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朋友圈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看朋友圈裡養蛙的勢頭, 感覺倒真像是養了個娃。

刺蝟公社 | 思聰

昨天, 坐在我隔壁的鐵林突然感歎:

我現在除了養男人, 還要養孩子。 哎, 真是好辛苦。

聽到這句話, 嚇得我差點吃了鍵盤。

先不說鐵林什麼時候有了孩子, 就是男人我們也沒見過啊!

單身一直以來都是貴社的優良傳統, 難道鐵林偷偷背叛了我們?

“哎呀, 我說的是我的蛙蛙兒子。 ”鐵林說。

嗷, 原來如此, 那我就明白了。 男人肯定是她前段時間寫的《留給<戀與製作人>的時間不多了》裡面的那幾個男人了。

至於青蛙, 不用她說, 我也能知道。

這兩天, 朋友圈裡突然出現了很多雷同的截圖——一個雙層loft,

裡面有一隻肥頭大眼的青蛙, 時而看書時而寫信, 時而捧著飯碗大口吃飯, 有時候還在抱著一個木頭不停地削。

有好事者把青蛙在家中的四種狀態放在了一張圖裡

更詭異的是, 很多人的截圖裡連青蛙都沒有,

只是一邊發圖一邊呼號:

——我的崽兒啊!你什麼時候回家啊!出去鬼混兩天了, 媽媽很擔心你啊!

——蛙兒子你怎麼還沒回來啊!是不是外面認識了新的朋友?

嗯, 我想這幾天你就算沒玩過, 也應該在朋友圈裡看到過這只青蛙。 這些截圖還有這幾天所有人都在說的青蛙就出自這款日本遊戲——《旅かえる》, 翻譯過來就是《旅行青蛙》。

這款來自日本Hit-Point公司的小遊戲, 在一個月之前推出。 儘管低調, 但是卻阻止不了它在玩家群體中口碑的發酵。

到目前為止, 《旅行青蛙》在iOS的免費遊戲排行榜上已經從上週五的第二名登頂成為了第一名, 超過了吃雞、飛車和農藥, 並且獲得了總共1.14萬個評分, 平均分4.5分。

是什麼原因, 讓這款適合年齡4歲起, 連官方中文版本都沒有的小遊戲刷爆了中國玩家朋友圈的?

還是先來看看這只青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吧。 畢竟很多人都是下載了日語版本後憑藉感覺玩的。

首先, 在軟體應用商店裡搜索“旅行青蛙”就可以下載到日文的原版遊戲了。 安卓用戶端可以搜到漢化版,

但是可能會有廣告。

進入遊戲, 哪怕是日文介面, 只要不停地點點點也能把遊戲進行下去, 近乎是傻瓜式的操作。

開始遊戲前, 你得先給你的蛙取個名字。 給青蛙取好名字之後, 就來到了青蛙的雙層loft。 到這裡你已經把遊戲的主要介面都看過一遍了,

因為這款遊戲的主要場景就兩個:青蛙家中+青蛙家門口的池塘。

這也就是為什麼所有的截圖都是差不多的了。 因為也沒什麼其他畫面好截的……

左下角是“收拾”, 可以給青蛙裝便當和收拾桌面。 當青蛙在家中時, 你需要給青蛙裝好便當, 包括食物和外出旅行需要的道具。

當青蛙玩出旅行時,你也得把桌子收拾好,該放吃的放吃的,該放道具放道具,不然蛙蛙可能很久都不會回來。

右上角的功能表可以查看持有物和雜物,看到你所擁有的物品,還有一本圖鑒。可以看到青蛙寄回來的明信片。

食物:司康餅,三明治,百吉餅,餡餅,油麵包,炸麵包

道具:幸運鈴,頭巾(土色,木紋,迷彩)

物品:帳篷(自然,時尚,高級),碗(透明,木制,漆器),蠟燭,手提燈籠,提燈

不同的食物和道具會有不同的效果。比如百吉餅可能增加蛙蛙在外旅行的時間,而餡餅則可以縮短旅行時間。又比如,蛙蛙帶著三葉草旅行就很有可能帶回很多禮物,而帶著帳篷和提燈則有可能去到更遠的地方,寄回稀少的明信片。

