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又一輪雨雪來襲,看美國應對惡劣天氣跟我國有什麼不一樣?

導 語

近日我國大部分地區又迎來一波強降雪降溫天氣, 華北局部地區將有大到暴雪。 冰雪等惡劣天氣給道路交通安全帶來嚴重威脅, 也大大增加了道路安全管理工作的難度。 為此, 交通言究社邀請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特約專家、美國馬里蘭州蒙哥馬利郡交通局資深規劃設計專家梁康之, 為大家介紹美國惡劣天氣條件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的系列工作措施, 包括政策研究、除雪作業、先進技術應用、交通控制等方面的經驗, 以供借鑒。 今天重點介紹的是惡劣天氣交通管理相關政策與研究。

美國冰雪天氣多發 嚴重影響交通安全

在美國, 70%以上的道路位於多雪地區, 每年平均降雪量超過13釐米, 近70%人口生活在這些積雪地區。 雪和冰降低了路面摩擦力和車輛的機動性, 導致車速減慢, 道路通行能力降低, 並增加了車輛碰撞風險。 在雪地或泥濘路面上, 車輛平均運行速度下降30%至40%。 高速公路上的行車速度在小雪中會降低3%到13%, 在大雪中會降低5%到40%。 大雪和風還會降低能見度及車輛機動性, 延長行駛時間。

在美國, 每年約有24%的與天氣有關的交通事故是發生在積雪、泥濘或結冰路面上的, 有15%發生在降雪或雨夾雪中。 每年發生在積雪、泥濘或結冰路面上的事故, 造成1300多人死亡, 11萬多人受傷。 其中, 每年因冰雪造成的事故導致將近900人死亡,

近7.6萬人受傷。

與此同時, 冰雪天氣還增加了道路的維護成本。 冬季道路維護費用約占美國聯邦交通部維護預算的20%。 國家和地方機構每年花費23億多美元清理道路上的冰雪。 道路管理部門還需花費數百萬美元來修復冰雪造成的基礎設施損壞。

建立全國道路天氣服務機制應對惡劣天氣

制定《道路天氣管理工作規程》

為應對冰雪等惡劣氣候對交通的影響, 2005年頒佈的交通運輸法案授權制定了“道路天氣研究與發展方案(Road Wea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在此背景下, 美國聯邦公路管理局(FHWA)推出了《道路天氣管理工作規程》(The Road Weather Management Program), 旨在為道路使用者和道路運營及管理機構提供即時實地的道路天氣資訊, 並建立覆蓋全國的道路天氣服務機制,

減輕惡劣天氣對道路交通的影響。 美國聯邦公路管理局期望通過該規程達到:

☞ 建立國家公開的觀測系統, 促進資料共用、支援天氣觀測和預報以及運輸業務;

☞ 開發資源、開展培訓, 協助各州和地方政府部署天氣管理工作;

☞ 通過積極主動的解決方案和天氣資訊的有效傳播改善交通狀況;

☞ 促進協作, 制定全面和專項地面交通天氣研究計畫。

建立部門、機構協作機制

為能在天氣變化時實現對道路的即時管理, 需要運輸部門和天氣預測機構的密切合作和協調。 因此, 美國聯邦公路管理局與天氣預測部門和各級運輸部門合作, 促進機構內部和機構間的技術整合, 將正確的資訊傳遞給相應的部門和負責人,

以便他們做出正確決策。 為此, 聯邦公路管理局還積極推動感測器和通信標準的使用, 與氣象部門合作開發品質控制演算法, 確定資料共用和處理的最佳方法。

按照《道路天氣管理工作規程》, 為應對天氣變化對道路運輸的影響, 美國多家機構參與研究並提供合作支持, 包括:美國聯邦氣象協調員辦公室(OFCM),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 美國氣象學會(AMS), 美國國家天氣協會,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專家協會(AASHTO), 美國智慧交通協會(ITS America), Aurora(歐洲太空)計畫, 各州的交通廳(DOT), 國家實驗室, 以及世界道路協會(PIARC)和常設國際道路天氣委員會(SIR WEC)等。

其中, 美國聯邦氣象服務和支援研究協調員辦公室(簡稱聯邦氣象協調員辦公室OFCM)是一個跨部門的辦公機構。

美國國會和總統辦公廳認為天氣變化對民生至關重要, 只有充分協調好各個有關聯邦機構才能有效降低自然災害的影響。 為此, 根據公共法87-843條, 1964年美國商務部組建了OFCM, 為聯邦天氣機構(FWE)提供以下服務:協調FWE機構之間的資訊交流、規劃和關注的問題, 協助各合作機構在每年53億美元的經費中獲得最大效益;為聯邦各部門提供天氣變化的整體觀測, 為合作機構高層管理的決策提供支持;編制和修訂各種基礎氣象檔, 並為各類研究支撐和服務等。

