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村幹部 “心酸之淚” 向誰訴!

文、守望 公務員

互聯網發達的今天, 農民朋友對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蒼蠅腐敗現象無不咬牙切齒, 痛恨農村村幹部的作為。 村幹部猶如過街的老鼠,

人人喊打。

筆者從事農村基層工作十六年, 真的覺得村幹部冤, 事情不能一概而論。 做為新時期農村領路人, 如何化解和處理基層工作中面臨的矛盾, 才是發展之根本。

筆者已親身經歷發生在身邊的真實案例, 與各位朋友做一些交流, 希望能與大家共勉。

1

筆者的家鄉是川東的一個偏遠小鎮, 全鎮總人口一萬六千餘人。 轄十二個村委會和一個居委會。 總耕地面積一萬三千餘畝, 退耕還林面積450畝, 屬典型的丘陵山區。

2001年11月與新任班子成員一道走馬上任, 從事本村文書工作。 當時本村不通公路, 從本村最遠農戶距離鎮上趕集約4公里, 來往返時間需兩個多小時行程。 每逢7天一個趕集日, 村民所購需物質全靠肩挑背駝,

外出辦事極不方便。

上任之初, 村民每年要上交提留款和糧食徵購任務, 俗稱三提五統, 款項多時達到人均一百七八十元, 自古以來上交皇糧國稅天經地義, 村民履行義務從無怨言。 當時父輩們為了完成糧食徵購任務, 冒作炎炎烈日, 篩選最好的稻穀曬乾車盡, 一挑挑, 一擔擔靠肩膀, 穿著草鞋或打著赤腳擔鎮糧站上交糧食, 那情景四面八方, 先來後到的排起長龍等到糧食質檢員驗收。 人們為完成任務而感到無上光榮。

然而農村有廣闊的土地, 同樣也是人才的天空, 極少數個別農民家庭確有困難上交不起皇糧國稅, 而偷奸耍滑之人也大有人在。 有的看秧水, 隔岸觀火。 誠實守信, 勤耙苦做之人為完成各種上交款任務努力奮鬥,

為的是投一個好名聲, 給兒女爭光。 而欠款農民日積月累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應證了積水成河, 積沙成塔的道理。 多年下來, 欠款農民家庭多則達到五六千餘元, 少則達到幾百一千不等。 村幹部每年為了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 不得已向農村信用社貸款交農稅, 村上工作常常是扯公腳蓋婆腳, 上清下不清。 如此以來年年被評為紅旗村, 先進村。 打腫臉充胖子, 村幹部個中心酸誰又能知?

2005年, 國家出臺政策檔, 全國停止徵收農業稅, 世襲了幾千年的皇糧國稅戛然而止, 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這一惠及了全國農民的政策福利, 得到了農民的衷心擁護。 全國上下無不歡心鼓舞, 感受到祖國的強大,

繁榮昌盛。 然而, 過去中已全面完成了各種農業稅收的農民卻對這政策福利的到來如鯁在喉, 說不出的酸甜苦辣。 他們認為, 過去所欠款農戶則必須交清費用, 用以均攤返算給同村的每個村民, 這樣才算公平, 公正。 否則則是老實之人吃虧, 滑頭之人一直占強。 同是一塊天, 一畝三分地。 到頭來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 然而, 收繳歷年老欠容易嗎?國家政策允許嗎?答案是肯定的, “不”。 致此, 村幹部在農民心中沒有了尊嚴, 逐漸失去了號召力和執行力。 村幹部心中卻是有苦難言。

