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立足新起點 搶抓新機遇 實現新發展 馬鞍山開啟新時代現代化建設偉大征程

核心提示:2017年, 面對複雜多變的宏觀經濟環境和艱巨繁重的發展改革任務, 馬鞍山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顯著成績——經濟實力再上新臺階、經濟結構調整成效顯現、經濟更具活力和韌性, 較好地完成了年初確定的目標任務。

進入新時代的馬鞍山, 將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發展行動, 按照省委李錦斌書記提出的“三個走在前列”要求, 大力實施五大發展行動計畫, 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党, 全面開啟新時代馬鞍山現代化建設新征程。

馬鞍山城市全景

穩中有進的“新看點”

一看實力, 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 2017年, 全市經濟總量實現新跨越, 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和外貿進出口總額等指標總量持續位居省內城市前列。 GDP連闖3個百億元關口, 達1720億元, 年GDP淨增額創建市以來新高;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500億元, 達529億元;財政收入245.29億元;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22.9億美元;外貿進出口總額34億美元。

二看速度, 經濟發展保持中高速增長。 2017年, 全市經濟增長穩健, 主要指標增幅運行在合理區間。 GDP比上年增長9%,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5%,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4%, 財政收入增長10.1%, 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增長9%, 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6.9%。

三看績效, 品質效益同步提升。 2017年, 全市人均指標領跑全省, 群眾的“錢袋子”更鼓、“獲得感”更強, 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 達1.12萬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萬元,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萬元。 投資效益創6年來新高, 投資效果係數達10.1%, 比上年提升3.9個百分點。 財政收入品質明顯提升, 稅收收入占財政收入比重達84.7%, 比上年提升7個百分點。

以馬鋼、華菱星馬為代表的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增長1.2倍, 經濟“體能”越來越充沛。 生態環境品質明顯改善, 萬元GDP能耗下降4.1%。

四看趕超, 經濟增長快於全省及長三角。 2017年, 全市經濟運行 “顏值高”, 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連續3個報告期在省對市的經濟運行季度考核中名列前茅。 GDP、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等指標增幅均高於全省及長三角城市平均水準。

“好態勢”之一:工業經濟較快增長。 2017年,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5%。 大中型企業發展勢頭強勁, 增加值增幅達11%, 成為拉動全市工業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和穩定器。 汽車製造、通用設備製造、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等行業加快發展。

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拉動作用顯著, 拉動全市工業經濟增幅1.5個百分點。

“好態勢”之二:農業生產平穩增長。 2017年, 全市實現農業總產值156億元, 比上年增長3.6%。 農村承包耕地流轉率60.2%。 新增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6家、農民專業合作社20家、家庭農場40家。 糧食總產量107.3萬噸, 增長1.7%;蔬菜產量74萬噸, 增長3.1%;肉類產量8.3萬噸, 增長0.3%;水產品產量12.2萬噸, 增長2.7%。

“好態勢”之三:消費品市場繁榮興旺。 2017年, 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529億元, 比上年增長12.4%。 其中, 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185億元, 增長13.5%。 全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21大類零售商品中, 有17大類實現增長;其中, 石油及製品、中西藥品、家用電器和音響器材等10大類增幅超全市平均水準。

“好態勢”之四:重大專案建設進展順利。 2017年, 全市重點項目建設取得新突破。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2230億元, 增長8%;其中, 第一產業投資52億元, 增長12.9%;第二產業投資1196億元, 增長10%;第三產業投資982億元, 增長5.5%。 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零部件基地、聚億太陽能智慧跟蹤系統等248個重點專案開工建設, 馬鋼埃斯科特鋼、歡顏機器人等220個續建重點項目加快建設, 康佳新型節能環保技術產業化、驚天液壓破拆屬具及裝備生產等155個重點專案竣工投產。

