好壞評價不清晰,甚至認為粗糧還比飼料投喂效果好,因此這個很大程度上誤導了客戶的認知。

3.2.5 蝦稻池塘底質問題

龍蝦屬於底層物種,底層的殘餌糞便,死藻沉澱物和爛草都會對影響底部環境,若不及時分解和氧化掉,則底部會持續惡化,從而影響了龍蝦的正常生理活動,市場的客戶一年改底次數在1-8次不等,主要集中在4-5月份,改底的目的有分解腐爛的青苔和水草、防止龍蝦缺氧浮頭、預防和治療龍蝦發病、處理不良水質(水黑、水渾)。

3.2.6 蝦稻池塘疾病問題

龍蝦主要發病期在4月底至5月底,此時天氣變化大,對龍蝦應激也大,再加上水溫20-26℃,適合很多病原菌(很多認為是白斑病毒)繁殖,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導致龍蝦大量損傷,目前常見疾病有腸炎、纖毛蟲病、弧菌以及應激病(圖3)龍蝦發病初期表現為少量龍蝦上草不動,大螯無力,大蝦先死亡。有部分有經驗的客戶發現龍蝦開始發病,及時消毒內服,解毒改底調節水質,能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

圖3. 小龍蝦常見疾病

3.2.7 蝦稻池塘清淤及雜魚問題

3.3 蝦稻養殖效益分析

蝦稻模式效益需要分新塘和老塘進行分析,如表5.表6所示,發現老塘效益遠遠高於新塘效益,主要差距在蝦苗的收益及出蝦的時間,在老塘效益中其中有60%以上為蝦苗收益,因此決定蝦稻客戶能否盈利主要核心點有:

(1)蝦苗產量;

(2)成蝦出蝦時間(決定價格)及產量(決定數量)。

表5. 新塘效益分析(不計基建成本)

表6. 舊塘效益分析

蝦稻養殖趨勢及優化點

小龍蝦目前已經成為所有養殖品種中最火熱的一種,其中蝦稻養殖更是火熱。那麼火熱的背後需要能盈利才能使這種模式能在一定時間能為老百姓謀福利,上文對整個蝦稻的流程及技術關鍵點進行了剖析,下面針對走訪的幾個核心區域對蝦稻模式的幾點思考供給大家參考;

(1)蝦稻養殖,態度要端正

目前由於龍蝦養殖投入成本低,而且收益快,傳統的觀念也認為小龍蝦在臭水溝都能活,因此往往不注重小龍蝦的技術研究,在這裡還是提醒各位,既然選擇龍蝦養殖,那麼就要尊重小龍蝦的生活習性,要瞭解小龍蝦的喜好,學好技術才能真正養好蝦,也才能有好的收穫。

(2)密度不宜盲目加大

小龍蝦與生俱來的打鬥能力,同時具有領地行為,因此在池塘養殖過程中一定不能為了追求高產而盲目的投放種蝦或是蝦苗的數量,這樣只會適得其反。密度過大小龍蝦互殘行為加劇,同時龍蝦生長空間受限,龍蝦規格不大,影響價格,另外還間接影響餌料利用(互殘死亡的蝦就是損失),正常來講新塘投放蝦苗5000-8000個/畝,如按照市場苗種80-120個/斤,即投放60-80斤即可,老塘則根據每年出蝦情況進行適當補充種蝦,一般10-30斤/畝。

(3)蝦苗成蝦兩手抓

上述效益分析中提到,目前蝦稻模式中蝦苗效益占比60%-70%,因此在現有的情況下蝦苗產量和價格決定池塘效益如何。而這種情況主要是近幾年新開池塘多,蝦苗供應緊張,試想再過2-3年,大家都有自己的種蝦了,不需要補充蝦苗了,那麼那時候蝦苗價格如何,蝦苗產量如何消化?因此在蝦稻模式中蝦苗固然重要,但是也要關注成蝦的產量和出蝦時間,未來蝦稻模式能夠真正盈利的是早出蝦苗(早蝦苗一定都有市場)和早出成蝦的客戶(價格高)。

(4)冬季管理要加強

很多養戶認為冬季溫度低,龍蝦不出來活動,池塘沒有必要進行過多管理,但正所謂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冬季蝦苗已經出來,若冬季池塘管理好,春夏季節管理就更輕鬆。那冬季我們需要注意哪幾點呢?首先是注重營養,即餌料的投喂,餌料中又以營養全面的生物餌料為佳;其次是注重肥水,冬季溫度低水難肥,但也正因為溫度低才更應該肥水,因為溫度低水瘦容易長青苔,並且肥水有利於池塘保溫避免小蝦苗凍傷。