2

2005年十二月, 南渝高速從鄰村通過, 為了村上經濟的發展, 更為了抓住機遇, 經村支兩委召開村民代表大會, 決定動工修通一條主幹公路。 方案提出後,

經過實際測繪, 全村主公路實際里程約4公里, 而面鄰村通過, 資金怎麼辦?土地協調怎麼辦?,

精誠所至, 金石為開。 通過各種途徑, 全方位溝通協調, 用我村無償為鄰村修建一條500米長的支公路為條件來換取我村從鄰村通過的權利。

我村按戶籍人口人均籌資100元的標準, 共籌得資金70000餘元, 以每公里4.7萬元的價格承包給修高速公路的橋基條石場老闆承建。 路剛修一半里程, 由於資金不到位, 而部分村民100元也出不了。 承建方立馬終止合同, 不再繼續前行修路。 公路就止半途而廢, 怎麼辦?困難沒有難住村幹部修路的決心, 村組幹部立即組織村民代表召開緊急會議, 尋求方案。 會上經商議, 決定以村委會名義向群眾借款修路, 但村民提到錢好借, 但還錢難。今後有什麼資金來源還清借款。人多辦法多,大家還真想出了點子。前幾年,因村幹部努力工作得到了鎮黨委政府工作上的肯定,並提前上報了省定貧困村指標。但現在還不知道哪年啟動實施,貧困村首先解決的就是基礎設施這塊,要修公路,我們先把路修起,到時省扶貧村啟動時,我們就可以抽出資金,就當公路提前啟動還清借款了。辦法有了,時間又緊。村幹部分工合作,短短兩天功夫,借款村民陸陸續續開始借款給村委會,再由村委會出收據條加蓋公章給借款人。終於東拼西湊,功夫不負有心人,全村約4公里長的主公路順利施工完成。

2008年,省定貧困村在村民的期盼聲中如願啟動,全村共償還了借款本金及利息共計11萬餘元。

3

2009年,因我村栽植了經果林,落實了全鄉鎮的唯一指標,退耕還林實施村。幾年下來已初具規模,由於村主公路于下雨天無法拉貨前行,村上道路因無硬化,到處坑坑窪窪,已遠遠滿足不了人們的出行,於是,硬化水泥公路重新被提上了議程。經過諮詢相關部門,硬化一條4.5米寬的水泥公路,國家財政獎補政策是每公里35萬元,而預補算給承建方修路為每公里50多萬元。村民靠一事一議方案每公里要自籌資金17萬餘元,預計總籌資50多萬元,人均籌600餘元,面對如此大的資金差口,加之全村外出人口眾多,就一般家庭而言,籌資少則一千到兩千,多則四千至五千大有家庭存在。錢籌得起嗎?前幾年的前車之鑒部分村民冷眼旁觀,說風涼話大有人在。有壓力,才有動力,部分黨員幹部和村民代表卻對村幹部打氣加油,說村上搞發展,沒有人說三道四是不可能的,我們已經走過了一程,沒有經歷風雨,哪來見彩虹。

大家想方法,出點子,最後有人提議,我們從今年起不再領取退耕還林補貼資金,等水泥公路硬化完工後,人平籌資多少錢全村農民一視同仁,在結算中搞找補,杜絕偷奸耍滑之人。終於,在全村多數村民的贊同和支持下,向上級主管部門申報了通村水泥公路一事一議方案。

2012年,通村水泥公路在村民期盼聲中啟動。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日子離我們遠去了。然而願望是美好的,但現實是骨感的,我們的村支書卻因違規使用扶貧專項資金,觸及黨紀國法,被縣人民檢察院查辦並提起公訴,開除黨籍。其所行為令人惋惜,歎之。此事件在當地村幹部中引起不小震動,做實事,敢做事的村幹部在徘徊,在思考?面對農村中的具體問題,具體處理,敢問路在何方?

4

2013年,國務院啟動貧困村專案,我村根據會議精神和上級安排,從全村中共評出7戶貧困戶進行精准扶貧,分別於2015年至2016年實施幫扶專案。期間,上級成立了專門的幫扶部門和幫扶小組,走村入戶對貧困戶進行精准扶貧。

村民看在眼裡議論紛紛,憑什麼他們會得國家的補助資金,不要白不要,你要我也有,吃了肚子不會痛,國家下決心給他們扶貧幫助,改變了他們的思維嗎?他們從此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嗎,於是乎村民指責村幹部的作為,認為村幹部處事不公,優親厚友,少數人則說你若不把我評為貧困戶,我就要去上訪,信訪不信法,我要到最高層去告你,因為基層官官相衛。