華菱重卡

“好態勢”之五:對外開放深入推進。2017年,全市充分發揮綜合保稅區和指定口岸平臺對外開放功能,構建“口岸+產業+市場”一體化的口岸經濟區。與歐洲5家使領館、3家商協會建立長期合作機制,在全省率先成立台商服務中心。成功舉辦第六屆海峽兩岸(馬鞍山)電子資訊博覽會、第四屆海峽兩岸節能環保產業論壇,對外開放水準全面提升。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3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6.9%。

“好態勢”之六:招商引資取得較好成績。2017年,在推動重大項目、主導產業占比和開竣工轉化率等方面做文章,全市招商引資工作取得較好成績。順豐創新產業園、摩利納軌道交通、奧克斯空調、瀋陽機床等一批重大項目簽約落地。全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22.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9%;全年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600個。

“好態勢”之七:財政收入較快增長。2017年,全面推進財政預算績效管理,深化國稅、地稅合作,健全資訊互通共用機制,強化稅收監管,開源節流、多措並舉,提升財政收入品質。全年實現財政收入245.29億元,比上年增長10.1%,增幅創5年來新高。

“好態勢”之八:金融市場平穩運行。2017年12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1986億元,比上年增長6.1%。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1518億元,增長12.4%;其中,中長期貸款餘額922億元,增長14.6%,占全部貸款比重60.7%,比上年提升1.1個百分點。全年完成上市輔導備案企業3家、新三板掛牌企業5家、省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28家。

博望機床

動能轉換的“新引擎”

創新驅動引領發展。2017年,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構建創新生態鏈條,為全市發展輸送不竭動力。加強創新主體培育,與大院大所合作,推進創新平臺建設。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6件。“8533”科技創新工程完成,新增科技“小巨人企業”50家,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68家。新建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64家。成功舉辦第三屆全球創客大賽,馬鞍山軟體園被授予第三批全國小微企業創新創業基地。在全省率先啟動智慧社區建設,智慧交通綜合資訊中心建成使用。

新動能持續釋放。2017年,伴隨著先進產能穩步發展、優質供給加快孕育,新動能逐漸挑起大樑,成為經濟平穩增長的重要動力。經濟結構日益優化,服務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8%,快於第二產業增幅0.9個百分點。新產業快速成長,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和高新技術增加值分別增長23.8%和25.1%。新業態蓬勃發展,限上網上商品零售額增長20%,明顯高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新企業加速孕育,新登記私營企業0.78萬戶,新登記個體工商戶1.55萬戶。

供給側改革托舉高品質發展。2017年,全市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及“三去一降一補”,助推經濟發展提質增效。去產能,無效供給的“減”,換來有效供給的“加”,馬鋼壓減過剩產能126萬噸,開展打擊“地條鋼”專項整治行動,鋼鐵產業明顯好轉。去庫存取得新成績,商品房預售面積去化週期為10.1個月,比上年年末縮短2.8個月。去杠杆、降成本成效顯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2.9%,比上年下降1.9個百分點;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費用分別比上年減少1.7元和0.6元。補短板卓有成效,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4.6%,快於全部投資增幅6.6個百分點。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成效。堅持向改革要紅利,重點領域改革深入推進,為高品質發展增添強勁動力。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市縣兩級權責清單動態調整、鄉鎮政府權力運行監管有序推進。開展“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等商事制度改革,加快農村綜合體制改革,深化社會事業、戶籍制度、社會組織管理制度等改革。

民生改善的“新亮點”

“新亮點”之一:民生實事惠及百姓。2017年,堅持以人為本,一大批惠民政策落地生根,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全年民生支出189.06億元,增長6.1%。全面完成33項省民生工程,辦好6件為民辦實事專案。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在3%以下,新增養老機構項目14個、養老床位1095張,城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建達成率100%,農村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實現全覆蓋。困難群體居有其所,新建成公租房7724套,新增1453戶享受廉租住房補貼。全力推進產業扶貧、健康扶貧等政策措施,選派590名幹部專職扶貧,深入開展“重精准、補短板、促攻堅”專項行動,全面完成26個貧困村出列和9375人的脫貧任務。

“新亮點”之二:城鄉居民收入持續提升。2017年,全市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城鄉共用改革發展紅利,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百姓,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萬元,比上年增長8.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萬元,增長9%。

