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李安在家賦閑6年,“那六年你怎麼過的?”

前幾年裡, 李安的經紀人對李安的定位是幾百萬上千萬美元的大製作, 所以小機會都給他拒掉了。

李安輾轉了幾個專案, 都是中等規模的製作, 演員劇本都有了, 但都在籌備階段因為資金問題而擱淺。 就這樣, 每年總有那麼一兩個手頭上看似很不錯的專案, 全部精力也都花在上面, 最後都沒能實現, 耽誤了幾年。

他並沒有隨隨便便就能找個副導演、剪輯工作的能力。 按他自己的說法, 他當時連句完整的英語句子都說不利索。 劇組打工, 他也幹不了聰明的活, 只能出出勞力。

最後就只能在家呆著了。 在家呆著也沒你們想的那麼上進, 好像每天搞搞家務寫寫劇本多麼充實一樣。 後一兩年裡, 已經不好意思再拿理想麻痹自己, 全家人都不敢在他面前提起“拍片子”這些敏感詞。 他已經有點社交恐懼, 走投無路了。 另外他和林惠嘉也不是沒有矛盾,

早期林惠嘉有過離婚的想法, 後來放棄了。 後期修改劇本參賽時, 為了避免夫妻矛盾影響, 他特意搬出家裡三個月寫劇本。

《喜宴》是和別人合寫的劇本, 並不是他在這六年裡自己獨立奮戰的成果。

如果沒有那一年的新聞局劇本獲獎, 李安是有可能一蹶不振,

不是說實力太不齊, 而是精神上確實要打不住了。 當時的他也還沒有達到所謂的天才積累到定程度總要爆發的級別。 他是完全有可能爆發不了的, 李安就此曾拿一個紐約大學的學弟舉例, 學生作品比李安的牛, 才華出眾, 也很有追求和想法, 和李安一樣堅持了很多年, 最並沒有躋身電影導演。 李安後來那麼牛, 是他不斷學進步的結果。

他的江山並不是在那六年裡打下的。 他不是在那六年裡 做好了一輩子的拍片儲備。

更欣賞的是他後來不斷提高自己, 沒有滿足於家庭倫理劇的成功, 不停挑戰進步, 才有了後來的成功。 我敢說他在後來任何一年 裡的突破和進步, 都比那六年裡大的多得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