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關於醫療、養老,委員們的這些提案說到你心坎兒裡去了嗎?

2017年, 北京醫改深入推進, 百姓看病也越來越方便。 今年北京兩會, 醫療、養老也是委員們關注的問題, 快來看看他們的提案說到你心坎兒裡了嗎?

劉洪安攝 千龍網發

楊躍進委員:家庭醫生簽約要精准化

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協和醫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副院長楊躍進認為, 在醫改全面推進的基礎上, 目前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已經大幅緩解, 今後應通過建立健全轉診機制、下沉機制、幫扶機制、分級診療機制來保障和解決患者看病難, 尤其是看專家難的問題。 加強轉診和會診機制, 同時, 加強醫聯體建設。 醫聯體應該是緊密型的, 而不是鬆散型的, 緊密的醫聯體機制可以讓老百姓不用再糾結找不到專家的問題, “老百姓不用再找醫生, 而是醫生找老百姓”, 保證上轉通道順暢。

此外, 家庭醫生資源要用在“刀刃”上, 有限的優質資源用到最需要幫助的人身上去,

例如慢性病、老年人、行動不便者等重點人群。 “家庭醫生這事要做, 但不是一刀切, 否則往往針對性不強, 同時浪費了人力資源, 還可能造成形同虛設的問題。 ”楊躍進表示, 家庭醫生簽約要精准化, 可以面向更有需求的老齡化人群。

王以新委員:營養師進社區提高居民生活品質

今年, 王以新委員帶來了營養師進社區服務中心等有關醫療方面的提案。

北京市政協委員王以新接受記者採訪

千龍網記者 紀敬攝

普及“營養治療”觀念

王以新委員表示, 營養學是一門研究機體代謝與食物營養素之間關係的學科。 營養學的研究不僅包括食物進入機體內的變化, 還包括指導人們如何選擇食物, 以達到不僅保障機體正常生長、發育與繁殖的需要, 同時避免單一或多種營養元素過剩或缺失引起的疾病。

並且, 營養學在指導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的飲食方面有著積極作用, 能夠有效防止疾病進一步發展。 營養學對社會、家庭、行業、健康、政策具有深遠影響,

而臨床營養是醫療工作的重要組成部門。 加強臨床營養學科的建設, 充分發揮營養治療在醫療中的作用, 重新認識營養及營養治療在醫療中的作用, “營養治療”觀念的轉變在疾病診療中有著重要影響, 也是提高整體醫療水準的關鍵。

社區疾病人群管理需規範

王以新委員在提案中表示, 目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不斷加強對疾病的管理, 逐步提高居民對健康的認識, 指導居民逐步改善不良生活方式, 從而降低慢性疾病發生的危險因素, 提高居民生活品質。 這些工作的完成, 創造了一個科學高效的社區支持環境, 營養學科尤為重要。

當前居民的健康教育、個體化患者管理、高危人群健康生活指導干預及實行防止慢病發生發展缺乏專業營養學科和專業營養師進行指導,

故社區疾病人群管理、健康教育、指導飲食等專科方面並不規範。

三方面推動營養師進社區

針對營養師進社區服務中心, 王以新委員提出了三個建議, 首先, 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招聘專業營養師進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 各專業人員持有衛生行政部門頒發的相應資格證書。 完善申請建立營養科、完善各項制度及崗位職責, 在專科指導下制定規範的營養會診和查房流程及各種疾病的飲食治療、營養支持方案。

其次, 加強醫聯體內專科互動, 三級醫院營養科牽頭指導基層營養科科室運轉、專科培訓;定期對患者實施營養風險篩查和評價, 接受特殊、疑難、危重及大手術後下轉患者的營養會診, 提供各類營養不良或營養失衡患者的營養支持方案;定期查房,指導完善膳食醫囑,參與疑難病例討論。

最後,王以新委員建議營養師在社區普及營養科學知識,開展營養與健康宣傳教育,通過各種形式對營養與健康進行宣教,如健康大講堂、宣發印刷品、科普性文章等。逐步加強慢病患者正確生活方式的教育和指導,提高患者依從性,扭轉患者錯誤健康觀念,更正患者通過網路等形式接收的錯誤營養學資訊,從基礎生活方式開始真正防止疾病發生發展,提高居民健康指數,使其得到專業性、科學性的營養學教育與服務。

張曈攝 千龍網發

高東委員:京津冀協同培養養老幼教人才

高東委員建議,出臺政策京津冀共同發展職業教育,改善北京職業院校人才與需求不平衡情況的同時,為更多地區學生提供學習機會。

高東表示,北京職業院校在校生在高校中占比超過40%,數量較大,是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部分,尤其在服務和技術等基礎行業中發揮作用巨大。高東認為,目前北京在經濟發展中對服務型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尤其養老、幼教等專業人才十分稀缺,高校生源嚴重不足。高東在京冀兩地考察後發現,北京在養老服務和學前教育專業上生源缺乏,而河北有許多考生希望從事相關職業,卻沒有機會進入北京的高校學習。對此情況,高東建議出臺政策打破學校壁壘,京冀聯手協同發展,讓更多外地學生有機會到北京的職業院校學習養老服務、學前教育等相關專業,打破需求困境,實現雙贏。

此外,高東認為應繼續加強職業教育的發展,推出“雙一流”職業學校,與本科院校一同一流辦學、培養一流人才。她表示,本科學校提供更多高新專業人才的同時,職業學校可以發揮基礎專業的優勢,為各種行業打好基礎,“我們的理論水準較其他院校還有差距,但學生在動手和實踐中具有優勢,需要更多平臺發揮自身的優勢,發揮工匠精神”。

提供各類營養不良或營養失衡患者的營養支持方案;定期查房,指導完善膳食醫囑,參與疑難病例討論。

最後,王以新委員建議營養師在社區普及營養科學知識,開展營養與健康宣傳教育,通過各種形式對營養與健康進行宣教,如健康大講堂、宣發印刷品、科普性文章等。逐步加強慢病患者正確生活方式的教育和指導,提高患者依從性,扭轉患者錯誤健康觀念,更正患者通過網路等形式接收的錯誤營養學資訊,從基礎生活方式開始真正防止疾病發生發展,提高居民健康指數,使其得到專業性、科學性的營養學教育與服務。

張曈攝 千龍網發

高東委員:京津冀協同培養養老幼教人才

高東委員建議,出臺政策京津冀共同發展職業教育,改善北京職業院校人才與需求不平衡情況的同時,為更多地區學生提供學習機會。

高東表示,北京職業院校在校生在高校中占比超過40%,數量較大,是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部分,尤其在服務和技術等基礎行業中發揮作用巨大。高東認為,目前北京在經濟發展中對服務型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尤其養老、幼教等專業人才十分稀缺,高校生源嚴重不足。高東在京冀兩地考察後發現,北京在養老服務和學前教育專業上生源缺乏,而河北有許多考生希望從事相關職業,卻沒有機會進入北京的高校學習。對此情況,高東建議出臺政策打破學校壁壘,京冀聯手協同發展,讓更多外地學生有機會到北京的職業院校學習養老服務、學前教育等相關專業,打破需求困境,實現雙贏。

此外,高東認為應繼續加強職業教育的發展,推出“雙一流”職業學校,與本科院校一同一流辦學、培養一流人才。她表示,本科學校提供更多高新專業人才的同時,職業學校可以發揮基礎專業的優勢,為各種行業打好基礎,“我們的理論水準較其他院校還有差距,但學生在動手和實踐中具有優勢,需要更多平臺發揮自身的優勢,發揮工匠精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