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5G,愛立信王者歸來?

在全球移動通信市場, 愛立信是一面旗幟。 然而在中國市場上, 愛立信遇到了不小的麻煩, 從3G TD-SCDMA到4G TD-LTE, 中國企業佔據了至少七成市場。

5G, TDD與FDD技術並重, 而且5G將打開通信融入萬物之門, 愛立信希望扳回這重要一局, 重新成為中國移動通信市場中舉足輕重的“玩家”。

1月17日, 愛立信東北亞區在中國發佈5G技術試驗第三階段測試規範的第二天, 推出了進一步完善其5G端到端解決方案的5G點系統。 在中國的5G研發試驗中, 愛立信也是一個重要的力量, 並且在2017年第二階段的無線網和核心網測試中表現突出。 這是否意味著愛立信在中國5G市場中會有更多機會?

5G研發中國是重點

愛立信東北亞區研發中心總經理彭俊江對愛立信在5G上的研發投入、中國區研發地位, 以及參與測試情況做了介紹。

愛立信對5G研發投資大。 在世界五百強企業裡愛立信對研發的投資最大, 而中國是除了瑞典以外愛立信最大的研發中心,

目前愛立信在中國擁有超過5000名高學歷研發工程師, 2017年新招聘上千人。 愛立信這麼做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中國有最大的市場, 二是中國有最出色的工程師。 愛立信在北京的研發中心負責整個亞太區標準化工作, 參與所有3GPP標準化的工作。 除了3GPP工作之外, 還在積極參與開源網管的協調。 僅在2017年, 這5000人的研發中心產生了經過認證核准的專利幾百項。

在5G測試中, 從2016年工信部啟動5G技術研究試驗以來, 第一階段測試、第二階段測試, 包括剛剛啟動的第三階段測試, 愛立信都積極參與並表現出色。

第一階段測試時, 愛立信重點攻克5G高頻技術和產品化, 這雖是為了滿足北美運營商需求展開的,

但中國高頻產業相對薄弱, 愛立信首先把它引入中國進行測試, 對帶動扶持整個產業鏈起到積極作用。

第二階段測試時, 愛立信重點開始做3.5GHz的測試, 無線部分, 在移動寬頻上下行輸送量、超短時延、超高可靠性等方面等都取得了好的成績。 核心網部分也做了大量工作, 5G標準中對核心網組網有兩種模式, 一是NSA非獨立組網, 二是SA獨立組網。 中國在獨立組網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推動者, 獨立組網對核心網路帶來的變化非常大, 同時也帶來業務的靈活性。 5G核心網的重點是如何建立一個靈活的網路架構來適應未來多種行業對通信的需求, 愛立信首先開發5GC(5G核心網), 並在5G測試中是唯一一家用一天半時間把所有測試100%做完的企業。

第三階段測試是面向商用系統驗證, 這面臨很多挑戰。 既然面臨商用, 就意味著多廠商之間的互聯互通、端到端之間的互聯互通。 而端到端最大的挑戰是終端, 商用終端必須採用積體電路, 晶片的流片成本非常高, 因此需要標準更加成熟穩定後再流片。

從技術上看, 第三階段測試時一些方案還很發散, 要通過測試和技術驗證不斷地收斂, 最後形成一個統一的標準做商用。 愛立信的合作測試不僅在通信行業展開, 第二階段中與英特爾通過端到端測試設備打通了第一個5G電話, 當時標準還沒有凍結。 雙方做了大量的工作進行協調, 積累了很多經驗, 為下一步真正走向預商用做好準備。

愛立信在中國的研發中心不僅要開發產品,

還要跟中國建立非常廣泛的合作。 愛立信參與了中國國家重大專項開發, 去年拿到了國家重大專項5G的實驗專案, 5G無人機就是愛立信和中國移動在國家重大專項裡驗證的一個新概念, 通過新平臺解決了5G超短時延的控制問題。

5G端到端設備從4G開始滲透

愛立信在1月17日發佈的點系統並不是一個全新的產品, 因為在4G時代, 其點系統已經名聲大噪, 在中國的三大運營商中都已經正式部署, 在很多原來進不去的地方完成了深度覆蓋。 而5G點系統更像是一個升級版產品, 解決5G的室內覆蓋問題。