(5)賣相要關注,品質要堅持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大家對消費品的品質也越來越高,所以賣相和品質很重要,這點已經在魚上得到驗證,賣相好的魚賣的快而且價格高,在未來的養殖中蝦的品質也是決定價格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比如蝦子的飽滿度,成色,活力等等,因此在未來的養殖中要朝著健康、綠色的蝦前進才能收到好蝦價。

監利縣是湖北蝦蟹養殖比較集中的區域,主要由兩大養殖模式,稻蝦輪作和蝦蟹混養模式,其中蝦蟹養殖面積預計在20萬畝,稻蝦養殖面積在40萬畝左右,其中蝦蟹混養模式主要集中在朱河鎮周邊的幾個核心區域(棋盤鄉,橋市鎮等),主要分佈在金塘村、桐梓湖、菊蘭村、西湖和東港湖等核心區域。

監利南邊蝦蟹養殖放養模式概況

所謂蝦蟹混養模式是指池塘裡面小龍蝦和螃蟹一起養殖,這個模式主要是由於這幾年螃蟹價格低迷,小龍蝦異軍突起導致的模式轉變(從螃蟹專養到蝦蟹混養),監利南邊市場的蝦蟹混養主要是以放養豆蟹為主,同時龍蝦自繁自養,並套養一定數量的花鰱,鱖魚等的養殖模式,如表1所示:

表1. 蝦蟹混養放養模式簡介

該模式中放養的豆蟹每年3月中旬~4月初去江蘇進苗種,一般每畝按照7兩-1斤放(根據規格大小適當的調整密度),會先進行暫養一段時間(一般是一個月)再放出去,到年底11月下旬開始直至春節前後為起捕出售,畝產50-200斤不等,平均畝產115斤;龍蝦基本自繁自養,一般情況不進行補種蝦或是蝦苗,這種模式由於龍蝦出苗晚,每年起捕龍蝦需要在6月上旬,龍蝦畝產在50-280斤不等,平均163斤。

蝦蟹混養池塘效益分析及養殖技術關鍵點梳理

3.1 蝦蟹池塘效益組成分析

本次調研走訪該區域上十位元客戶,統計並分析了該模式效益組成情況,如表2所示,

表2. 監利蝦蟹池塘畝效益組成分析

上述苗種成本包括蟹苗、花鰱苗和鱖魚苗,冰魚價格按照3元/斤計算;螃蟹按照均畝產115斤,平均價格25元/斤計算,龍蝦按照均畝產163斤,平均價格20元/斤計算,得出平均畝利潤在3581元。從表3我們能得出影響池塘效益的幾點關鍵點:

(1)螃蟹產量及價格

(2)龍蝦產量及價格;

3.2 養殖技術關鍵點梳理

本次調研過程中,初步對監利這種蝦蟹混養的養殖流程進行梳理,並總結出每個養殖階段的關鍵點,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階段蝦蟹池塘養殖問題

上述問題中客戶反應最多的是清塘問題、水草問題、青苔藍藻問題、投喂問題和疾病問題,這些問題直接決定龍蝦和螃蟹的產量,因此下面對這些問題進行闡述。

3.2.1 清塘問題

蝦蟹池塘在螃蟹起捕結束後很重要的一步就是清塘工作,主要包括清淤和清野雜魚。清淤主要是針對積累在底部的殘餌、糞便等有機物,主要起到改善底部環境、預防疾病的作用,一般情況,清淤主要方法是曬塘—通過光照消滅塘底細菌、分解有害物質、增加來年養殖成功率,曬塘時間一般在螃蟹起捕,1月份以後最佳,或者生石灰幹法清塘,留水5~10 cm,生石灰用量為150-200斤/畝,方法可以在塘底挖幾個小坑,然後把生石灰放入溶化,不待其冷卻立即均勻潑灑;清雜主要是賣完螃蟹後對野雜魚進行殺滅,主要是保護蝦苗、減少飼料浪費和避免雜魚攪渾水質(特別是鯽魚等底層魚類,一方面對飼料的攝食會大大提升飼料養殖成本,另一方面攪渾水質,影響藻類生長),清野雜魚主要使用茶餅或是專門殺野雜魚(茶皂素類)的藥物,一般茶餅清野雜魚的劑量為20斤/畝,其他清野雜魚藥物按照指導說明劑量使用;如果池塘當年發病厲害,可以使用菊酯類和生石灰一起進行清塘工作。

3.2.2 水草管理(種類,特性,種植時間,管理要點)

水草在蝦蟹養殖中至關重要,水草既是蝦蟹的天然植物性餌料,也是蝦蟹躲避敵害、退殼棲息的重要場所,同時水草能提供水中足夠的溶解氧並且淨化水質,為蝦蟹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本次調研的客戶中,絕大多數是全年種質伊樂藻(吃不敗),另外還有部分客戶種植黃絲草、水花生,以及周邊有很多狗牙根(俗稱旱草),由於輪葉黑藻(燈籠泡子)不易種植,這邊很多客戶沒有種植該品種,表4展示了不同水草品種的優劣勢。

