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孟加拉灣,擦亮中國海軍名片——“運城”艦參加搜救演習

2017年12月9日, 湛江某軍港, 海風輕拂, 汽笛長鳴。 代表中國海軍首次參加印度洋海軍論壇多邊海上搜救演習的導彈護衛艦“運城”艦圓滿完成任務返回祖國。

自11月15日起航起, “運城”艦整個任務歷時24天, 總航程6 000餘海裡。 期間, “運城”艦與來自其他8個國家的19艘軍艦一起, 參加了由論壇主席國孟加拉海軍組織的海上閱艦式、搜救演練、過航演練等任務。

任務指揮員、南海艦隊某驅逐艦支隊副支隊長張明強介紹, 這是中國海軍艦艇首次參加印度洋海軍論壇多邊海上演習。 參演官兵展示了新時代海軍官兵過硬的專業素質和開放自信的良好形象,

展示了中國海軍建設性參與國際合作、共同維護海上安全的積極姿態, 展示了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

“運城”艦向指定海域航渡

以戰載訓, 礪兵大洋

當地時間11月22日上午, 安達曼海某海域烏雲密佈, 陰雨綿綿, “運城”艦在航渡途中開展了一場針對性海上搜救模擬演練。

此次演練, 模擬搜救2名落水失聯漁船船員, 通過協同運用艦載直升機、小艇等搜救兵力, 以期在最短時間內完成營救任務, 旨在提升各部位規範操作、協同配合的能力。

8時30分, “運城”艦接上級指令後, 當即派遣艦載直升機趕赴事發海域搜尋落水人員。 同時, “運城”艦也向通報位置點高速機動。 記者隨艦載直升機採訪模擬救生演練, 心中不由一陣緊張。

直升機起飛時, 豆大的雨點已經開始落下。 模擬“落水人員”的假人, 也正好漂流到了雨區。 雨勢很大, 直升機前窗上一片模糊, 開啟風擋雨刷也無濟於事。

約15分鐘後, 直升機發現落水者, 向“運城”艦報告具體方位。 “運城”艦立即發出“救生部署”,

吊放小艇並駛向落水點, 成功營救起一名落水者。 與此同時, 飛行員馬書偉靠過硬技術調整航向, 保持高度。 絞車操縱員酈宏濤放下救生鋼索, 將早已扣好救生吊帶的救生員蔡祥放下。 由於風急浪高, 蔡祥數次試圖直接抓住“落水人員”都沒有成功。 酈宏濤果斷放長鋼索, 蔡祥跳入海中, 在風浪中游出數米, 才將另一名“落水者”救起。

“近年來, 海軍艦艇結合護航、聯演等任務組織實戰化科目訓練, 已成為常態。 ”演練結束後, “運城”艦實習艦長梅樂洋介紹, “今天的演練, 是我們立足複雜條件, 充分發揮現有裝備性能組織的一次海空立體搜救訓練。 通過演練, 我們熟悉了程式, 規範了動作, 密切了協同, 為下一步圓滿完成多邊海上搜救演習任務打下了基礎。

“以前是把大海當練兵場‘以訓載戰’, 如今是把大洋當戰場‘以戰載訓’。 ”張明強介紹說。 “航行一路、訓練一路、研究一路、提高一路”, 早已成為海軍艦艇共同的組訓思路。 此次演習任務, 除指揮所人員和翻譯等保障人員外, 隨艦進行訓練、見學、調研的人員就有近30人, 約占“運城”艦加強人員的三分之二。 遠航途中, 大家通過集體授課、專業研討等形式, 交流專業知識、研討戰法訓法、熟悉海區情況, 提高了專業技術水準。

“運城”艦艦載直升機、小艇協同配合, 成功救起“落水人員”

艦載直升機將“落水人員”轉運至艦上治療

當好和平使者,展示大國自信

經過10天的連續航行,“運城”艦於當地時間11月25日9時30分許抵達孟加拉庫克斯巴紮附近預定海域,在孟方聯絡官引導下在指定錨位安全拋錨。

11月27日,開幕式在孟加拉庫克斯巴紮舉行,中國海軍艦艇首次參演受到各方高度關注和積極評價。

孟加拉總統阿卜杜爾·哈米德出席論壇開幕式,特意對中國首次派艦艇參加演習表示歡迎。他表示,印度洋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溝通亞洲、非洲、歐洲和大洋洲的交通要道,希望各國海軍增進互信、加強合作,為印度洋安全穩定和地區發展繁榮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這是我軍艦兩年之內第三次到訪孟加拉。此前,海軍第21批護航編隊和遠航訪問編隊分別於2016年1月和2017年5月訪問孟加拉。孟加拉海軍副參謀長馬克卜爾·侯賽因表示,“運城”艦此次專程前來參加演習,表明了兩國海軍關係的高水準,希望此次演習能夠進一步加深兩國海軍之間的友誼。

參加論壇的澳大利亞海軍副司令邁克爾·努南表示,中國海軍是維護海上安全的重要力量,很高興能和中國海軍在論壇框架下進行交流,希望雙方能夠通過雙邊和多邊框架加強交流,增進互信,加深友誼。