“新亮點”之三:居民消費價格漲幅低位運行。2017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2%,漲幅低於全國、全省平均水準。八大類消費品及服務價格呈“七漲一跌”態勢;其中,漲幅靠前的是醫療保健類、居住類、教育文化和娛樂類;食品煙酒類價格有所下跌。

“新亮點”之四:生態環境品質明顯改善。2017年,全市堅定不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突出環境問題標本兼治,生態環境品質明顯改善。非煤礦山、船舶修造、沿江化工企業等重點領域問題整治成效明顯。二氧化硫年均值為17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8%。完成黑臭水體整治25個;新建地下綜合管廊5公里、排水管渠234.2公里。扎實推進城市“四整治四提升”、農村全域環境整治及 “三大革命”活動。

馬鋼全景

催人奮進的“新藍圖”

未來五年是馬鞍山全面決勝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的關鍵期,也是轉型升級、加快發展的攻堅期。

今後五年發展的主要目標是: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5%以上,經濟發展品質效益全省領先,順利完成“十三五”規劃和市第九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到2022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繼續前進,基本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邁出堅實步伐,總量居全省前三,人均主要指標居全省前列,努力達到或接近長三角城市群平均水準。

實現上述目標,今後五年要聚力實施“五大發展行動計畫”:

行動計畫之一:聚力實施創新發展行動計畫。將創新作為第一動力,打造國家創新型城市。統籌推進“三重一創”,培育壯大新動能,集聚發展智慧裝備(機器人)、軌道交通裝備、高端數控機床三大戰新產業基地,大力發展新能源、電子資訊、生物醫藥等市級戰新產業。突出高端、智慧、綠色、精品、服務型製造,大規模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進鋼城融合和馬鋼多元化發展。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著力推動產業結構邁向價值鏈中高端,力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50%,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40%。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彙聚高端人才,造就企業人才,培養技能人才。

行動計畫之二:聚力實施協調發展行動計畫。推進城鄉協調、區域聯動,打造全省均衡發展先行區。堅持“組團式、網格化、田園城市”建設思路,推動主城區東擴南進跨江發展,加快老城區改造、老工業區搬遷和獨立工礦區綜合治理,推進鄭蒲港新區港產城一體化發展,提升縣城、小城鎮承載力,建成智慧城市。推動含山、和縣、博望加快發展,支持當塗、花山、雨山優化發展;推動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堅持做大體量、做強特色、做優結構,鼓勵市經開區、慈湖高新區在全國爭先進位,支持當塗經開區邁入國家級,努力打造1~2個千億級園區。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日發紡機

行動計畫之三:聚力實施綠色發展行動計畫。推進經濟綠色轉型,健全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的經濟體系,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碧水攻堅戰、淨土持久戰,深入實施城鄉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建成國家森林城市,顯著改善全市生態環境品質。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完善生態文明建設法規規章,健全生態補償與市場化機制,深化生態環境監管體制改革,堅決制止和懲處破壞生態環境行為。

行動計畫之四:聚力實施開放發展行動計畫。將開放作為必由之路,推動開放聯動走在全省前列,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全面建成“一區一港多口岸”開放平臺,積極參與創建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主動跟進融入自由貿易港建設。高水準建設海峽兩岸產業轉型轉移示範基地和節能環保產業合作園,建成中歐產業合作園。深化與長三角區域合作,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推動重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成鄭蒲港鐵路,開工建設合巢馬城際鐵路。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創新招商引資新模式,打造更高品質外向型產業新體系。

行動計畫之五:聚力實施共用發展行動計畫。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打造宜居宜業幸福城市。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全面建成健康城市,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保持同步,統籌推進就業、養老、住房以及社會救助等各項社會事業。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大力推進文化強市建設,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將文旅產業打造成全市支柱產業。深化“平安馬鞍山”建設,深入推進依法治市,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華菱重卡