愛立信東北亞區首席市場官張至偉在介紹這一方案時說, 點系統像手掌一樣大小, 是愛立信用兩年時間融合14項專利開發的一套小基站的系統, 3G、4G的時候放在室內,帶來的好處是便於施工,只需要一根乙太網的網線連接,像WiFi一樣實現室內覆蓋。整套系統就是一個非常小型化的基站,通過光纖與基站連接,一個樓可以佈滿點系統,基站可以拉到幾公里以外的集中機房,點系統可以支援後續演進、載波聚合、5G等,性能好、成本低、部署方便、易維護。在點系統中,愛立信有一些獨特的技術,例如將乙太網100米網線標準提升到200米,更適用于整個樓宇;再例如對距離近到要互相干擾的兩個點系統,合併為一個基站的方案,解決密集部署的干擾問題。

5G點系統的特點是支援最新3GPP 5G標準,後續會支持獨立組網,它的頻段在3GHz~6GHz,這也是中國已經公佈的5G中頻的規劃頻段。張至偉說,愛立信的4G點系統現在已經部署了很多,這些已經布好的乙太網、網線等設施都可以重用、共站安裝,在現有的站址上進行升級。充分利用現有4G點系統的分佈系統,再加入5G的點就可以了。

張至偉說,目前愛立信通過參加全球和中國的5G測試,其巨集站系統已經趨近預商用水準,今年也將推動在北美的5G商用部署。在中國則是做好3.5GHz中頻的產品,而點系統把無線網的產品補全,能夠支援低頻到高頻的宏站,加上實現室內覆蓋的5G點系統,愛立信5G的產品線可以實現網路的完整覆蓋。

升級和演進一直是通信市場的重要特點,愛立信在5G市場中依然採用平滑演進的策略,將其5G解決方案的入網途徑預埋在4G現網中。愛立信在其2017年第三季度財務報告中有一個說明,其營收毛利率的降低是為了擴大在中國等市場的4G滲透率,這將為5G市場打下基礎。

注重4G、4.5G與5G的銜接也是愛立信5G研發的一個比較明顯的特點。2016年6月,愛立信推出了全球首個5G NR無線設備AIR 6468。它支援64收發天線的大規模MIMO技術,內嵌了愛立信的5G外掛程式(Plug-Ins)軟體模組,從而將Massive MIMO Plug-In、Multi-User MIMO Plug-In、RAN Virtualization Plug-In、Intelligent Connectivity Plug-In和Latency Reduction Plug-In等關鍵5G技術概念,全面引入到了現有的蜂窩網路之中。這意味著,AIR 6468不但能全面提升運營商的LTE網路性能,而且在5G空口標準確定後,可以不更換現有設備,僅通過軟體升級方式平滑過渡到5G。

但這種方式在核心網會遇到麻煩,由中國移動在3GPP牽頭制定的5G獨立組網(SA)網路架構將是全新的服務型構架,這也是移動核心網的一次重大變化。愛立信在5G核心網上的部局還需要時間檢驗。

財務狀況沒有好轉或影響未來競爭力

最近幾年,面臨華為和諾基亞等對手的競爭,愛立信的市場份額每況愈下。

愛立信2017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當季利潤率和營收均不及預期。在截至去年6月末的第二季度,該公司營收同比下滑7.8%,降至499億瑞典克朗(約合60.23億美元)。愛立信當季經營虧損12億瑞典克朗(約合1.453億美元),而上年同期運營利潤28億瑞典克朗。調整後的運營利潤約為3億瑞典克朗。

其2017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其淨營收為478億瑞典克朗(約合58.5億美元),同比下滑6%。淨虧損為43億瑞典克朗(約合5.3億美元),而上年同期淨虧損20億瑞典克朗(約合2.4億美元)。

愛立信在北美的業務相對穩定,而在中國內地的銷售額出現了下滑。在中國,愛立信一直試圖提升LTE(4G)市場份額,希望在5G競爭中贏得優勢。

同期,諾基亞的運營能力高於市場預期,在去年第二季財度中,受益於其與蘋果達成的一項專利交易,以及網路業務獲利能力改善,第二季稅前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73%至5.74億歐元(6.74億美元),總營收為56.3億歐元,低於上年同期的56.7億歐元。但諾基亞也稱,全年全球網路市場將比此前預估更具挑戰性。

財務狀況沒有好轉,使愛立信一直面臨降低成本的迫切壓力,而5G前期的研發投入並不是巨大的,一旦進入預商用、商用期,開始產品研發、解決方案研發,投入還將成倍增長。此外,掌握供應鏈、實現市場快速回饋等,也需要比較多的投入,愛立信要想重回5G市場的王者地位,挑戰更大於機遇。