好了,買好食物和道具,放進青蛙的便當,然後你和它之間的相遇分別就全靠緣分了,進入一種佛系馴養青蛙的關係。

接下來就是這款遊戲無聊又虐心的一部分了,那就是你永遠不知道青蛙什麼時候在家,什麼時候在旅行。

有網友發出尋蛙啟示

青蛙的旅行和在家是完全隨機的,作為主人的你,並不能控制讓它回家或者出去。

你只能做的,就是在青蛙在外旅行時,給它收割三葉草買好食物和道具,放在桌子上等它回來。

當青蛙回家時,它也只顧自己看書吃飯,給不知道是誰的朋友寫寫信。你能做的,依然是給它裝好便當,讓它旅行的過程中有得吃有得住。

所以下面這種場景就很常見了。可能你一整天都在計算著時間收割三葉草等青蛙回家,但是它卻不知道在什麼地方遊山玩水遲遲不回。你只能通過它不定期寄回的明信片,從照片中看到青蛙去到了哪裡,看到了什麼風景,交到了什麼樣的朋友。

邂逅花蝴蝶

和花蝴蝶品嘗花蜜

與小螃蟹一起乘螳螂的船

當它好不容易回家待一會兒的時候,你又會著急,怎麼吃了兩個小時了還在吃?待在家裡這麼久也不出去玩,看書看到犯困也不知道睡一會兒。

然後當你下次打開手機,青蛙早已戴著帽子和便當遠走他鄉了。等待你的只有房間裡熄滅的蠟燭。

於是在這兩天的朋友圈裡,你看到很多人在呼喚“我的蛙兒子”,會感覺到很多人真的是把它當做兒子在養。

我在朋友圈裡看到等待蛙蛙的朋友一天是這樣度過的:

早上:我的崽兒怎麼出去一晚上都沒回來啊!是不是迷路了?

上午:兒子啊,我給你買了最貴的手提燈和帳篷,你啥時候才回來啊!

下午:我兒子終於回來了!從回來就在吃飯,一碗一碗吃了一個多小時了,是在外面餓著了嗎,為母很擔心啊……

晚上:哎,我的崽子不知道什麼時候又走了……給它買了帳篷和蠟燭,希望它在外面不要迷路,不要被欺負。

來自母親大人的咆哮

在家裡擔心想讓它出去,在外面又擔心它的安全,看到它認識了新朋友又會為它感到高興,我看著朋友圈,恍惚中,感覺大家是真的代入了父母角色了。

馬上春節就到了,很多年輕人回家的故事情節是:剛回家的幾天噓寒問暖,其樂融融,過了幾天,與父母相看兩厭,恨不得早點離家遠走。坐上離家的車時,又總是依依不捨,而父母,也只能通過朋友圈看到孩子的生活現狀。

蛙蛙的生活,這不就是我們自己的生活嗎?

前天,人民日報發了一篇評論,題目是《別做一隻孤獨的“旅行青蛙”》,說:“孤獨感開始與肥胖、抽煙一樣,成為一項公共衛生課題。孤獨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相當於每天抽15支煙。”

文章最後這樣表示:“佛系的玩家、孤獨的青蛙,簡單到沒有互動的遊戲,對於既想要獨處又害怕孤獨的現代人而言,或許也是一種治癒吧。”

連評論都這麼紮心。

這說明,在這個時代,產品只要能抓住大眾情緒,總會火起來。

“天啊!我把蛙兒子寄給我的明信片弄丟了!”晚上10點多,下班的時候,鐵林向我哭訴。

在回家的地鐵上,該是她看手機裡四個男人的時候了吧。

思 聰

關注一切好玩的事情

微信號:NEXT0117

添加時煩請注明姓名、機構、職務

刺蝟公社是聚焦內容產業的垂直資訊平臺,關注領域包括紙媒和數位出版、互聯網資訊和社交平臺、視頻音訊平臺、影視文娛、內容創業和自媒體、二次元,以及VR/AR和人工智慧等未來內容發展方向。

內容產業報導第一平臺

合作、轉載事宜請聯繫微信號yunlugong

投稿郵箱ciweigongshe@126.com

網站www.ciweigongshe.net

當青蛙玩出旅行時,你也得把桌子收拾好,該放吃的放吃的,該放道具放道具,不然蛙蛙可能很久都不會回來。

右上角的功能表可以查看持有物和雜物,看到你所擁有的物品,還有一本圖鑒。可以看到青蛙寄回來的明信片。

食物:司康餅,三明治,百吉餅,餡餅,油麵包,炸麵包

道具:幸運鈴,頭巾(土色,木紋,迷彩)