表4.不同水草的優劣勢分析

該模式下種植吃不敗的時間一般為1-2月份,並且主要在平臺上進行種植,新塘種植要求一般株距之間5-8米,行距之間4-5米間距,老池塘則根據當年養殖水草生長情況決定是否需要補種水草,如果養殖過程中水草維護較好,一般平臺上不需要再額外種草,只要平臺加水,曬乾的水草就會重新發芽生長;若當年水草維護不好,則需要補充種植或是重新種植(保持間距)。若當年養殖過程中吃不敗全部死亡,客戶通常會採取在中間臨時搭建三腳架種質水花生進行補救,如下圖1

圖1. 中間用三腳架圍起來的臨時種質水花生

3.2.2 水草主要問題(主要是吃不敗)

表5. 主要水草品種及優劣勢

3.2.3 水質管理(青苔,藍藻,水位)

蝦蟹池塘的水質管理與水草管理都是相互關係,互為一體的,兩者相互促進、相互協同,但是只要一方面出問題,另外一方也要深受其害,其中水位就是影響水草生長的一個重要指標,據走訪的客戶回饋資料來看,一般前期3-4月份平臺水深30-40cm,5-6月份水深50-60cm,進入7月份後的高溫期,池塘基本灌滿水,平臺水深能達到80-120cm(如圖2),水位在早期時候不能迅速提升,需要緩慢加水,否則水草容易長枝葉、不利於長根,早期通過控制水位的深度來決定小龍蝦出洞的時間。

圖2. 不同階段平臺水位高度

蝦蟹池塘主要問題有早期的渾濁水、青苔水,中後期的藍藻和投喂冰魚後的濃水等問題,蝦蟹池塘的諸多水質問題核心還是要平常做好預防工作。

(1)早期青苔水

一般該模式的優質客戶會選擇開春後(正月底)進行肥水操作,讓水體保持一定的肥度,防止青苔的生長,早期青苔很大程度上能通過早肥水做到預防青苔瘋長,若早期就有一些青苔,則選擇遮光藥物(如海聯科黑精靈)先進行遮光處理,待青苔浮起來後,再進行肥水操作;若有大量青苔,則客戶選擇先殺、再解毒,再進行肥水操作,一般選擇硫酸銅或是專殺青苔藥物進行點殺青苔。

(2)中期藍藻水

一般在6月份池塘開始慢慢出現藍藻,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爆發,藍藻的爆發主要危害,一是遮擋陽光,降低水草光合作用的強度,導致水草腐爛;二是死藻後有藻毒素危害蝦蟹的健康,藍藻需要進行提前預防,通過前期調水、改底的操作,不給藍藻生長提供適合的條件。通過客戶回饋情況,定期進行改底和調水(如海聯科蝦多寶發酵穩水等)的客戶,藍藻爆發的幾率相對較低。

(3)中後期濃水

隨著養殖中後期冰魚的大量投入,池塘水質有機物含量會迅速攀升,這也造成池塘水質變濃變壞的原因之一,對於這個問題,核心還是要控制冰魚的投入,同時要加大補菌的力度,通過菌種對過多的有機物進行分解,從而把水質維持在可控範圍內。因此,高溫期投喂冰魚需要定期進行菌種的補充,如客戶使用的海聯科3101等菌類產品。

3.2.4 投喂管理

本次調研中,蝦蟹池塘投喂品種有飼料、冰魚、大豆和玉米等原糧,飼料畝投喂量在0.06-0.2噸不等,平均220斤;冰魚畝投喂0-641斤,平均281.6斤,如果池塘螃蟹越多,冰魚投喂量越多,如以龍蝦為主,則冰魚投喂量很少;原糧畝投喂量0-363斤,平均110.5斤,發現冰魚占比最高,其次才是飼料,最後是原糧,各餌料品種占比如圖3所示,該模式下很多客戶在養殖前期投喂高蛋白飼料,然後慢慢往中低檔料進行換料,一般3月份投喂螃蟹專用料(38蛋白),4-5月份轉32蛋白,5-8月份轉28蛋白,也有很多客戶直接全程低蛋白投喂(28蛋白),這種產品結構的原因有幾個,一是成本問題,一直投喂高檔料成本高(在飼料效果表達不清晰情況下),二是早期需要快速將龍蝦規格拉起來,可以早點賣需要拿高檔料拉規格進行衝刺。