“參加亞丁灣索馬里海域護航行動,表明了中國海軍是維護海上安全的建設性力量。”參加論壇的中國海軍代表團團長、南海艦隊參謀長王厚斌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參加印度洋海軍論壇多邊海上搜救演習,表明中國海軍願與相關國家海軍一起,為維護地區和平、增進彼此互信、維護海上安全貢獻自己的力量。

當天,“運城”艦和其他參演艦艇懸掛滿旗,參加了孟方主辦的閱艦式。阿卜杜爾·哈米德總統和有關參演國海軍代表團團長一起乘直升機檢閱了參演艦艇。檢閱直升機通過“運城”艦時,分區列隊人員向飛機揮手致意,值更官使用廣播、信號兵使用甚高頻高呼“Bangladesh-China Friendship Long live(孟中友誼萬歲)”。

編隊隊形變換

“運城”艦瞭望更對外艦觀察

孟加拉灣,多國海軍上演聯合營救

11月28日,演習進入實兵演練階段。演習的背景是,一架波音747客機在孟加拉灣某海域失聯。根據演習方案,代表中國海軍參演的“運城”艦和來自孟加拉、印度、印尼的另外5艘艦艇一起,參加搜救失事飛機科目演練。

“雷達指揮所人員就位”“戰鬥海圖人員救位”“艙面觀察組人員就位”“加強對海觀察瞭望!”隨著艦長梅樂洋一道道口令發出,各戰位職手迅速就位,緊張地通過自己的裝備觀察掃描海面情況,生怕錯過一點兒蛛絲馬跡。

生命至上,救人第一。紅外成像儀前,三級軍士長李劍認真觀察著螢幕。他操縱控制裝置,時而拉遠鏡頭進行全景掃描,時而拉近鏡頭進行局部觀察。作為技術骨幹,他曾隨艦參加過亞丁灣護航、中俄聯演等重大任務,並與法國、澳大利亞等國海軍官兵一起進行過搜救演練。對於這樣的操作,李劍早已駕輕就熟。

“海上搜救是世界性的難題,搜是重點,也是難點。”隨艦見學的海軍某防救支隊航保科科長王林曾參加過馬航、亞航失聯客機搜救工作。王林告訴記者,2017年上半年,他所在的單位剛剛擴編成正師級的支隊。在他看來,這既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也表明中國海軍防救能力在不斷提升。

“報告!F111距離XX鏈,航速XX節!”駕駛室內,不時傳來雷達兵的報告聲。這次演練,“運城”艦與孟加拉海軍“薩丁諾塔”號護衛艦(舷號F111)分在一組,按照《國際航空航海搜救手冊》,在指定海域進行平行往返搜救。“運城”艦副艦長武傳偉介紹說,在人道主義理念引領下,公海上發生重大海空災難事故後進行國際聯合搜救已經成為國際慣例,相應的機制和搜救組織程式也在不斷完善。

“報告!左舷30°,距離5鏈,發現不明物體!”帆纜班戰士李榮的報告,仿佛一道亮光,撕開了駕駛室內的漆黑。值班人員頓時興奮起來。記者透過微光夜視儀望去,月光之下,遠處一個黑點若隱若現。然而,隨著距離駛近,“疑似飛機殘骸”最終被判定為廢棄物。

一次次燃起希望,又一次次失望。長夜漫漫,官兵們熬紅了雙眼,都巴望著太陽早點升起來,讓搜尋工作變得容易一點。當地時間11月29日6時許,參演艦艇終於發現“遇難者”和“失事飛機殘骸”,並將其打撈出水。

“各參演艦艇相互配合非常出色,演習達到了提升協同水準、提高海上搜救能力的目的。”演練結束後,現場搜救協調官、孟加拉海軍艦隊司令阿什拉夫·哈克高度評價了“運城”艦和其他參演艦艇的表現。

“這既是一場模擬的演練,更是一次務實的合作。”任務指揮員、某驅逐艦支隊副支隊長張明強表示。此次參演,傳遞出中國海軍願與各國同行進一步加強交流、深化合作的積極意願。

浪花翻滾,歸途漫漫。從中國湛江,到孟加拉庫爾斯巴紮,參加演習的“運城”艦在茫茫大海犁下了一道“V”字形航跡。這道象徵勝利的航跡似乎也表明,在國際社會日益成為一個命運共同體的今天,各國海軍之間只有加強合作,才能實現多贏、共贏。

當好和平使者,展示大國自信

經過10天的連續航行,“運城”艦於當地時間11月25日9時30分許抵達孟加拉庫克斯巴紮附近預定海域,在孟方聯絡官引導下在指定錨位安全拋錨。

11月27日,開幕式在孟加拉庫克斯巴紮舉行,中國海軍艦艇首次參演受到各方高度關注和積極評價。

孟加拉總統阿卜杜爾·哈米德出席論壇開幕式,特意對中國首次派艦艇參加演習表示歡迎。他表示,印度洋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溝通亞洲、非洲、歐洲和大洋洲的交通要道,希望各國海軍增進互信、加強合作,為印度洋安全穩定和地區發展繁榮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這是我軍艦兩年之內第三次到訪孟加拉。此前,海軍第21批護航編隊和遠航訪問編隊分別於2016年1月和2017年5月訪問孟加拉。孟加拉海軍副參謀長馬克卜爾·侯賽因表示,“運城”艦此次專程前來參加演習,表明了兩國海軍關係的高水準,希望此次演習能夠進一步加深兩國海軍之間的友誼。