早在1999年, 美國聯邦公路管理局和聯邦氣象局就啟動了地面交通氣象資訊(WIST)研究計畫, 確定與服務運輸決策有關的天氣資訊需求。 2005年7月, 聯邦公路管理局和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又簽署了合作夥伴計畫, 共同開展與地面運輸天氣有關的各種重要研究、開發和部署專案,以達到無論在任何天氣條件下都能確保道路運輸人員和貨物的安全。項目工作組成員還包括了:聯邦運輸管理局(FTA),聯邦航空管理局(FAA),聯邦運輸安全管理局(FMCSA),聯邦鐵路管理局(FRA),管道和危險材料安全管理局(PHMSA),研究(RITA),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環境保護局(EPA),國土安全部(DHS),能源部(DOE),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農業部(USDA) 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

發展道路天氣研究技術

《道路天氣管理工作規程》通過有針對性的協調道路天氣研究和開發,在觀測、建模、道路天氣信息傳播和綜合道路天氣技術等四個領域推進先進技術研發。包括鼓勵在現有的觀測網路和資料庫上進行充分的投資,實現一體化的Clarus系統(綜合地面交通氣象觀測,預報和資料管理系統);為資料和中繼資料建立標準,規範資料品質控制程式;將交通網絡和資料管理系統與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資料整合;收集整理從運行車輛搜集的道路天氣資料。

在建模方面,主要是改進路面和大氣介面的預測和模型,向公眾提供可靠的氣象資訊,將天氣和路面資料運用於交通分析和建模,預測對道路交通狀況和對運輸的影響。

與此同時,為地面交通管理人員提供精確的特定路線資訊,並為道路使用者提供有針對性的道路天氣資訊,改善道路天氣資訊的發佈。此外,為發展綜合道路天氣技術,該規程正推動將觀測、建模和決策支援技術整合到基礎資訊網路中,提供高速公路和幹道測試天氣應對減災策略,以及為其他作業提供綜合決策支援,例如夏季維修和施工。

多手段推廣相關技術應用

通過技術轉讓、宣傳教育、培訓等方式,推動《道路天氣管理工作規程》,提升整個交通運輸行業應對天氣變化能力,強化各部門與個人對交通和天氣影響的認知。《道路天氣管理工作規程》還對道路安全、流動性和效率等方面進行績效管理與評估,並建立基準條件和跟蹤績效評估。

應對惡劣道路交通天氣的對策、科技應用

應對雨雪霧等惡劣天氣的三種對策

對於惡劣天氣,美國聯邦公路管理局將影響道路運行的天氣分為五類:雨和洪水、雪和冰、低能見度、颶風、大風。同時,將研究內容分為:天氣對道路、交通和運營決策的影響,天氣對安全的影響,天氣對機動性的影響,天氣對生產力的影響。

道路天氣管理的基礎是資料和資訊的共用和整合。對於道路使用者來說,更迫切的需要天氣和路況資訊。為此,道路天氣管理工作的目標是提供隨時隨地的道路天氣資訊。

以下三種類型的道路天氣管理對策可用來減輕雨、雪、冰、霧、大風、洪水、龍捲風、颶風和雪崩的影響。

建議層面:向運輸部門和道路使用者提供有關當前和預測道路條件的資訊。例如,在動態消息版上發佈霧天警告,在網站上列出洪水路線。

控制層面:更改道路設施的狀態,以允許或限制交通流量並調節道路通行能力。例如,採用改變速限制(VSL)標誌降低行駛速度,或改變交通信號的配時等。

治理層面:採取措施以減少或消除天氣影響。最常見的措施是在路面上應用沙子、鹽和防冰劑以改善路面摩擦力並防止冰結合。

緩解天氣對道路影響的三種應用科技

目前,有三種類型的應用科技可用來幫助減輕天氣對道路運輸的影響。

監控、監測和預測:通過觀測系統和預測服務,交通管理人員可收集當前和預測情況的資訊。

資訊傳播:交通管理者用於向旅客傳播道路天氣資訊和ITS資訊技術應用。

決策支援、控制和處理:為提高交通安全、移動性和運輸效率,交通管理人員所採用的決策支援系統、控制對策和處理作業。

專家點評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特約專家、3M首席交通安全教育與政策聯絡官官陽:看美國的很多交通管理類的檔,一個最大的感受就是契約精神,在國會立法機關授權一家計畫制定主體單位後,各行政等級平行的部門和無管轄關係的部門,只要涉及領域與本部門專業有關,都是以簽署合作協定的關係共同做事,而不是等著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逼迫其他部門配合,這種社會管理機制才有效率可言,如果所有這些工作,都指望有更大管轄權的上級部門發話,是行不通的。

