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場大雪暴露了現代農業面臨的現實問題,未來幾天,還有雪……

1月初南京市遭遇35年來當地最大的一次降雪。 南京主要農業片區六合區全區大棚損毀面積達2694畝, 加上受損農作物等, 經濟損失預計超過2億元。 而在宿遷、連雲港、淮安等地區, 農業大棚受損同樣嚴重。

一場大雪, 暴露出現代農業面臨的種種問題:用地申請難、農業保險滯後、規範意識缺失……

用地申請困難

農資堆在大棚裡

“這20畝棚全毀了, 現在得抓緊把壓住的西蘭花搶出來。 ” 殷甯生指揮工人清理垮塌的大棚。 殷甯生是南京潤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大雪讓公司6.6萬平方米連棟大棚全部垮塌, 2萬多平方米大棚變形, 噴滴灌設施、農作物等受損, 著實讓他感到心痛。

不同於一般鋼架大棚, 為方便農業機械進棚操作, 連棟大棚至少高5米, 占地數畝甚至數十畝, 每平方米造價達150元, 是鋼架大棚的5倍, 但即便這樣也達不到數位化農業的要求。 殷甯生認為,

“發展現代農業最好就是建玻璃溫室, 成本是連棟大棚的3倍, 玻璃溫室適合種高檔蔬菜, 實現立體種植。 ”

“1平方米的空間, 能長出85公斤番茄。 ”殷寧生去年底從歐洲考察回國後, 蓋溫室的願望更強烈——如果連棟大棚能蓋成溫室, 就沒有垮塌的風險。 而建溫室要有地基, 用鋼筋混凝土澆築, 需要調劑一般農用地, 他流轉的土地都是基本農田, 周邊又沒有可用的一般農用地。

潤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農產品種植、加工、冷鏈物流、終端銷售為一體的現代化公司, 在蘇北、山東有20多家協作基地, 200家直銷門店, 去年銷售5億元。 潤康是農業企業, 菜農成了產業工人, 需要建食堂、蓋宿舍, 但沒有用地指標, 什麼都蓋不了。 公司準備採用德國技術種植荷蘭的蔬菜品種, 需要增建150平方米配電房, 但用地一直沒有落實。

龍池街道農業服務中心主任王紅梅介紹, 全鎮十多家農企都面臨用地困難, 企業和大戶流轉的是基本農田, 一般農用地需求要報批各級國土部門核准調整, 而核下來的用地也只能用於農業種植,

好多家企業一直把肥料、種子等農投用品堆放在大棚裡。

南京六合區農業局農業科科長戴明認為, 南京的農業正走向都市農業, 對農業的管理要求和機制有待再完善, 如有關土地的管理, 期望上級部門能給予基層更多許可權, 讓基層先行先試。

賠付不到損失一半

農業保險能“保”多少

“辛苦大半輩子, 一場雪全部歸零。 ”六合雄州街道家庭農場主張成寶看著倒塌的高架大棚, 難過得一個星期沒胃口。

2016年, 張成寶以每平方米200元的造價建設1.35萬平方米的高架大棚。 “讓遊客進棚, 下面種花種菜, 棚要高4米以上。 ”他經營休閒採摘農業, 蓋葡萄棚講究環境舒適, 空間集約利用, 沒想到最終還是被大雪壓塌。

“直接損失600萬元, 清理倒塌變形的框架還要幾十萬元。 ” 張成寶說, 學習技術、改變理念, 幹上現代農業, 沒想到農業還是很脆弱, 跟以前一樣靠天吃飯, 明年一定買保險。

為130多畝葡萄園買了保險的靳曉平一樣高興不起來。 “損失四五百萬, 保險能賠付100多萬, 遠不及損失的一半。 ”去年他自費兩萬多元,加上政府補貼的5萬多元,總共投入7萬多保費,每畝大棚最高賠付1.05萬元,而他的大棚光設施成本就有四五萬元。“車險賠付能達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大家願意買車險,因為買了就後顧無憂。而我們就算買了農業險,也只是減少損失,沒法托底。”靳曉平說。

人保財險南京分公司農業保險部主管周永強介紹,保費等級不同,保額自然不同,設施大棚最高賠付能達設施成本的70%,而保費的2/3由政府承擔,很多農戶和企業還是不願參加,也有農戶退保,總認為保費遲早打水漂。

據測算,大棚畝均設施成本10萬元,最高保額7萬元,加上薄膜,農戶每畝大棚一年的保費要自行承擔700元左右,100畝大棚要自掏7萬元。

現行的農業險多是政策險,最高保額只能達到大棚材料成本的七成,人工和溝渠、滴灌、通風等設施成本不列入保險,這也讓參保農戶感覺保障力度不夠。有農戶認為,買車險,如果幾年不出險,保費會降低,農保就沒有這個說法。保險界人士承認,現有農業險的設計確實遠不如車險、財險等其它險種成熟。農業險風險高,保費率(保險費/保險金額)要比其它險種高出許多。

不講規範改設計

省錢不成反虧錢

“我怎麼會知道雪會這麼大,下次再不敢了。”90後梅秋懊惱地說,花了兩三百萬元,上了人生寶貴的一課。這位姑娘抓住都市人渴望有機食品的商機,說服父母拿出做生意的積蓄,投入1000多萬元,在六合流轉500多畝土地,去年初辦起秋菊生態園。