圖3. 不同餌料品種重量及占比圖

3.2.5 底質管理

龍蝦、螃蟹都屬於底層物種,底層的殘餌、魚蝦蟹糞便、死藻沉澱物和死蝦死蟹都會影響底部環境,若不及時分解和氧化掉,則底部會持續惡化,從而影響了蝦蟹的正常生理活動,出現黃底板、黑鰓、纖毛蟲感染,甚至出現死亡現象。本次調研中發現該市場的客戶一年改底次數在4-10次不等,主要集中在6-8月份的高峰期,部分客戶改底會提前,在5月份就開始進行改底工作。改底可以不僅給蝦蟹創造良好的生存空間,同時更是給水草的根系進行護理(改底可以釋放一些營養鹽),底好能一定程度上預防水草爛根的發生,根據優質客戶的經驗一般進入養殖高峰期7-10天進行一次改底操作。

基於調研對蝦蟹模式模式優化的建議

(1)養殖規劃要清晰

通過市場走訪發現,有的客戶產量高卻沒有賣出高價—沒有規避蝦稻集中上市的低價期,而有的客戶產量不高,卻在中後期出規格大的蝦,效益相反比產量高的客戶還要高出許多。因此合理的養殖規劃,是要結合整個蝦蟹的市場行情,制定正確的起捕規劃,通過對密度、投喂水準精確掌控的過程管理,從而保障產量和高價。當蝦苗密度較大時就要及時出蝦苗、後期才能養大蝦、賣高價,投喂方面做到精確投喂、優質投喂,這樣才能在做到產量的同時,賣出高價。

(2)龍蝦苗種要管理

該區域龍蝦基本是自繁自養,因此可以針對每年賣龍蝦的產量評估是否要補種蝦,只有做好了龍蝦的苗種充足,才能確保龍蝦的產量,否則只是看天決定產量,看運氣決定龍蝦產量,因此在這種模式下龍蝦管理要更加精細。

(3)投喂觀念要轉變

所有調查的客戶全部投喂一餐,部分客戶知道投喂兩餐的好處,由於早上要捕撈龍蝦以及其他很多工作消耗大量時間,因而客戶乾脆直接在下午4-5點投喂1餐,因此能做到兩餐投喂儘量做兩餐投喂。

客戶螃蟹養殖中後期以投喂冰魚和雜魚為主,有些養殖戶甚至全程都有投喂冰魚的習慣,很少使用配合飼料。雖然河蟹是雜食性,略偏愛動物性餌料,小魚具有美味、口感好,蛋白質、脂肪含量高的優點,但現在市場上的冰魚品質參差不齊,甚至有些是病死的魚,帶有大量致病菌,河蟹吃了以後容易得腸炎和其他疾病,同時冰魚營養結構單一,不能滿足河蟹全部營養需求,容易造成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缺乏,從而引發一些生理上的疾病。不僅如此,冰魚的價格今年也在持續走高,基本上超過了3元/斤,已經超過了飼料的價格。其實目前市場上針對後期壓黃的高檔料也有很 多,其中海大集團的蟹黃料是可以取代或者是減少冰魚投喂的。全程飼料投喂的客戶加上過程管理能夠做到池塘水質好、料比低、品質好。

(4)水草種類可增加

在這種模式下,水草比較單一,主要以吃不敗為主,而且吃不敗在高溫期易腐爛,不利於池塘管理,因此需要去嘗試種植其他品種的水草,如燈籠泡子等,豐富池塘中水草的品系,加強水草系統的穩定性和持續性

加水過快底層洞內的抱卵龍蝦應激大,不利於蝦苗的孵化。早期水草種植時,即11月份,平臺水深10-15cm,12-2月份蝦苗大量出現時,平臺水位在30-40cm,4-5月溫度升高水位加之50-60cm。

稻蝦池塘主要問題有早期的紅黑水,中期的青苔水以及後期的渾濁水,池塘的諸多水質問題核心還是平時注重管理和預防。

(1)早期紅黑水

稻穀收割後開始上水,此時稻杆腐爛容易產生紅黑水,時間長對蝦苗產生毒害作用,一般紅黑水可以採用生物改底(底倍康)以及解毒(3201)處理。

(2)中期青苔水

該模式的高手客戶會選擇在水質透明度偏高或是青苔剛出現的情況下肥水,通過讓水體保持一定的肥度,防止青苔的生長。在調研的客戶中,早期青苔爆發率較高,一方面與池塘水淺有關,另一方面是肥料的選擇上和搭配上不合理,很多使用顆粒複合肥,溶解性差沉入底部,反而為青苔生長提高了營養。目前龍蝦養殖客戶對於殺青苔藥物的危害認識較深,一般不會輕易殺,寧可採取人工撈取以及多次使用遮光產品(黑精靈)處理。

(3)後期渾水

隨著養殖後期投喂餌料的積累,池塘殘餌糞便增加,加上溫度升高養殖動物及野雜魚活動旺盛,水體容易渾濁,對於這個問題,核心是要防止進水時魚卵進入池塘,同時要加大改底(底倍健)、補菌(蝦多寶發酵液)的力度,通過改底補菌分解多餘的有機質,保持水質的清爽。

