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中國的泡面行業會快速的衰落?

還記得你上一次吃泡面是在什麼時候嗎?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速食麵這個曾被數百萬中國打工者作為首選的方便餐竟逐漸從大家的視野中漸行漸遠。 速食麵曾一度作為乘坐綠皮火車的飲食標配, 但似乎隨著高鐵逐漸取代綠皮火車, 速食麵也一同走下了歷史的舞臺。

從我們兒時有記憶開始, 速食麵就一直作為一種方便快捷的“神奇美食”陪伴著我們。 它在中國曾經有多麼火爆?一組資料可以證明這個問題。 從全球範圍來看, 速食麵的巔峰時間出現在2012年, 那一年, 全球速食麵的銷售量突破一千億包,

其中, 中國大陸市場占到了440億包, 相當於每人每年平均吃掉34包。 而在2013年的時候, 中國內地和香港的速食麵年銷售量更是達到了462.2億包, 平均國人每秒鐘就打開速食麵1465包。 然而過了僅僅不到兩年, 到了2015年的時候, 速食麵產業似乎陷入到了空前的危機之中。 全行業的銷售額下滑了12.5%, 其中這個行業裡規模最大的品牌“康師傅”利潤下降更是達到了35-40%, 幾乎是斷崖式的墜落。 在二十二家速食麵龍頭企業當中, 已經有六家宣佈退出市場。

有人不禁要問了, 是什麼使得速食麵在短短幾年之內突然衰落, 淪落為一個夕陽類的行業的呢?其實這裡面有很多的原因。

1) 國人近年來的消費升級

有人說速食麵行業的沒落是因為價格的上漲, 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看法。 三十年以來, 中國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了41倍。 在1986年, 一位大學畢業生的月薪為76元, 今天的平均月薪為3500元, 而速食麵的價格在1986年是0.35元, 今天的一桶泡面差不多在4元左右, 只漲了10倍。 也就是說, 相比於工資, 速食麵肯定是當今中國漲價幅度最小的食品。

而如今影響我國國民消費的, 主要因素不是價格, 而是深入人心的健康理念。 隨著國人對健康意識的覺醒, 使得人們更加注重飲食的綠色、健康元素。 蔬菜要買不含轉基因的, 食品要買不含添加劑的, 速食麵要買最好也是非油炸的。 從去年第一季度的消費資料可以看出, 康師傅除了速食麵業務持續下滑之外, 其飲料產品線也出現滑坡, 收入同比下跌5.4%, 淨利潤更是大跌36.0%, 旗下的茶、果汁、水的銷量悉數下跌。 甚至外國飲品巨頭可口可樂在2016年的財報中也顯示, 其全球利潤增長5.7%, 但營業收入卻下跌了4.57%, 而中國市場對可樂熱度的下降則成為拖累可口可樂營收增長的一大原因。 與此同時,
去年全國優酪乳類產品的銷售額卻猛增20.6%, 功能型飲料也增長了6%。 可以看到, 隨著我國國民的消費升級, 像速食麵這種早早就被打上“垃圾食品”標籤的食物註定要失去消費者的青睞。

2) 外賣行業的迅速崛起

也許這就是這個世界最殘酷的地方,

那些打敗你的, 顛覆你的, 往往都不是你的同行。 “康師傅”和“統一”這兩個速食麵行業的巨頭打了這麼久的市場戰, 爭搶了這麼久的市場份額, 大打價格戰, 最後竟被外賣行業徹底打敗。 外賣的出現, 使得老百姓不僅可以足不出戶, 甚至連熱水都不用準備就可以品嘗到一份喜歡的美食。 在博大精深的中國菜系面前, 速食麵毫無疑問的敗下陣來, 輸的心服口服。

3) 高鐵逐漸代替了綠皮火車

還記得在2015年2月的時候,總理在貴州慰問農民工時,總理曾親手為他們沖泡速食麵,人民網的報導稱,“當總理撕開紙蓋,倒進開水,一碗老壇酸菜面頓時香氣四溢,總理對在場的農民工說,這是家鄉的味道。”而現中國品牌研究院食品飲料行業研究員朱丹蓬認為,高鐵的迅速發展是方便上市場低迷的又一重要因素。據統計,在以往有近20%的速食麵銷量出現在交通系統上,其中占比最高的就是在火車上。那個時候,綠皮火車上的一桶桶熱騰騰的泡面,承載了太多農民工、出差人、打工者的夢想與希冀。然而,近幾年來隨著高鐵動車的迅速普及,極大縮短了人們的出行時間,速食麵作為綠皮火車的飲食標配也正逐漸走向邊緣。

還記得在2015年2月的時候,總理在貴州慰問農民工時,總理曾親手為他們沖泡速食麵,人民網的報導稱,“當總理撕開紙蓋,倒進開水,一碗老壇酸菜面頓時香氣四溢,總理對在場的農民工說,這是家鄉的味道。”而現中國品牌研究院食品飲料行業研究員朱丹蓬認為,高鐵的迅速發展是方便上市場低迷的又一重要因素。據統計,在以往有近20%的速食麵銷量出現在交通系統上,其中占比最高的就是在火車上。那個時候,綠皮火車上的一桶桶熱騰騰的泡面,承載了太多農民工、出差人、打工者的夢想與希冀。然而,近幾年來隨著高鐵動車的迅速普及,極大縮短了人們的出行時間,速食麵作為綠皮火車的飲食標配也正逐漸走向邊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