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不見鬼子不掛弦”,情景劇《地雷戰》讓觀賞者一如置身地雷戰場

山東海陽, 地雷戰的故鄉。

如今, 海陽依託《地雷戰》實拍地開發的地雷戰旅遊景區, 大型實景演出《地雷戰》場場爆滿, 各地遊客如臨地雷戰場。 作為抗日戰爭成功範例的地雷戰故鄉, 許多遊人來到地雷戰的故鄉, 找尋抗戰的記憶。

讓更多、更豐富的地雷戰戰例、英雄身邊的故事走進千家萬戶, 這也是海陽挖掘地雷戰內涵、打造紅色文化品牌的著力點。 為此, 海陽市組織創作了寓教於樂的大型情景劇《地雷戰》, 在在地雷戰景區上演後贏得了遊客的一致好評, 每天兩場精彩演出, 吸引了遊客的步履, 傳承了地雷戰抗戰的精神。

“不見鬼子不掛弦”———1962年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攝製的老電影《地雷戰》裡的經典臺詞, 不時由螢屏傳來回蕩耳畔;海陽是革命老區, 地雷戰的故鄉。

抗日戰爭時期, 英雄的海陽民兵譜寫了“石雷陣、水雷炸敵、送瓜上門、包打盆子山、垛山雷聲”等光輝戰例, 擊斃擊傷日偽軍1000余名, 湧現出縣以上民兵英雄500多人, 山東省民兵英雄、民兵模範、爆炸大王158人。 趙守福、於化虎、孫玉敏被評為“全國民兵英雄”, 並多次受到毛主席等老一輩中央領導人的接見。

地雷戰作為抗日戰爭時期海陽民兵最重要的作戰方法之一, 以其無與倫比的創造性, 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以弱勝強、以土敗洋的奇跡, 為奪取抗戰全面勝利做出了積極貢獻。

依託這一寶貴的紅色文化資源, 海陽市深挖歷史內涵, 積極傳承保護, 整體策劃推介, 掀起了地雷戰紅色文化宣傳熱潮。

新華社、人民日報、經濟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中央媒體以及山東、北京、上海等各省衛視、黨報先後來實地採訪拍攝。

通過探尋遺址、拜訪老民兵、采拍地雷戰紀念館、景區體驗等形式,把那段盪氣迴腸的光輝歷史以全媒體形式向全國人民再次呈現。

人民日報刊發半版報導《海陽:遙想當年地雷戰》,央視七套《美麗中國鄉村行》已播出時長25分鐘的“抗戰名村行———趙疃村”專題,其他重點媒體也先後刊播。

通過探尋遺址、拜訪老民兵、采拍地雷戰紀念館、景區體驗等形式,把那段盪氣迴腸的光輝歷史以全媒體形式向全國人民再次呈現。

人民日報刊發半版報導《海陽:遙想當年地雷戰》,央視七套《美麗中國鄉村行》已播出時長25分鐘的“抗戰名村行———趙疃村”專題,其他重點媒體也先後刊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