3.2.3 蝦稻池塘水草問題

該模式下水草種植時間在稻穀收割後,老塘在10月下旬-11月下旬種植,新塘可以第二年2月份種植,主要種植伊樂藻,種植在田面上,溝裡不種。水草種植株距3m左右,行距7-10m,一株水草種植直徑在50cm左右。

若當年伊樂藻種植失敗,客戶通常會使用其它水草在水體中用竹竿和繩索固定,以便小龍蝦遮陽和棲息蛻殼,水草在龍蝦養殖過程主要問題及解決策略如表。

表4. 主要水草品種及優劣勢

3.2.4 蝦稻池塘投喂問題

蝦稻池塘投喂品種有飼料、黃豆、玉米、小麥和南瓜等,飼料畝投喂量在0.05-0.1噸不等,平均160斤;粗糧投喂主要以黃豆為主,使用量差異性很大,10-100斤/畝不等,平均40斤/畝;小麥和南瓜投喂主要是自家種植,使用量與種植產量相關;根據幾年市場回饋來看飼料比原糧的優勢明顯:(1)產量提升,原糧基本畝產300斤以下,飼料目前最高已超過700斤畝產;(2)長速快,海大龍蝦料目前放100尾/斤的蝦苗19天長到4錢,23天過5錢,極大縮短養殖週期,降低養殖風險。

開始投喂配合飼料在3月份左右,出苗時間早的龍蝦餌料依靠肥水或投喂生物發酵飼料或投喂磨碎粗糧;一般投喂1餐,在下午5點左右,投喂高峰期部分客戶會投喂2餐,投喂量上午30%,下午70%。 投喂飼料蛋白在3月-4月中旬投喂30cp,在4月下旬-5月下旬投喂27-28cp。由於客戶對飼料品質的好壞評價不清晰,甚至認為粗糧還比飼料投喂效果好,因此這個很大程度上誤導了客戶的認知。

3.2.5 蝦稻池塘底質問題

龍蝦屬於底層物種,底層的殘餌糞便,死藻沉澱物和爛草都會對影響底部環境,若不及時分解和氧化掉,則底部會持續惡化,從而影響了龍蝦的正常生理活動,市場的客戶一年改底次數在1-8次不等,主要集中在4-5月份,改底的目的有分解腐爛的青苔和水草、防止龍蝦缺氧浮頭、預防和治療龍蝦發病、處理不良水質(水黑、水渾)。

3.2.6 蝦稻池塘疾病問題

龍蝦主要發病期在4月底至5月底,此時天氣變化大,對龍蝦應激也大,再加上水溫20-26℃,適合很多病原菌(很多認為是白斑病毒)繁殖,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導致龍蝦大量損傷,目前常見疾病有腸炎、纖毛蟲病、弧菌以及應激病(圖3)龍蝦發病初期表現為少量龍蝦上草不動,大螯無力,大蝦先死亡。有部分有經驗的客戶發現龍蝦開始發病,及時消毒內服,解毒改底調節水質,能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

圖3. 小龍蝦常見疾病

3.2.7 蝦稻池塘清淤及雜魚問題

3.3 蝦稻養殖效益分析

蝦稻模式效益需要分新塘和老塘進行分析,如表5.表6所示,發現老塘效益遠遠高於新塘效益,主要差距在蝦苗的收益及出蝦的時間,在老塘效益中其中有60%以上為蝦苗收益,因此決定蝦稻客戶能否盈利主要核心點有:

(1)蝦苗產量;

(2)成蝦出蝦時間(決定價格)及產量(決定數量)。

表5. 新塘效益分析(不計基建成本)

表6. 舊塘效益分析

蝦稻養殖趨勢及優化點

小龍蝦目前已經成為所有養殖品種中最火熱的一種,其中蝦稻養殖更是火熱。那麼火熱的背後需要能盈利才能使這種模式能在一定時間能為老百姓謀福利,上文對整個蝦稻的流程及技術關鍵點進行了剖析,下面針對走訪的幾個核心區域對蝦稻模式的幾點思考供給大家參考;

(1)蝦稻養殖,態度要端正

目前由於龍蝦養殖投入成本低,而且收益快,傳統的觀念也認為小龍蝦在臭水溝都能活,因此往往不注重小龍蝦的技術研究,在這裡還是提醒各位,既然選擇龍蝦養殖,那麼就要尊重小龍蝦的生活習性,要瞭解小龍蝦的喜好,學好技術才能真正養好蝦,也才能有好的收穫。

(2)密度不宜盲目加大

小龍蝦與生俱來的打鬥能力,同時具有領地行為,因此在池塘養殖過程中一定不能為了追求高產而盲目的投放種蝦或是蝦苗的數量,這樣只會適得其反。密度過大小龍蝦互殘行為加劇,同時龍蝦生長空間受限,龍蝦規格不大,影響價格,另外還間接影響餌料利用(互殘死亡的蝦就是損失),正常來講新塘投放蝦苗5000-8000個/畝,如按照市場苗種80-120個/斤,即投放60-80斤即可,老塘則根據每年出蝦情況進行適當補充種蝦,一般10-30斤/畝。

