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老小區改造,讓舊貌煥新顏

“隨著改造工程的全部完成, 原砂輪廠宿舍的近50戶居民不用再為居住環境煩惱了。 ”湖塘鎮北街社區黨總支書記周太娣說, 搭乘老小區改造的“順風車”, 年久失修的老房子煥了“新顏”。

北街社區金雞花園II期的居民也樂開了懷。 去年7月, 北街社區工作人員在走訪居民時瞭解到, 社區記憶體在停車難現象, 經過申請, 地下車庫改造被納入湖塘鎮整治工程;同年10月, 地下工程改造基本結束, 設置車位102個, 居民出行環境得到進一步提升。

在金雞花園II期地下車庫改造的同時, 北街社區還對區域內的垃圾箱進行了重新整合。

社區劃分出100個垃圾箱擺放點, 在垃圾箱底下鋪設了污水引排管, 引排管道直接接入污水管網, 改善垃圾箱周邊的髒亂差現象, 為居民營造了良好的環境。 “即便是商品房社區, 也未必能有這樣的規劃設置。 ”周太娣自豪地說。

同樣, 灣裡新村東區的老小區改造也讓社區面貌煥然一新。 始建於1997年的灣裡新村東區, 社區內道路破損、管網堵塞、雨汙不分流等問題比較嚴重。 經過改造, 社區停車位整齊有序, 環境乾淨整潔。 “社區更加宜居了, 以前迫切想搬出去, 現在趕都不走了。 ”居民徐兆江說。

去年, 湖塘鎮按照全區“城鄉精細化管理”三年行動計畫, 制定了“鎮社區聯動、部門協調、全民參與、標本兼治”的工作方針, 投入超過4400萬元,

對15個安置區、26個涉農社區進行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及長效綜合管理薄弱區域專項整治。

湖塘老小區改造是我區的一個縮影。 作為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 老小區改造是一個城市走向現代化的必然階段。 2016年, 我區設立了總規模50億元的產業基金, 投向全區舊城改造項目(包括老小區改造), 計畫5年內對武宜路片區、花園街片區、人民路片區、經開區等地實施改造, 主要解決樓道髒亂差、車輛亂停放、房屋破舊、居住擁擠等問題, 提升全區宜居環境。 去年, 我區改造了灣裡社區、府東新村等老舊社區17.5萬平方米, 進一步提升了城市品位。

據統計, 中心城區建於1998年前的老舊社區共有134個, 建築面積340萬平方米。 “老小區房屋破舊、居住擁擠、交通堵塞、市政和公共設施配套落後等問題依然突出。

”湖塘鎮大二社區居民吳國忠坦言, 雖然改造緩解了居民的居住困境, 但仍有很多遺留問題亟待解決, 包括治安隱患、物業管理、基礎設施等。

區長戴士福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 今後, 我區將繼續加強城市關鍵環節整治, 全面開展鎮村違規占地、違法用地、違章建築治理, 繼續攻堅住宅社區、專業市場、城中村等薄弱領域, 提升背街小巷環境面貌, 補齊管理短板。

採訪手記

2006年起, 我區將老小區改造納入了民生實事工程, 每年投入300萬—1000萬元資金, 完成了老小區雨汙分流改造、立面出新以及花園新村、北建新村、灣裡新村等共計約300萬平方米的老小區綜合整治。

經過整治, 老小區房屋本體部位進一步完好, 功能設施、綠化環境、治安狀況明顯改善, 特別是一些敞開式老小區整治後完全封閉, 具備了引入物業管理條件, 居民的居住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

在城市化快速發展的今天, 老小區改造還有待在改善城區居民居住環境、優化城市空間佈局、增強城市功能、促進城市土地科學合理利用等方面進一步探索創新, 全面提升我區城市化和現代化水準, 努力建設“和諧宜居新武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