“好態勢”之五:對外開放深入推進。2017年,全市充分發揮綜合保稅區和指定口岸平臺對外開放功能,構建“口岸+產業+市場”一體化的口岸經濟區。與歐洲5家使領館、3家商協會建立長期合作機制,在全省率先成立台商服務中心。成功舉辦第六屆海峽兩岸(馬鞍山)電子資訊博覽會、第四屆海峽兩岸節能環保產業論壇,對外開放水準全面提升。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3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6.9%。

“好態勢”之六:招商引資取得較好成績。2017年,在推動重大項目、主導產業占比和開竣工轉化率等方面做文章,全市招商引資工作取得較好成績。順豐創新產業園、摩利納軌道交通、奧克斯空調、瀋陽機床等一批重大項目簽約落地。全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22.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9%;全年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600個。

“好態勢”之七:財政收入較快增長。2017年,全面推進財政預算績效管理,深化國稅、地稅合作,健全資訊互通共用機制,強化稅收監管,開源節流、多措並舉,提升財政收入品質。全年實現財政收入245.29億元,比上年增長10.1%,增幅創5年來新高。

“好態勢”之八:金融市場平穩運行。2017年12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1986億元,比上年增長6.1%。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1518億元,增長12.4%;其中,中長期貸款餘額922億元,增長14.6%,占全部貸款比重60.7%,比上年提升1.1個百分點。全年完成上市輔導備案企業3家、新三板掛牌企業5家、省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28家。

博望機床

動能轉換的“新引擎”

創新驅動引領發展。2017年,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構建創新生態鏈條,為全市發展輸送不竭動力。加強創新主體培育,與大院大所合作,推進創新平臺建設。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6件。“8533”科技創新工程完成,新增科技“小巨人企業”50家,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68家。新建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64家。成功舉辦第三屆全球創客大賽,馬鞍山軟體園被授予第三批全國小微企業創新創業基地。在全省率先啟動智慧社區建設,智慧交通綜合資訊中心建成使用。

新動能持續釋放。2017年,伴隨著先進產能穩步發展、優質供給加快孕育,新動能逐漸挑起大樑,成為經濟平穩增長的重要動力。經濟結構日益優化,服務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8%,快於第二產業增幅0.9個百分點。新產業快速成長,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和高新技術增加值分別增長23.8%和25.1%。新業態蓬勃發展,限上網上商品零售額增長20%,明顯高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新企業加速孕育,新登記私營企業0.78萬戶,新登記個體工商戶1.55萬戶。

供給側改革托舉高品質發展。2017年,全市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及“三去一降一補”,助推經濟發展提質增效。去產能,無效供給的“減”,換來有效供給的“加”,馬鋼壓減過剩產能126萬噸,開展打擊“地條鋼”專項整治行動,鋼鐵產業明顯好轉。去庫存取得新成績,商品房預售面積去化週期為10.1個月,比上年年末縮短2.8個月。去杠杆、降成本成效顯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2.9%,比上年下降1.9個百分點;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費用分別比上年減少1.7元和0.6元。補短板卓有成效,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4.6%,快於全部投資增幅6.6個百分點。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成效。堅持向改革要紅利,重點領域改革深入推進,為高品質發展增添強勁動力。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市縣兩級權責清單動態調整、鄉鎮政府權力運行監管有序推進。開展“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等商事制度改革,加快農村綜合體制改革,深化社會事業、戶籍制度、社會組織管理制度等改革。

民生改善的“新亮點”

“新亮點”之一:民生實事惠及百姓。2017年,堅持以人為本,一大批惠民政策落地生根,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全年民生支出189.06億元,增長6.1%。全面完成33項省民生工程,辦好6件為民辦實事專案。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在3%以下,新增養老機構項目14個、養老床位1095張,城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建達成率100%,農村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實現全覆蓋。困難群體居有其所,新建成公租房7724套,新增1453戶享受廉租住房補貼。全力推進產業扶貧、健康扶貧等政策措施,選派590名幹部專職扶貧,深入開展“重精准、補短板、促攻堅”專項行動,全面完成26個貧困村出列和9375人的脫貧任務。