(3)蝦苗成蝦兩手抓

上述效益分析中提到,目前蝦稻模式中蝦苗效益占比60%-70%,因此在現有的情況下蝦苗產量和價格決定池塘效益如何。而這種情況主要是近幾年新開池塘多,蝦苗供應緊張,試想再過2-3年,大家都有自己的種蝦了,不需要補充蝦苗了,那麼那時候蝦苗價格如何,蝦苗產量如何消化?因此在蝦稻模式中蝦苗固然重要,但是也要關注成蝦的產量和出蝦時間,未來蝦稻模式能夠真正盈利的是早出蝦苗(早蝦苗一定都有市場)和早出成蝦的客戶(價格高)。

(4)冬季管理要加強

很多養戶認為冬季溫度低,龍蝦不出來活動,池塘沒有必要進行過多管理,但正所謂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冬季蝦苗已經出來,若冬季池塘管理好,春夏季節管理就更輕鬆。那冬季我們需要注意哪幾點呢?首先是注重營養,即餌料的投喂,餌料中又以營養全面的生物餌料為佳;其次是注重肥水,冬季溫度低水難肥,但也正因為溫度低才更應該肥水,因為溫度低水瘦容易長青苔,並且肥水有利於池塘保溫避免小蝦苗凍傷。

(5)賣相要關注,品質要堅持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大家對消費品的品質也越來越高,所以賣相和品質很重要,這點已經在魚上得到驗證,賣相好的魚賣的快而且價格高,在未來的養殖中蝦的品質也是決定價格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比如蝦子的飽滿度,成色,活力等等,因此在未來的養殖中要朝著健康、綠色的蝦前進才能收到好蝦價。

監利縣是湖北蝦蟹養殖比較集中的區域,主要由兩大養殖模式,稻蝦輪作和蝦蟹混養模式,其中蝦蟹養殖面積預計在20萬畝,稻蝦養殖面積在40萬畝左右,其中蝦蟹混養模式主要集中在朱河鎮周邊的幾個核心區域(棋盤鄉,橋市鎮等),主要分佈在金塘村、桐梓湖、菊蘭村、西湖和東港湖等核心區域。

監利南邊蝦蟹養殖放養模式概況

所謂蝦蟹混養模式是指池塘裡面小龍蝦和螃蟹一起養殖,這個模式主要是由於這幾年螃蟹價格低迷,小龍蝦異軍突起導致的模式轉變(從螃蟹專養到蝦蟹混養),監利南邊市場的蝦蟹混養主要是以放養豆蟹為主,同時龍蝦自繁自養,並套養一定數量的花鰱,鱖魚等的養殖模式,如表1所示:

表1. 蝦蟹混養放養模式簡介

該模式中放養的豆蟹每年3月中旬~4月初去江蘇進苗種,一般每畝按照7兩-1斤放(根據規格大小適當的調整密度),會先進行暫養一段時間(一般是一個月)再放出去,到年底11月下旬開始直至春節前後為起捕出售,畝產50-200斤不等,平均畝產115斤;龍蝦基本自繁自養,一般情況不進行補種蝦或是蝦苗,這種模式由於龍蝦出苗晚,每年起捕龍蝦需要在6月上旬,龍蝦畝產在50-280斤不等,平均163斤。

蝦蟹混養池塘效益分析及養殖技術關鍵點梳理

3.1 蝦蟹池塘效益組成分析

本次調研走訪該區域上十位元客戶,統計並分析了該模式效益組成情況,如表2所示,

表2. 監利蝦蟹池塘畝效益組成分析

上述苗種成本包括蟹苗、花鰱苗和鱖魚苗,冰魚價格按照3元/斤計算;螃蟹按照均畝產115斤,平均價格25元/斤計算,龍蝦按照均畝產163斤,平均價格20元/斤計算,得出平均畝利潤在3581元。從表3我們能得出影響池塘效益的幾點關鍵點:

(1)螃蟹產量及價格

(2)龍蝦產量及價格;

3.2 養殖技術關鍵點梳理

本次調研過程中,初步對監利這種蝦蟹混養的養殖流程進行梳理,並總結出每個養殖階段的關鍵點,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階段蝦蟹池塘養殖問題