梅秋的規劃很美好——大棚有果有菜,棚外有雞鴨鵝羊,春見桃花,夏賞荷花,冬天還有紅燦燦的草莓,有遊客來喝一碗雞湯,臨走再把後備箱塞滿沒有農藥的菜和成天跑的雞。

50個大棚全部被雪壓塌,一場大雪撕碎梅秋的夢。梅秋的大棚全是鋼架大棚,農民稱之為“8332”棚,即棚寬8米、高3米,鋼管直徑32毫米,這場大雪壓塌的多是高架棚、連棟大棚,而鋼架大棚倒塌的極少。一路驅車而行,路邊眾多鋼架大棚巍然而立,不見受損。為何梅秋的棚全部倒塌變形,無一倖免?農技人員現場查看發現,她的棚要比標準“8332”棚寬出一兩米,高度要矮數十釐米。農技人員解釋說,這種結構不利於雪的滑落,容易被外力壓垮。

梅秋說,當初以為大棚只是為了保溫,想要節約成本,就擅自改變鋼架棚的結構。年輕的梅秋雖然滿腦子有機農業,但依然有明顯的小農意識,而做現代農業,凡事要講規矩,要有規範意識。

六合各家農場受災情況不一。有的農戶因雇傭山東農民,有大棚加溫、放棄農作物等應對暴雪的經驗,損失較少;也有的農戶眼看著大雪壓垮大棚,始終手足無措。農業應急預案,還要進一步完善做實。

這場大雪暴露出現代農業面臨的種種制約。現代農業,只有破除瓶頸,才能降低風險提升效益,真正迎來高品質發展的新階段。

圖片來源於互聯網

編輯:于盛梅(實習) // 責編:李雨楠 // 監製:汪群均

版權聲明:本文已注明來源,版權屬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去年他自費兩萬多元,加上政府補貼的5萬多元,總共投入7萬多保費,每畝大棚最高賠付1.05萬元,而他的大棚光設施成本就有四五萬元。“車險賠付能達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大家願意買車險,因為買了就後顧無憂。而我們就算買了農業險,也只是減少損失,沒法托底。”靳曉平說。

人保財險南京分公司農業保險部主管周永強介紹,保費等級不同,保額自然不同,設施大棚最高賠付能達設施成本的70%,而保費的2/3由政府承擔,很多農戶和企業還是不願參加,也有農戶退保,總認為保費遲早打水漂。

據測算,大棚畝均設施成本10萬元,最高保額7萬元,加上薄膜,農戶每畝大棚一年的保費要自行承擔700元左右,100畝大棚要自掏7萬元。

現行的農業險多是政策險,最高保額只能達到大棚材料成本的七成,人工和溝渠、滴灌、通風等設施成本不列入保險,這也讓參保農戶感覺保障力度不夠。有農戶認為,買車險,如果幾年不出險,保費會降低,農保就沒有這個說法。保險界人士承認,現有農業險的設計確實遠不如車險、財險等其它險種成熟。農業險風險高,保費率(保險費/保險金額)要比其它險種高出許多。

不講規範改設計

省錢不成反虧錢

“我怎麼會知道雪會這麼大,下次再不敢了。”90後梅秋懊惱地說,花了兩三百萬元,上了人生寶貴的一課。這位姑娘抓住都市人渴望有機食品的商機,說服父母拿出做生意的積蓄,投入1000多萬元,在六合流轉500多畝土地,去年初辦起秋菊生態園。

梅秋的規劃很美好——大棚有果有菜,棚外有雞鴨鵝羊,春見桃花,夏賞荷花,冬天還有紅燦燦的草莓,有遊客來喝一碗雞湯,臨走再把後備箱塞滿沒有農藥的菜和成天跑的雞。

50個大棚全部被雪壓塌,一場大雪撕碎梅秋的夢。梅秋的大棚全是鋼架大棚,農民稱之為“8332”棚,即棚寬8米、高3米,鋼管直徑32毫米,這場大雪壓塌的多是高架棚、連棟大棚,而鋼架大棚倒塌的極少。一路驅車而行,路邊眾多鋼架大棚巍然而立,不見受損。為何梅秋的棚全部倒塌變形,無一倖免?農技人員現場查看發現,她的棚要比標準“8332”棚寬出一兩米,高度要矮數十釐米。農技人員解釋說,這種結構不利於雪的滑落,容易被外力壓垮。

梅秋說,當初以為大棚只是為了保溫,想要節約成本,就擅自改變鋼架棚的結構。年輕的梅秋雖然滿腦子有機農業,但依然有明顯的小農意識,而做現代農業,凡事要講規矩,要有規範意識。

六合各家農場受災情況不一。有的農戶因雇傭山東農民,有大棚加溫、放棄農作物等應對暴雪的經驗,損失較少;也有的農戶眼看著大雪壓垮大棚,始終手足無措。農業應急預案,還要進一步完善做實。

這場大雪暴露出現代農業面臨的種種制約。現代農業,只有破除瓶頸,才能降低風險提升效益,真正迎來高品質發展的新階段。

圖片來源於互聯網

編輯:于盛梅(實習) // 責編:李雨楠 // 監製:汪群均

版權聲明:本文已注明來源,版權屬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