物品:帳篷(自然,時尚,高級),碗(透明,木制,漆器),蠟燭,手提燈籠,提燈

不同的食物和道具會有不同的效果。比如百吉餅可能增加蛙蛙在外旅行的時間,而餡餅則可以縮短旅行時間。又比如,蛙蛙帶著三葉草旅行就很有可能帶回很多禮物,而帶著帳篷和提燈則有可能去到更遠的地方,寄回稀少的明信片。

好了,買好食物和道具,放進青蛙的便當,然後你和它之間的相遇分別就全靠緣分了,進入一種佛系馴養青蛙的關係。

接下來就是這款遊戲無聊又虐心的一部分了,那就是你永遠不知道青蛙什麼時候在家,什麼時候在旅行。

有網友發出尋蛙啟示

青蛙的旅行和在家是完全隨機的,作為主人的你,並不能控制讓它回家或者出去。

你只能做的,就是在青蛙在外旅行時,給它收割三葉草買好食物和道具,放在桌子上等它回來。

當青蛙回家時,它也只顧自己看書吃飯,給不知道是誰的朋友寫寫信。你能做的,依然是給它裝好便當,讓它旅行的過程中有得吃有得住。

所以下面這種場景就很常見了。可能你一整天都在計算著時間收割三葉草等青蛙回家,但是它卻不知道在什麼地方遊山玩水遲遲不回。你只能通過它不定期寄回的明信片,從照片中看到青蛙去到了哪裡,看到了什麼風景,交到了什麼樣的朋友。

邂逅花蝴蝶

和花蝴蝶品嘗花蜜

與小螃蟹一起乘螳螂的船

當它好不容易回家待一會兒的時候,你又會著急,怎麼吃了兩個小時了還在吃?待在家裡這麼久也不出去玩,看書看到犯困也不知道睡一會兒。

然後當你下次打開手機,青蛙早已戴著帽子和便當遠走他鄉了。等待你的只有房間裡熄滅的蠟燭。

於是在這兩天的朋友圈裡,你看到很多人在呼喚“我的蛙兒子”,會感覺到很多人真的是把它當做兒子在養。

我在朋友圈裡看到等待蛙蛙的朋友一天是這樣度過的:

早上:我的崽兒怎麼出去一晚上都沒回來啊!是不是迷路了?

上午:兒子啊,我給你買了最貴的手提燈和帳篷,你啥時候才回來啊!

下午:我兒子終於回來了!從回來就在吃飯,一碗一碗吃了一個多小時了,是在外面餓著了嗎,為母很擔心啊……

晚上:哎,我的崽子不知道什麼時候又走了……給它買了帳篷和蠟燭,希望它在外面不要迷路,不要被欺負。

來自母親大人的咆哮

在家裡擔心想讓它出去,在外面又擔心它的安全,看到它認識了新朋友又會為它感到高興,我看著朋友圈,恍惚中,感覺大家是真的代入了父母角色了。

馬上春節就到了,很多年輕人回家的故事情節是:剛回家的幾天噓寒問暖,其樂融融,過了幾天,與父母相看兩厭,恨不得早點離家遠走。坐上離家的車時,又總是依依不捨,而父母,也只能通過朋友圈看到孩子的生活現狀。

蛙蛙的生活,這不就是我們自己的生活嗎?

前天,人民日報發了一篇評論,題目是《別做一隻孤獨的“旅行青蛙”》,說:“孤獨感開始與肥胖、抽煙一樣,成為一項公共衛生課題。孤獨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相當於每天抽15支煙。”

文章最後這樣表示:“佛系的玩家、孤獨的青蛙,簡單到沒有互動的遊戲,對於既想要獨處又害怕孤獨的現代人而言,或許也是一種治癒吧。”

連評論都這麼紮心。

這說明,在這個時代,產品只要能抓住大眾情緒,總會火起來。

“天啊!我把蛙兒子寄給我的明信片弄丟了!”晚上10點多,下班的時候,鐵林向我哭訴。

在回家的地鐵上,該是她看手機裡四個男人的時候了吧。

思 聰

關注一切好玩的事情

微信號:NEXT0117

添加時煩請注明姓名、機構、職務

刺蝟公社是聚焦內容產業的垂直資訊平臺,關注領域包括紙媒和數位出版、互聯網資訊和社交平臺、視頻音訊平臺、影視文娛、內容創業和自媒體、二次元,以及VR/AR和人工智慧等未來內容發展方向。

內容產業報導第一平臺

合作、轉載事宜請聯繫微信號yunlugong

投稿郵箱ciweigongshe@126.com

網站www.ciweigongshe.net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