上述問題中客戶反應最多的是清塘問題、水草問題、青苔藍藻問題、投喂問題和疾病問題,這些問題直接決定龍蝦和螃蟹的產量,因此下面對這些問題進行闡述。

3.2.1 清塘問題

蝦蟹池塘在螃蟹起捕結束後很重要的一步就是清塘工作,主要包括清淤和清野雜魚。清淤主要是針對積累在底部的殘餌、糞便等有機物,主要起到改善底部環境、預防疾病的作用,一般情況,清淤主要方法是曬塘—通過光照消滅塘底細菌、分解有害物質、增加來年養殖成功率,曬塘時間一般在螃蟹起捕,1月份以後最佳,或者生石灰幹法清塘,留水5~10 cm,生石灰用量為150-200斤/畝,方法可以在塘底挖幾個小坑,然後把生石灰放入溶化,不待其冷卻立即均勻潑灑;清雜主要是賣完螃蟹後對野雜魚進行殺滅,主要是保護蝦苗、減少飼料浪費和避免雜魚攪渾水質(特別是鯽魚等底層魚類,一方面對飼料的攝食會大大提升飼料養殖成本,另一方面攪渾水質,影響藻類生長),清野雜魚主要使用茶餅或是專門殺野雜魚(茶皂素類)的藥物,一般茶餅清野雜魚的劑量為20斤/畝,其他清野雜魚藥物按照指導說明劑量使用;如果池塘當年發病厲害,可以使用菊酯類和生石灰一起進行清塘工作。

3.2.2 水草管理(種類,特性,種植時間,管理要點)

水草在蝦蟹養殖中至關重要,水草既是蝦蟹的天然植物性餌料,也是蝦蟹躲避敵害、退殼棲息的重要場所,同時水草能提供水中足夠的溶解氧並且淨化水質,為蝦蟹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本次調研的客戶中,絕大多數是全年種質伊樂藻(吃不敗),另外還有部分客戶種植黃絲草、水花生,以及周邊有很多狗牙根(俗稱旱草),由於輪葉黑藻(燈籠泡子)不易種植,這邊很多客戶沒有種植該品種,表4展示了不同水草品種的優劣勢。

表4.不同水草的優劣勢分析

該模式下種植吃不敗的時間一般為1-2月份,並且主要在平臺上進行種植,新塘種植要求一般株距之間5-8米,行距之間4-5米間距,老池塘則根據當年養殖水草生長情況決定是否需要補種水草,如果養殖過程中水草維護較好,一般平臺上不需要再額外種草,只要平臺加水,曬乾的水草就會重新發芽生長;若當年水草維護不好,則需要補充種植或是重新種植(保持間距)。若當年養殖過程中吃不敗全部死亡,客戶通常會採取在中間臨時搭建三腳架種質水花生進行補救,如下圖1

圖1. 中間用三腳架圍起來的臨時種質水花生

3.2.2 水草主要問題(主要是吃不敗)

表5. 主要水草品種及優劣勢

3.2.3 水質管理(青苔,藍藻,水位)

蝦蟹池塘的水質管理與水草管理都是相互關係,互為一體的,兩者相互促進、相互協同,但是只要一方面出問題,另外一方也要深受其害,其中水位就是影響水草生長的一個重要指標,據走訪的客戶回饋資料來看,一般前期3-4月份平臺水深30-40cm,5-6月份水深50-60cm,進入7月份後的高溫期,池塘基本灌滿水,平臺水深能達到80-120cm(如圖2),水位在早期時候不能迅速提升,需要緩慢加水,否則水草容易長枝葉、不利於長根,早期通過控制水位的深度來決定小龍蝦出洞的時間。

圖2. 不同階段平臺水位高度

蝦蟹池塘主要問題有早期的渾濁水、青苔水,中後期的藍藻和投喂冰魚後的濃水等問題,蝦蟹池塘的諸多水質問題核心還是要平常做好預防工作。

(1)早期青苔水

一般該模式的優質客戶會選擇開春後(正月底)進行肥水操作,讓水體保持一定的肥度,防止青苔的生長,早期青苔很大程度上能通過早肥水做到預防青苔瘋長,若早期就有一些青苔,則選擇遮光藥物(如海聯科黑精靈)先進行遮光處理,待青苔浮起來後,再進行肥水操作;若有大量青苔,則客戶選擇先殺、再解毒,再進行肥水操作,一般選擇硫酸銅或是專殺青苔藥物進行點殺青苔。

(2)中期藍藻水

一般在6月份池塘開始慢慢出現藍藻,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爆發,藍藻的爆發主要危害,一是遮擋陽光,降低水草光合作用的強度,導致水草腐爛;二是死藻後有藻毒素危害蝦蟹的健康,藍藻需要進行提前預防,通過前期調水、改底的操作,不給藍藻生長提供適合的條件。通過客戶回饋情況,定期進行改底和調水(如海聯科蝦多寶發酵穩水等)的客戶,藍藻爆發的幾率相對較低。

