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今年江西“新高考”改革 聽省政協委員怎麼說

中國江西網記者塗文華報導:教育問題關乎千萬家庭的幸福, 一直以來都是全社會關注的話題。 記者注意到, 江西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上, 許多委員帶來了有關發展教育的提案, 涵蓋了學前教育、義務教育, 農村教育、“新高考”改革等。

【 學前教育】

問題:城鄉學前幼稚園資源總量不足且分佈不均

謝氏樂委員表示, “全面二孩”政策2016年正式實施, 預計2019年開始, 學前教育資源需求開始大幅度增長, 2021年或將成為未來我省學前教育辦學壓力最大的年份。 因此, 學前教育問題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門話題。

針對化解“全面二孩”政策將帶來的壓力, 我省也做出應對措施, 編制學前教育行動方案。 拓寬學前教育資源, 同步推進城鄉幼稚園建設, 增加學前教育資金投入等。 “但是, 儘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學前教育仍然是教育體系中的短板, 主要表現在:資源總量不足且分佈不均, 優質的學前教育資源相對較少且主要集中在城市, 幼稚教育“小學化”傾向(特別是農村)仍然存在, 幼兒教師整體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 收費管理還不夠規範等。 ”

建議:到2020年確保每個鄉鎮都有一所公辦幼稚園

謝氏樂建議, 加快幼稚園擴建和鄉鎮公辦中心幼稚園建設步伐。 到2020年前, 要擴建一批幼稚園, 每個鄉鎮都要有一所公辦幼稚園, 進一步擴大城鄉公辦園和民辦普惠園的覆蓋面,

實現學前兒童就近入園、方便入園。

加強對民辦普惠制幼稚園的業務指導。 通過制定鼓勵政策, 鼓勵公辦幼稚園向規模較大的民辦幼稚園派駐指導其保教管理工作, 使之在一個時期內常態化、制度化, 切實有效提高民辦幼稚園的辦學、管理水準。

加大城鄉幼兒教師的培訓力度。 幼兒教師的專業性比較強, 也有與一般中小學教師不同的特殊性。 然而, 目前還有相當一部分民辦幼稚園的教師、園長, 沒有接受基本的、較系統的幼師教育。 因此, 要投入專項資金, 加大在職幼師的培訓力度, 爭取讓每一個幼師都有業務培訓的機會, 逐步建設一支專業化、素質高的學前教育教師隊伍。

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對各類幼稚園的監管措施。

對幼稚園的監督管理, 不僅要嚴格辦園准入條件、控制收費標準, 還要抓好消防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 努力提高教師、教輔人員的道德品質、專業素質, 形成完備的制度從根本上防止各類安全事故和虐童事件的發生。

【 義務教育】

問題:農村中小學空心化問題亟待重視

九三學社省委會表示, 農村義務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 農村學校在校生迅速遞減, 多地出現“空校”(常被稱為“空心化”)現象, 客觀上造成教育資源浪費。

另一方面, 大量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學生到城鎮學校就讀, 導致城鎮學校“擁擠”不堪, 大班額問題突出。 長此以往, 農村中小學空心化勢必對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建議:吸引農民返鄉提高教學品質

九三學社省委會建議, 在政策制定上, 以統籌城鄉發展為目標, 多向農村地區偏斜。 加大農業補貼、完善農業服務設施、加強農業技術指導, 吸引外出人員回到農村地區發展。 另外, 要積極探索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 解決農民後顧之憂。 更要廣泛開展並落實農村學生助學等幫扶制度, 減輕農村人口的生活壓力。

調整農村地區產業結構, 促進農村地區經濟發展。 加大糧食作物的種植保護力度, 提高廣大農民的種糧積極性;開展糧食作物的深加工業, 增加農民的收入;大力開發農村地區的旅遊資源;加強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 為農村經濟建設提供可靠的保障。

科學合理佈局義務教育教育資源, 避免薄弱學校改造計畫等重大工程項目新建、改擴建的學校, 出現“建成便空置”的現象。

加強對農村閒置教育資源的合理利用。 同時, 通過強有力的政策引導, 大幅提高農村教師待遇, 不斷改善農村教師工作和生活條件;採取城郊聯合辦學、送教下鄉、輪崗交流學習等方式促進教育的均衡發展;教師招聘以本地或具體到本鄉(鎮)人員為主, 以減少教師流動, 保持相對穩定;充分利用現代資訊技術, 讓更多優質教育教學資源覆蓋農村學校。

【“新高考”改革】

學習滬浙“新高考”改革的主要經驗

2014年開始, “新高考”改革在上海市、浙江省先行試點。 我省在2018年秋季將全面啟動“新高考”改革。

周明學委員表示, “新高考”改革是一次綜合改革,涉及千萬家庭的幸福,社會關注度極高,政策性極強。要決勝“新高考”、奪取新時代我省首輪高考改革的勝利,各級政府和普通高中學校就必須要有針對性的提早準備,提前謀劃,學習借鑒滬浙兩地高考新政的成功經驗,積極主動應對。

周明學表示,在滬浙“新高考”改革中,兩地經驗表明,全面提高各級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學校管理團隊及教師隊伍的思想認識是推動新高考改革的前提。