(文 |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特約專家、美國馬里蘭州蒙哥馬利郡交通局資深規劃設計專家 梁康之)

共同開展與地面運輸天氣有關的各種重要研究、開發和部署專案,以達到無論在任何天氣條件下都能確保道路運輸人員和貨物的安全。項目工作組成員還包括了:聯邦運輸管理局(FTA),聯邦航空管理局(FAA),聯邦運輸安全管理局(FMCSA),聯邦鐵路管理局(FRA),管道和危險材料安全管理局(PHMSA),研究(RITA),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環境保護局(EPA),國土安全部(DHS),能源部(DOE),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農業部(USDA) 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

發展道路天氣研究技術

《道路天氣管理工作規程》通過有針對性的協調道路天氣研究和開發,在觀測、建模、道路天氣信息傳播和綜合道路天氣技術等四個領域推進先進技術研發。包括鼓勵在現有的觀測網路和資料庫上進行充分的投資,實現一體化的Clarus系統(綜合地面交通氣象觀測,預報和資料管理系統);為資料和中繼資料建立標準,規範資料品質控制程式;將交通網絡和資料管理系統與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資料整合;收集整理從運行車輛搜集的道路天氣資料。

在建模方面,主要是改進路面和大氣介面的預測和模型,向公眾提供可靠的氣象資訊,將天氣和路面資料運用於交通分析和建模,預測對道路交通狀況和對運輸的影響。

與此同時,為地面交通管理人員提供精確的特定路線資訊,並為道路使用者提供有針對性的道路天氣資訊,改善道路天氣資訊的發佈。此外,為發展綜合道路天氣技術,該規程正推動將觀測、建模和決策支援技術整合到基礎資訊網路中,提供高速公路和幹道測試天氣應對減災策略,以及為其他作業提供綜合決策支援,例如夏季維修和施工。

多手段推廣相關技術應用

通過技術轉讓、宣傳教育、培訓等方式,推動《道路天氣管理工作規程》,提升整個交通運輸行業應對天氣變化能力,強化各部門與個人對交通和天氣影響的認知。《道路天氣管理工作規程》還對道路安全、流動性和效率等方面進行績效管理與評估,並建立基準條件和跟蹤績效評估。

應對惡劣道路交通天氣的對策、科技應用

應對雨雪霧等惡劣天氣的三種對策

對於惡劣天氣,美國聯邦公路管理局將影響道路運行的天氣分為五類:雨和洪水、雪和冰、低能見度、颶風、大風。同時,將研究內容分為:天氣對道路、交通和運營決策的影響,天氣對安全的影響,天氣對機動性的影響,天氣對生產力的影響。

道路天氣管理的基礎是資料和資訊的共用和整合。對於道路使用者來說,更迫切的需要天氣和路況資訊。為此,道路天氣管理工作的目標是提供隨時隨地的道路天氣資訊。

以下三種類型的道路天氣管理對策可用來減輕雨、雪、冰、霧、大風、洪水、龍捲風、颶風和雪崩的影響。

建議層面:向運輸部門和道路使用者提供有關當前和預測道路條件的資訊。例如,在動態消息版上發佈霧天警告,在網站上列出洪水路線。

控制層面:更改道路設施的狀態,以允許或限制交通流量並調節道路通行能力。例如,採用改變速限制(VSL)標誌降低行駛速度,或改變交通信號的配時等。

治理層面:採取措施以減少或消除天氣影響。最常見的措施是在路面上應用沙子、鹽和防冰劑以改善路面摩擦力並防止冰結合。

緩解天氣對道路影響的三種應用科技

目前,有三種類型的應用科技可用來幫助減輕天氣對道路運輸的影響。

監控、監測和預測:通過觀測系統和預測服務,交通管理人員可收集當前和預測情況的資訊。

資訊傳播:交通管理者用於向旅客傳播道路天氣資訊和ITS資訊技術應用。

決策支援、控制和處理:為提高交通安全、移動性和運輸效率,交通管理人員所採用的決策支援系統、控制對策和處理作業。

專家點評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特約專家、3M首席交通安全教育與政策聯絡官官陽:看美國的很多交通管理類的檔,一個最大的感受就是契約精神,在國會立法機關授權一家計畫制定主體單位後,各行政等級平行的部門和無管轄關係的部門,只要涉及領域與本部門專業有關,都是以簽署合作協定的關係共同做事,而不是等著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逼迫其他部門配合,這種社會管理機制才有效率可言,如果所有這些工作,都指望有更大管轄權的上級部門發話,是行不通的。

(文 |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特約專家、美國馬里蘭州蒙哥馬利郡交通局資深規劃設計專家 梁康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