(3)中後期濃水

隨著養殖中後期冰魚的大量投入,池塘水質有機物含量會迅速攀升,這也造成池塘水質變濃變壞的原因之一,對於這個問題,核心還是要控制冰魚的投入,同時要加大補菌的力度,通過菌種對過多的有機物進行分解,從而把水質維持在可控範圍內。因此,高溫期投喂冰魚需要定期進行菌種的補充,如客戶使用的海聯科3101等菌類產品。

3.2.4 投喂管理

本次調研中,蝦蟹池塘投喂品種有飼料、冰魚、大豆和玉米等原糧,飼料畝投喂量在0.06-0.2噸不等,平均220斤;冰魚畝投喂0-641斤,平均281.6斤,如果池塘螃蟹越多,冰魚投喂量越多,如以龍蝦為主,則冰魚投喂量很少;原糧畝投喂量0-363斤,平均110.5斤,發現冰魚占比最高,其次才是飼料,最後是原糧,各餌料品種占比如圖3所示,該模式下很多客戶在養殖前期投喂高蛋白飼料,然後慢慢往中低檔料進行換料,一般3月份投喂螃蟹專用料(38蛋白),4-5月份轉32蛋白,5-8月份轉28蛋白,也有很多客戶直接全程低蛋白投喂(28蛋白),這種產品結構的原因有幾個,一是成本問題,一直投喂高檔料成本高(在飼料效果表達不清晰情況下),二是早期需要快速將龍蝦規格拉起來,可以早點賣需要拿高檔料拉規格進行衝刺。

圖3. 不同餌料品種重量及占比圖

3.2.5 底質管理

龍蝦、螃蟹都屬於底層物種,底層的殘餌、魚蝦蟹糞便、死藻沉澱物和死蝦死蟹都會影響底部環境,若不及時分解和氧化掉,則底部會持續惡化,從而影響了蝦蟹的正常生理活動,出現黃底板、黑鰓、纖毛蟲感染,甚至出現死亡現象。本次調研中發現該市場的客戶一年改底次數在4-10次不等,主要集中在6-8月份的高峰期,部分客戶改底會提前,在5月份就開始進行改底工作。改底可以不僅給蝦蟹創造良好的生存空間,同時更是給水草的根系進行護理(改底可以釋放一些營養鹽),底好能一定程度上預防水草爛根的發生,根據優質客戶的經驗一般進入養殖高峰期7-10天進行一次改底操作。

基於調研對蝦蟹模式模式優化的建議

(1)養殖規劃要清晰

通過市場走訪發現,有的客戶產量高卻沒有賣出高價—沒有規避蝦稻集中上市的低價期,而有的客戶產量不高,卻在中後期出規格大的蝦,效益相反比產量高的客戶還要高出許多。因此合理的養殖規劃,是要結合整個蝦蟹的市場行情,制定正確的起捕規劃,通過對密度、投喂水準精確掌控的過程管理,從而保障產量和高價。當蝦苗密度較大時就要及時出蝦苗、後期才能養大蝦、賣高價,投喂方面做到精確投喂、優質投喂,這樣才能在做到產量的同時,賣出高價。

(2)龍蝦苗種要管理

該區域龍蝦基本是自繁自養,因此可以針對每年賣龍蝦的產量評估是否要補種蝦,只有做好了龍蝦的苗種充足,才能確保龍蝦的產量,否則只是看天決定產量,看運氣決定龍蝦產量,因此在這種模式下龍蝦管理要更加精細。

(3)投喂觀念要轉變

所有調查的客戶全部投喂一餐,部分客戶知道投喂兩餐的好處,由於早上要捕撈龍蝦以及其他很多工作消耗大量時間,因而客戶乾脆直接在下午4-5點投喂1餐,因此能做到兩餐投喂儘量做兩餐投喂。

客戶螃蟹養殖中後期以投喂冰魚和雜魚為主,有些養殖戶甚至全程都有投喂冰魚的習慣,很少使用配合飼料。雖然河蟹是雜食性,略偏愛動物性餌料,小魚具有美味、口感好,蛋白質、脂肪含量高的優點,但現在市場上的冰魚品質參差不齊,甚至有些是病死的魚,帶有大量致病菌,河蟹吃了以後容易得腸炎和其他疾病,同時冰魚營養結構單一,不能滿足河蟹全部營養需求,容易造成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缺乏,從而引發一些生理上的疾病。不僅如此,冰魚的價格今年也在持續走高,基本上超過了3元/斤,已經超過了飼料的價格。其實目前市場上針對後期壓黃的高檔料也有很 多,其中海大集團的蟹黃料是可以取代或者是減少冰魚投喂的。全程飼料投喂的客戶加上過程管理能夠做到池塘水質好、料比低、品質好。

(4)水草種類可增加

在這種模式下,水草比較單一,主要以吃不敗為主,而且吃不敗在高溫期易腐爛,不利於池塘管理,因此需要去嘗試種植其他品種的水草,如燈籠泡子等,豐富池塘中水草的品系,加強水草系統的穩定性和持續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