同時,為積極推進“新高考”改革,滬浙兩地政府都提供了充足的經費,為各類功能室、創新實驗室和學科教室建設、教育資訊化建設、教師隊伍建設、高中選修課程建設等做好保障。

周明學表示,深化課改,確保課程體系的豐富性與包容性,是順利推薦“新高考”關鍵。早在2012年,浙江就已在全省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試點,這些2014年浙江全面推進新高考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周明學說,從浙滬兩地改革經驗來看,強化教育部門、學校等管理團隊以及教師培訓是必不可少的。此外,上海和浙江全面實行高中小班化教學,較好地適應了“新高考”的走班教學需求,有利於為學生提供多種選課組合。

建議:提前應對深化課程改革

周明學建議,要創新培訓模式,採取“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儘早組織教育團隊學習考察,或邀請先行試點省市有關專家、校長來我省開展“新高考”專題通識培訓。同時,儘早組織對全省高中校長和教師進行“新高考”培訓,強化老師“一崗雙責”意識。

要求政府加大對“新高考”的經費保障力度,提高高中辦學標準。建議適當調整教育經費投入方向,重點支持學校裝備完善的功能室、創新實驗室和學科教室,加快高中教育資訊化建設,加強校本培訓的經費保障力度。

學校要開發順應學生需要的多樣化課程,學生自主選擇合適的學科課程,這是實現本次高考改革的著力點和關鍵點。學校要科學規劃高中必修、選修I、選修II三類課程,將必修課和選修課有機融為一體,做到國家課程校本化、校本課程精品化,建設富有各校特色的選修課程群;積極開發基礎課程、拓展課程和研究課程;建設與走班教學相配套的微專題課程。

需要在政府主導下,相關職能部門的合力,共同推進“新高考”改革順利開展,讓普通高中學校能圍繞“新高考”專心教育教學改革。特別是要適當增加高中教師編制和師資儲備和建立一批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基地。

周明學表示,目前我省省重點高中辦學規模普遍偏大,一般都在3000人以上,班額普遍在60人以上,且呈現出不斷擴大的趨勢。嚴格控制高中辦學規模,高中學校學生數控制在3000人之內,高中班額不超過50人。同時,嚴禁因亂招生人為造成大校額、大班額現象出現,嚴格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新高考”改革是一次綜合改革,涉及千萬家庭的幸福,社會關注度極高,政策性極強。要決勝“新高考”、奪取新時代我省首輪高考改革的勝利,各級政府和普通高中學校就必須要有針對性的提早準備,提前謀劃,學習借鑒滬浙兩地高考新政的成功經驗,積極主動應對。

周明學表示,在滬浙“新高考”改革中,兩地經驗表明,全面提高各級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學校管理團隊及教師隊伍的思想認識是推動新高考改革的前提。

同時,為積極推進“新高考”改革,滬浙兩地政府都提供了充足的經費,為各類功能室、創新實驗室和學科教室建設、教育資訊化建設、教師隊伍建設、高中選修課程建設等做好保障。

周明學表示,深化課改,確保課程體系的豐富性與包容性,是順利推薦“新高考”關鍵。早在2012年,浙江就已在全省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試點,這些2014年浙江全面推進新高考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周明學說,從浙滬兩地改革經驗來看,強化教育部門、學校等管理團隊以及教師培訓是必不可少的。此外,上海和浙江全面實行高中小班化教學,較好地適應了“新高考”的走班教學需求,有利於為學生提供多種選課組合。

建議:提前應對深化課程改革

周明學建議,要創新培訓模式,採取“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儘早組織教育團隊學習考察,或邀請先行試點省市有關專家、校長來我省開展“新高考”專題通識培訓。同時,儘早組織對全省高中校長和教師進行“新高考”培訓,強化老師“一崗雙責”意識。

要求政府加大對“新高考”的經費保障力度,提高高中辦學標準。建議適當調整教育經費投入方向,重點支持學校裝備完善的功能室、創新實驗室和學科教室,加快高中教育資訊化建設,加強校本培訓的經費保障力度。

學校要開發順應學生需要的多樣化課程,學生自主選擇合適的學科課程,這是實現本次高考改革的著力點和關鍵點。學校要科學規劃高中必修、選修I、選修II三類課程,將必修課和選修課有機融為一體,做到國家課程校本化、校本課程精品化,建設富有各校特色的選修課程群;積極開發基礎課程、拓展課程和研究課程;建設與走班教學相配套的微專題課程。

需要在政府主導下,相關職能部門的合力,共同推進“新高考”改革順利開展,讓普通高中學校能圍繞“新高考”專心教育教學改革。特別是要適當增加高中教師編制和師資儲備和建立一批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基地。

周明學表示,目前我省省重點高中辦學規模普遍偏大,一般都在3000人以上,班額普遍在60人以上,且呈現出不斷擴大的趨勢。嚴格控制高中辦學規模,高中學校學生數控制在3000人之內,高中班額不超過50人。同時,嚴禁因亂招生人為造成大校額、大班額現象出現,嚴格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