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月薪上萬元,有月嫂的“金牌”竟是花錢買的?

“全面二孩”時代到來,月嫂市場持續火爆,不少“金牌”月嫂月薪上萬元仍供不應求。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一些月嫂號稱“金牌”,卻無培訓經歷、無相關證件、無工作經驗。 “金牌”月嫂須持有的高級育嬰師等證件發證混亂,花幾百元就能買到,甚至一些家政公司還自製“金牌月嫂證”。

月薪大多1萬元以上,有“金牌”月嫂操作不當導致嬰兒受傷

記者在一些電商網站上搜索“月嫂”“金牌月嫂”等關鍵字發現,一般月嫂月薪為幾千元,“金牌”月嫂的月薪大多在1萬元以上,兩三萬元的也很多。 這些家政公司稱“金牌”月嫂有專業育兒和月子護理經驗,有的還具備擅長通乳、小兒推拿等“加分項”。

多家家政公司介紹,即便“金牌”月嫂要價不低,預約也往往需要提前至少半年以上。

然而,“金牌”高薪背後的服務品質卻並不樂觀,相關投訴和糾紛屢見不鮮。 近日,山東青島傅先生在調試家裡監控時,發現請的“金牌”月嫂疑似虐待自己40天的女兒,做出打臉、使勁甩嬰兒頭等動作;去年3月,成都市民岳女士請的“金牌”月嫂用成人指甲刀給出生僅9天的新生兒剪指甲,導致嬰兒受傷。

“我花12800元請了一名‘金牌’月嫂,餵奶時孩子一直在嗆奶都沒注意到,導致孩子得了肺炎。 ”成都市民熊女士向記者吐苦水說。

“針對月嫂的投訴很難統計,但每年發生的糾紛和問題實際並不在少數。

”吉林省家庭服務業協會會長朱明忠說,往往“金牌月嫂”出了小問題,沒有造成很嚴重的後果,雇主一般只能吃啞巴虧。

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孕婦學校醫生宋豔說,新生兒免疫力低,月嫂操作不當,容易給孩子造成傷害,“‘金牌’月嫂更應具有較強的職業技能和專業素養”。

拿證書的月嫂不識字,工作不到48個月也能拿“金牌”

2016年2月1日,國家標準委員會擬定的《家政服務母嬰生活護理服務品質規範》開始執行,其中將母嬰生活護理服務分為六級,包括從一星級到五星級以及金牌級,金牌級為最高等級。

該標準規定,提供金牌服務的母嬰生活護理員應經過相應的培訓並考核合格,還需取得高級家政服務員、高級育嬰師、中級營養配餐員資格證書,或同等級的相關資格證書,具備48個月以上的母嬰生活護理服務工作經歷等具體條件。

記者調查發現,這個被業內人士稱為月嫂“新國標”的標準,現實中並未嚴格執行,存在月嫂等級認定隨意、“金牌”含金量無法保證等現象。

一些“金牌”月嫂根本沒經過相關培訓就直接上崗。 “最短的培訓7天就拿母嬰護理師證。 ”一名家政公司工作人員說。

成都市民李女士抱怨說:“花13000元請的‘金牌’月嫂,實際上啥都不會,就知道給孩子餵奶粉,只要把孩子喂飽不哭了就行。 ”

有些“金牌”月嫂持有的證件“名不副實”。 去年6月,上海市民張女士花1萬元月薪請了一個有“高級母嬰護理師”證書的“金牌”月嫂,但該月嫂居然不識字,經警方調查,該月嫂持有的證書是從一家叫愛爾家政中心的公司那裡買的。

隨後,警方從愛爾家政中心當場查獲了20餘份偽造的母嬰護理師證書。

不少“金牌”月嫂也缺乏48個月的工作經歷。 成都一家家政服務平臺工作人員透露,該公司月嫂流動性很強,“這個人走了,另一個人接著幹,幹幾個月,沒出過大事,幾乎都能當‘金牌月嫂’。 ”

“幾乎誰都可以發證”,花幾百元就可以買到

據瞭解,按照《家政服務母嬰生活護理服務品質規範》,對金牌月嫂所要求具備的高級育嬰師資格,屬於水準評價類職業資格,實施部門已下放給有關行業協會。

“現在發證很混亂,高級育嬰師、催乳師這樣的資格證滿天飛,幾乎誰都可以發。 ”朱明忠說,目前一些行業協會、評級機構和社會團體都在發各種資格證,甚至有些家政公司還自製無中生有的“金牌月嫂證”。

朱明忠說,一些社會培訓機構也在發育嬰師、催乳師等資格證,而且在多地設立分支機搆,由總部統一發證。 “有的人在當地交了錢,根本沒接受任何培訓,也能拿證。 ”

“一些母嬰服務協會就能發各類資格證,不用參加培訓,花幾百元錢就能買到一個。 ”一位元“金牌”月嫂告訴記者。

中消協專家委員會專家熊文釗說,家政服務機構准入門檻低,一些規模較小的公司為追求利益最大化,在從業人員培訓和資格認證上弄虛作假,甚至以此牟利。

北京盈科(成都)律師事務所律師寇翼建議,政府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完善行業規範及管理辦法,用更加明晰化的標準引導母嬰保健服務行業健康發展;建立合理的消費者評價機制,讓月嫂服務評價更加公開,促進行業良性發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