參加論壇的澳大利亞海軍副司令邁克爾·努南表示,中國海軍是維護海上安全的重要力量,很高興能和中國海軍在論壇框架下進行交流,希望雙方能夠通過雙邊和多邊框架加強交流,增進互信,加深友誼。

“參加亞丁灣索馬里海域護航行動,表明了中國海軍是維護海上安全的建設性力量。”參加論壇的中國海軍代表團團長、南海艦隊參謀長王厚斌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參加印度洋海軍論壇多邊海上搜救演習,表明中國海軍願與相關國家海軍一起,為維護地區和平、增進彼此互信、維護海上安全貢獻自己的力量。

當天,“運城”艦和其他參演艦艇懸掛滿旗,參加了孟方主辦的閱艦式。阿卜杜爾·哈米德總統和有關參演國海軍代表團團長一起乘直升機檢閱了參演艦艇。檢閱直升機通過“運城”艦時,分區列隊人員向飛機揮手致意,值更官使用廣播、信號兵使用甚高頻高呼“Bangladesh-China Friendship Long live(孟中友誼萬歲)”。

編隊隊形變換

“運城”艦瞭望更對外艦觀察

孟加拉灣,多國海軍上演聯合營救

11月28日,演習進入實兵演練階段。演習的背景是,一架波音747客機在孟加拉灣某海域失聯。根據演習方案,代表中國海軍參演的“運城”艦和來自孟加拉、印度、印尼的另外5艘艦艇一起,參加搜救失事飛機科目演練。

“雷達指揮所人員就位”“戰鬥海圖人員救位”“艙面觀察組人員就位”“加強對海觀察瞭望!”隨著艦長梅樂洋一道道口令發出,各戰位職手迅速就位,緊張地通過自己的裝備觀察掃描海面情況,生怕錯過一點兒蛛絲馬跡。

生命至上,救人第一。紅外成像儀前,三級軍士長李劍認真觀察著螢幕。他操縱控制裝置,時而拉遠鏡頭進行全景掃描,時而拉近鏡頭進行局部觀察。作為技術骨幹,他曾隨艦參加過亞丁灣護航、中俄聯演等重大任務,並與法國、澳大利亞等國海軍官兵一起進行過搜救演練。對於這樣的操作,李劍早已駕輕就熟。

“海上搜救是世界性的難題,搜是重點,也是難點。”隨艦見學的海軍某防救支隊航保科科長王林曾參加過馬航、亞航失聯客機搜救工作。王林告訴記者,2017年上半年,他所在的單位剛剛擴編成正師級的支隊。在他看來,這既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也表明中國海軍防救能力在不斷提升。

“報告!F111距離XX鏈,航速XX節!”駕駛室內,不時傳來雷達兵的報告聲。這次演練,“運城”艦與孟加拉海軍“薩丁諾塔”號護衛艦(舷號F111)分在一組,按照《國際航空航海搜救手冊》,在指定海域進行平行往返搜救。“運城”艦副艦長武傳偉介紹說,在人道主義理念引領下,公海上發生重大海空災難事故後進行國際聯合搜救已經成為國際慣例,相應的機制和搜救組織程式也在不斷完善。

“報告!左舷30°,距離5鏈,發現不明物體!”帆纜班戰士李榮的報告,仿佛一道亮光,撕開了駕駛室內的漆黑。值班人員頓時興奮起來。記者透過微光夜視儀望去,月光之下,遠處一個黑點若隱若現。然而,隨著距離駛近,“疑似飛機殘骸”最終被判定為廢棄物。

一次次燃起希望,又一次次失望。長夜漫漫,官兵們熬紅了雙眼,都巴望著太陽早點升起來,讓搜尋工作變得容易一點。當地時間11月29日6時許,參演艦艇終於發現“遇難者”和“失事飛機殘骸”,並將其打撈出水。

“各參演艦艇相互配合非常出色,演習達到了提升協同水準、提高海上搜救能力的目的。”演練結束後,現場搜救協調官、孟加拉海軍艦隊司令阿什拉夫·哈克高度評價了“運城”艦和其他參演艦艇的表現。

“這既是一場模擬的演練,更是一次務實的合作。”任務指揮員、某驅逐艦支隊副支隊長張明強表示。此次參演,傳遞出中國海軍願與各國同行進一步加強交流、深化合作的積極意願。

浪花翻滾,歸途漫漫。從中國湛江,到孟加拉庫爾斯巴紮,參加演習的“運城”艦在茫茫大海犁下了一道“V”字形航跡。這道象徵勝利的航跡似乎也表明,在國際社會日益成為一個命運共同體的今天,各國海軍之間只有加強合作,才能實現多贏、共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