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天才是後天煉成的,來看看“成長型心態”理論

關於教育的話題始終備受關注, 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 其實踐的過程都離不開相關心理學理論的支撐。 實際上, 作為心理學理論的重要部分, 教育心理學也受到了民眾的廣泛關注。 在最新公佈的全球最大教育單項獎——一丹獎的獲獎名單當中, 資深心理學家、教育學家, 斯坦福大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成為了獲獎者之一。

圖片來自網路

卡羅爾教授獲獎的原因, 正是因為她開創了“成長型心態“理論, 打破了原有的”固定型心態“的束縛, 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所謂的“能力與生俱來, 後天很難有所改變和突破”的傳統觀點。 該核心理論主要應用于兒童教育的實踐當中, 提倡因材施教, 力求為孩子營造一個寬鬆愉悅的學習環境, 不把接受教育的過程視為負擔, 真正做到高效率學習, 健康快樂地成長。

那麼, 究竟什麼是“成長型心態”呢?談及該理論的誕生,

卡羅爾教授講述了她的靈感歷程。 在多年的心理學研究之中, 她觀察到很多孩子習慣性地逃避具有挑戰性的事物, 但另外一些孩子則十分樂於迎接挑戰和困境。 為了研究他們不同行為背後的原因, 她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 最終發現, 畏懼挑戰的孩子往往是因為害怕失敗, 而樂於挑戰的那些孩子則展現出很強的表現能力。

圖片來自網路

實際上, 無論年齡, 人們的能力其實都並非一成不變, 只要不懼困難和挑戰, 加上後天的學習和培訓, 都有可能收穫成功。 她堅信, 我們成長的整個過程其實就是不斷學習的過程, 能力和智力都會隨之提升。 這一核心思想, 也就演變成了日後的“成長型心態”理論。 其在實踐中的主要應用, 大多集中在教師和家長對於孩子更多的鼓勵和適時的引導, 激勵孩子勇於正面迎接困難和挑戰。

一丹獎授予卡羅爾教授和其項目團隊的獎金共計三千萬港幣。 她計畫將這筆獎金繼續應用於教育事業的研究。 她所領導參與的進一步研究主要面向全美1.8萬名高中生, 追蹤在“成長型心態”教育模式下成長的孩子的長遠發展和表現, 並根據觀察的結果來跟進並調整整個理論的實踐方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