3G、4G的時候放在室內,帶來的好處是便於施工,只需要一根乙太網的網線連接,像WiFi一樣實現室內覆蓋。整套系統就是一個非常小型化的基站,通過光纖與基站連接,一個樓可以佈滿點系統,基站可以拉到幾公里以外的集中機房,點系統可以支援後續演進、載波聚合、5G等,性能好、成本低、部署方便、易維護。在點系統中,愛立信有一些獨特的技術,例如將乙太網100米網線標準提升到200米,更適用于整個樓宇;再例如對距離近到要互相干擾的兩個點系統,合併為一個基站的方案,解決密集部署的干擾問題。

5G點系統的特點是支援最新3GPP 5G標準,後續會支持獨立組網,它的頻段在3GHz~6GHz,這也是中國已經公佈的5G中頻的規劃頻段。張至偉說,愛立信的4G點系統現在已經部署了很多,這些已經布好的乙太網、網線等設施都可以重用、共站安裝,在現有的站址上進行升級。充分利用現有4G點系統的分佈系統,再加入5G的點就可以了。

張至偉說,目前愛立信通過參加全球和中國的5G測試,其巨集站系統已經趨近預商用水準,今年也將推動在北美的5G商用部署。在中國則是做好3.5GHz中頻的產品,而點系統把無線網的產品補全,能夠支援低頻到高頻的宏站,加上實現室內覆蓋的5G點系統,愛立信5G的產品線可以實現網路的完整覆蓋。

升級和演進一直是通信市場的重要特點,愛立信在5G市場中依然採用平滑演進的策略,將其5G解決方案的入網途徑預埋在4G現網中。愛立信在其2017年第三季度財務報告中有一個說明,其營收毛利率的降低是為了擴大在中國等市場的4G滲透率,這將為5G市場打下基礎。

注重4G、4.5G與5G的銜接也是愛立信5G研發的一個比較明顯的特點。2016年6月,愛立信推出了全球首個5G NR無線設備AIR 6468。它支援64收發天線的大規模MIMO技術,內嵌了愛立信的5G外掛程式(Plug-Ins)軟體模組,從而將Massive MIMO Plug-In、Multi-User MIMO Plug-In、RAN Virtualization Plug-In、Intelligent Connectivity Plug-In和Latency Reduction Plug-In等關鍵5G技術概念,全面引入到了現有的蜂窩網路之中。這意味著,AIR 6468不但能全面提升運營商的LTE網路性能,而且在5G空口標準確定後,可以不更換現有設備,僅通過軟體升級方式平滑過渡到5G。

但這種方式在核心網會遇到麻煩,由中國移動在3GPP牽頭制定的5G獨立組網(SA)網路架構將是全新的服務型構架,這也是移動核心網的一次重大變化。愛立信在5G核心網上的部局還需要時間檢驗。

財務狀況沒有好轉或影響未來競爭力

最近幾年,面臨華為和諾基亞等對手的競爭,愛立信的市場份額每況愈下。

愛立信2017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當季利潤率和營收均不及預期。在截至去年6月末的第二季度,該公司營收同比下滑7.8%,降至499億瑞典克朗(約合60.23億美元)。愛立信當季經營虧損12億瑞典克朗(約合1.453億美元),而上年同期運營利潤28億瑞典克朗。調整後的運營利潤約為3億瑞典克朗。

其2017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其淨營收為478億瑞典克朗(約合58.5億美元),同比下滑6%。淨虧損為43億瑞典克朗(約合5.3億美元),而上年同期淨虧損20億瑞典克朗(約合2.4億美元)。

愛立信在北美的業務相對穩定,而在中國內地的銷售額出現了下滑。在中國,愛立信一直試圖提升LTE(4G)市場份額,希望在5G競爭中贏得優勢。

同期,諾基亞的運營能力高於市場預期,在去年第二季財度中,受益於其與蘋果達成的一項專利交易,以及網路業務獲利能力改善,第二季稅前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73%至5.74億歐元(6.74億美元),總營收為56.3億歐元,低於上年同期的56.7億歐元。但諾基亞也稱,全年全球網路市場將比此前預估更具挑戰性。

財務狀況沒有好轉,使愛立信一直面臨降低成本的迫切壓力,而5G前期的研發投入並不是巨大的,一旦進入預商用、商用期,開始產品研發、解決方案研發,投入還將成倍增長。此外,掌握供應鏈、實現市場快速回饋等,也需要比較多的投入,愛立信要想重回5G市場的王者地位,挑戰更大於機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