“新亮點”之二:城鄉居民收入持續提升。2017年,全市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城鄉共用改革發展紅利,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百姓,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萬元,比上年增長8.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萬元,增長9%。

“新亮點”之三:居民消費價格漲幅低位運行。2017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2%,漲幅低於全國、全省平均水準。八大類消費品及服務價格呈“七漲一跌”態勢;其中,漲幅靠前的是醫療保健類、居住類、教育文化和娛樂類;食品煙酒類價格有所下跌。

“新亮點”之四:生態環境品質明顯改善。2017年,全市堅定不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突出環境問題標本兼治,生態環境品質明顯改善。非煤礦山、船舶修造、沿江化工企業等重點領域問題整治成效明顯。二氧化硫年均值為17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8%。完成黑臭水體整治25個;新建地下綜合管廊5公里、排水管渠234.2公里。扎實推進城市“四整治四提升”、農村全域環境整治及 “三大革命”活動。

馬鋼全景

催人奮進的“新藍圖”

未來五年是馬鞍山全面決勝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的關鍵期,也是轉型升級、加快發展的攻堅期。

今後五年發展的主要目標是: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5%以上,經濟發展品質效益全省領先,順利完成“十三五”規劃和市第九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到2022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繼續前進,基本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邁出堅實步伐,總量居全省前三,人均主要指標居全省前列,努力達到或接近長三角城市群平均水準。

實現上述目標,今後五年要聚力實施“五大發展行動計畫”:

行動計畫之一:聚力實施創新發展行動計畫。將創新作為第一動力,打造國家創新型城市。統籌推進“三重一創”,培育壯大新動能,集聚發展智慧裝備(機器人)、軌道交通裝備、高端數控機床三大戰新產業基地,大力發展新能源、電子資訊、生物醫藥等市級戰新產業。突出高端、智慧、綠色、精品、服務型製造,大規模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進鋼城融合和馬鋼多元化發展。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著力推動產業結構邁向價值鏈中高端,力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50%,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40%。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彙聚高端人才,造就企業人才,培養技能人才。

行動計畫之二:聚力實施協調發展行動計畫。推進城鄉協調、區域聯動,打造全省均衡發展先行區。堅持“組團式、網格化、田園城市”建設思路,推動主城區東擴南進跨江發展,加快老城區改造、老工業區搬遷和獨立工礦區綜合治理,推進鄭蒲港新區港產城一體化發展,提升縣城、小城鎮承載力,建成智慧城市。推動含山、和縣、博望加快發展,支持當塗、花山、雨山優化發展;推動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堅持做大體量、做強特色、做優結構,鼓勵市經開區、慈湖高新區在全國爭先進位,支持當塗經開區邁入國家級,努力打造1~2個千億級園區。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日發紡機

行動計畫之三:聚力實施綠色發展行動計畫。推進經濟綠色轉型,健全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的經濟體系,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碧水攻堅戰、淨土持久戰,深入實施城鄉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建成國家森林城市,顯著改善全市生態環境品質。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完善生態文明建設法規規章,健全生態補償與市場化機制,深化生態環境監管體制改革,堅決制止和懲處破壞生態環境行為。

行動計畫之四:聚力實施開放發展行動計畫。將開放作為必由之路,推動開放聯動走在全省前列,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全面建成“一區一港多口岸”開放平臺,積極參與創建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主動跟進融入自由貿易港建設。高水準建設海峽兩岸產業轉型轉移示範基地和節能環保產業合作園,建成中歐產業合作園。深化與長三角區域合作,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推動重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成鄭蒲港鐵路,開工建設合巢馬城際鐵路。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創新招商引資新模式,打造更高品質外向型產業新體系。

行動計畫之五:聚力實施共用發展行動計畫。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打造宜居宜業幸福城市。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全面建成健康城市,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保持同步,統籌推進就業、養老、住房以及社會救助等各項社會事業。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大力推進文化強市建設,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將文旅產業打造成全市支柱產業。深化“平安馬鞍山”建設,深入推進依法治市,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