筆者但願貧窮不再上訪,農村還需一份寧靜的天空,勤勞致富靠雙手,坐等花開不長久,你富我有人心齊,愚公才能泰山移。村幹部知民意。了民情,知家底,是否孰之過,公道自在人心。新時期,扶貧攻堅,任重道遠。面對農村新的矛盾問題要予以重視、反思,讓悲劇不再重演。

但還錢難。今後有什麼資金來源還清借款。人多辦法多,大家還真想出了點子。前幾年,因村幹部努力工作得到了鎮黨委政府工作上的肯定,並提前上報了省定貧困村指標。但現在還不知道哪年啟動實施,貧困村首先解決的就是基礎設施這塊,要修公路,我們先把路修起,到時省扶貧村啟動時,我們就可以抽出資金,就當公路提前啟動還清借款了。辦法有了,時間又緊。村幹部分工合作,短短兩天功夫,借款村民陸陸續續開始借款給村委會,再由村委會出收據條加蓋公章給借款人。終於東拼西湊,功夫不負有心人,全村約4公里長的主公路順利施工完成。

2008年,省定貧困村在村民的期盼聲中如願啟動,全村共償還了借款本金及利息共計11萬餘元。

3

2009年,因我村栽植了經果林,落實了全鄉鎮的唯一指標,退耕還林實施村。幾年下來已初具規模,由於村主公路于下雨天無法拉貨前行,村上道路因無硬化,到處坑坑窪窪,已遠遠滿足不了人們的出行,於是,硬化水泥公路重新被提上了議程。經過諮詢相關部門,硬化一條4.5米寬的水泥公路,國家財政獎補政策是每公里35萬元,而預補算給承建方修路為每公里50多萬元。村民靠一事一議方案每公里要自籌資金17萬餘元,預計總籌資50多萬元,人均籌600餘元,面對如此大的資金差口,加之全村外出人口眾多,就一般家庭而言,籌資少則一千到兩千,多則四千至五千大有家庭存在。錢籌得起嗎?前幾年的前車之鑒部分村民冷眼旁觀,說風涼話大有人在。有壓力,才有動力,部分黨員幹部和村民代表卻對村幹部打氣加油,說村上搞發展,沒有人說三道四是不可能的,我們已經走過了一程,沒有經歷風雨,哪來見彩虹。

大家想方法,出點子,最後有人提議,我們從今年起不再領取退耕還林補貼資金,等水泥公路硬化完工後,人平籌資多少錢全村農民一視同仁,在結算中搞找補,杜絕偷奸耍滑之人。終於,在全村多數村民的贊同和支持下,向上級主管部門申報了通村水泥公路一事一議方案。

2012年,通村水泥公路在村民期盼聲中啟動。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日子離我們遠去了。然而願望是美好的,但現實是骨感的,我們的村支書卻因違規使用扶貧專項資金,觸及黨紀國法,被縣人民檢察院查辦並提起公訴,開除黨籍。其所行為令人惋惜,歎之。此事件在當地村幹部中引起不小震動,做實事,敢做事的村幹部在徘徊,在思考?面對農村中的具體問題,具體處理,敢問路在何方?

4

2013年,國務院啟動貧困村專案,我村根據會議精神和上級安排,從全村中共評出7戶貧困戶進行精准扶貧,分別於2015年至2016年實施幫扶專案。期間,上級成立了專門的幫扶部門和幫扶小組,走村入戶對貧困戶進行精准扶貧。

村民看在眼裡議論紛紛,憑什麼他們會得國家的補助資金,不要白不要,你要我也有,吃了肚子不會痛,國家下決心給他們扶貧幫助,改變了他們的思維嗎?他們從此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嗎,於是乎村民指責村幹部的作為,認為村幹部處事不公,優親厚友,少數人則說你若不把我評為貧困戶,我就要去上訪,信訪不信法,我要到最高層去告你,因為基層官官相衛。

筆者但願貧窮不再上訪,農村還需一份寧靜的天空,勤勞致富靠雙手,坐等花開不長久,你富我有人心齊,愚公才能泰山移。村幹部知民意。了民情,知家底,是否孰之過,公道自在人心。新時期,扶貧攻堅,任重道遠。面對農村新的矛盾問題要予以重視、反思,讓悲劇不再重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