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火藥發威,小鬼逃難——杞人憂天話鄉愁

火藥發威, 小鬼逃難 ——杞人憂天話鄉愁

地陷東南的那年刮天風, 風神爺一時性起, 將玉帝掌心裡的一塊小玩石吹到了下界。 不久, 那塊仙氣縈繞的小仙石, 就慢慢變成了一座形態萬千的大石山。

那山, 就是當今趴在中國地理版圖上的那個小不點——癩子山。

癩子山位於古鎮古港之西南, 與沙州、西湖相依為伴。 因為形態獨立, 遠遠的望去, 像是《人體解剖學》上女人一側凸起的碩大乳房。 其中的“乳頭”上, 還有龍王廟和天池。

天池綠波蕩漾, 怡人的景色除了讓觀光者流連忘返, 還是殉情男女的天堂: 某些情路不暢的野鴛鴦, 常會愁腸百結的在池邊坐上幾天, 爾後悲壯地消失在天池的深水裡。

據說, 當年的小日本, 也在這耍過潑, 十四式270mm迫擊炮……將山上的龍王爺都掀了個屁股朝天。

後來, 小日本走了, 當地人覺得龍王爺也挺可憐的, 就又舉土動工, 幫龍王爺重整乾坤。

不久, 龍王爺就又高高興興搬進了自己的銀安殿。

於是, 寂寞了一陣子的龍王廟, 就又辰鐘暮鼓, 焚音繞梁。

廟裡佛光普照, 廟外亦是景色迷人。

半甲子後的一個春天, 開滿了映山紅的山上來了幾個戴眼鏡的斯文人, 龍王爺沒見過, 小鬼們也沒見過。

讓人咬牙切齒的是, 這些天外來客, 既不燒香, 也不拜廟, 而是一連十天半月拿著鋃頭東敲敲, 西打打……說起話來縱橫四海, 一臉的無可無不可。

“這些‘老外’是要翻天, 還是覆地?” 小鬼們不知道, 龍王爺是千里眼, 順風耳, 自然心知肚明。

不久, 山下搭起了一棟棟廠房, 壘起了一座座高爐, 那個煙囪, 都砌到了半天雲裡。 而山腰裡則是挖土採石, 泣鬼神的隆隆炮聲, 打破了小部落裡千百年的寧靜,

湧動著“春來江水綠如藍” 的滾滾春潮。

那些頭戴鐵帽, 身披重甲的工人們, 先是將由雷管炸藥從山體上掰下來的大石頭, 變成小石頭。 然後又大車裝小車, 經空中軌道運送至幾十米的高爐上, 讓沉睡了千百年的“硬傢伙”, 與遠道而來的焦煤相遇,

在上千度的高溫裡, 作一次脫胎換骨的纏綿旅遊, 最終變成農作物渴望的肥田粉, 和人類想要的財富。

高爐下的滾滾財源, 也為工人們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八小時以外, 他們就三五成群到小鎮上逛逛街, 買買菜, 乃至成了當地一道流動的風景:無論男女, 一色的藍布工作服, 一色的高統牛皮靴, 一色的臉上寫滿了自豪與幸福。

那時, 農民的日子還很清苦, 市場上一般人不敢問津的雞、鴨、魚、肉, 太多塞進了他們的菜籃子。

特殊的獲得, 特殊的生活, 成就了他們特殊的人生。 自恃清高的他們, 對當地奉獻了寶貴資源的“鄉里B” 不屑一顧。

時空流轉, 又一個30年後, 這些“貴族”們放下了手中的活計, 也放棄了旱澇保收的優越生活。

百孔千瘡的癩子山, 又成了另一撥淘金者的香餑餑, 依舊開山採石。 在近半個多世紀遭受分割、蠶食的隆隆炮聲裡, 又有了新一輪小鬼的哭泣, 山神爺的怒吼, 和癩子山即將消失的哀鳴。

若干年前, 有位初出茅廬的“嫩崽”問老爸, 龍王爺天天正襟危坐, 為何而忙?老人說, 菩薩保一方平安, 就像咱村裡橫刀立馬的治保主任。

若干年後, 沒想到不僅保一方平安成了問題, 連菩薩自己都處境不妙。

這是那位老先生沒想到的,也是龍王爺自己沒想到的。

(網路配圖,圖文無關)

作者:老傻(知名作家)

這是那位老先生沒想到的,也是龍王爺自己沒想到的。

(網路配圖,圖文無關)

作者:老傻(知名作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