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英國設正部級“孤獨大臣”?這真不是開玩笑!|新京報快評

文 | 範子軍

“對太多人來說, 孤獨是現代生活的悲哀現實。 ”17日, 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如是說。 近日, 據媒體報導, 為了解決英國人的孤獨問題, 英國政府設置了“孤獨大臣”這一部長級的職位, 由負責體育與國事事務的國務秘書特蕾西·克勞奇兼任這一職務。

孤獨是一種令人尷尬的生活和心理體驗, 也是一個值得重視的社會問題。 盡可能讓大家免受孤獨困擾, 最大限度地減少存在明顯孤獨感群體, 事關民眾幸福感, 也能增進社會活力。

但因為孤獨感流行, 催生出一個正部長級的“孤獨大臣”, 還真是個新鮮、奇特的事兒,

又讓人開了眼界。

從報導可以看出, 英國前工党議員喬·考克斯在2016年遇刺前, 一直致力於解決英國民眾的孤獨問題, 她在遇刺前設立了“孤獨委員會”。 但“孤獨大臣”的誕生顯然並不好笑, 相反, 卻是個值得玩味的嚴肅話題。

英國把民眾的精神孤獨現象,

上升到了一個“重大問題”, 這首先清楚地說明, 孤獨流行相當嚴重, 已經到了非重視不可的地步。

根據孤獨委員會發佈的最新報告, 6600萬英國人中有900萬人常常感到孤獨, 並且有20多萬名老人每個月最多與1位親朋好友交談1次。 而據倫敦經濟學院發起的“終結孤獨運動”估計, 每10位英國老人當中會有1位老人處於長期孤獨的狀態。 75歲以上的英國老人當中, 超過一半人(200萬人)獨自生活。

孤獨, 同樣成了養老話題中的一環。 社會的養老責任, 不該僅僅停留在物質層面, 也應關照到精神層面。

而除了老人, 英國兒童的孤獨問題也很突出, 孤獨問題呈現低齡化趨勢。 據英國兒童慈善組織全國防止虐待兒童協會的統計, 2016年全年有4063起兒童求助熱線涉及孤獨問題,

平均每天有11名英國兒童因為孤獨問題撥打求助熱線, 有的求助者年齡只有6歲。

孤獨問題如此嚴重, 且“老少通吃, 不分男女”, 當然不能等閒視之。 成立“孤獨委員會”、設部長級“孤獨大臣”, 領導、組織、指導、開展全國範圍內的防孤獨、抗孤獨行動,

積極意義和必要性不言而喻。

不止英國, “孤獨”在發達國家都已成為一種社會問題。 日本社會學家三浦展在《超獨居時代的潛商機》一書中指出, “一人居”已成為日本家庭型態的主流。 根據日本總務省2016年發佈的2015年人口普查“1%抽樣速報”, 在日本, 一個人獨自生活的家庭比例為32.5%, 為史上最高值。 “獨自吃飯旅行, 自己對話談心”, 在日本年輕人中越來越主流化, 與之對應的, 就是孤獨感的增強。

而回看我們自己, 中國人口大流動和進入老齡社會的現實, 以及留守老人、留守婦女、留守兒童現象一直以來備受社會各方關注。 如何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走出孤獨, 同樣是我們需要引起重視和做出努力的, 這也是我們圍觀“孤獨大臣”的意義所在。

編輯:與歸 實習生:楊林鑫 李瀚偉校對:陸愛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