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2017年山西省開出環保罰單5.8億多元 運城PM2.5平均濃度最高

“山西省堅持鐵腕治汙, 持續加大執法力度, 實行獎優罰劣。 據瞭解, 2017年山西省立案處罰5502件, 罰款5.8億多元, 約是2016年(2.6億元)的2.23倍。 ”2018年1月20日, 省環境保護廳召開新聞發佈會, 通報全省2017年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的進展情況。

2017年是《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畫》第一階段考核之年, 也是大氣污染防治攻堅之年。 但2017年年初開局不利, 1—2月份全省遭遇大範圍不利氣象, 全省PM2.5平均濃度同比上升56.5%, 二氧化硫同比上升39%, 使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異常嚴峻。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 採取超常舉措打好藍天保衛戰。 10月份以後, 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掀起高潮。

省政府實施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 提出了一系列強化措施, 打出量化問責、強化督查、強化督查資訊公開、宣傳報導、獎懲考核的組合拳, 圍繞重點污染源、重點污染時段, 對症下藥, 精准治汙。

2017年, 山西省持續加大執法力度, 全省立案處罰5502件, 罰款5.8億多元, 約是2016年(2.6億元)的2.23倍。 查處四類典型環境違法案件1851件, 約是2016年(862件)的2.15倍;建立城市環境空氣品質改善獎懲制度, 2017年10月起, 按月對各市空氣品質改善情況實施獎優罰劣, 累計扣罰資金1.33億元、獎勵資金8546萬元。 按照重污染天氣預報預警從嚴、啟動時間提前、應急措施升級、區域整體回應的要求, 實行最嚴的重污染天氣應對, 重污染過程污染峰值大幅降低。

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

迅速扭轉了環境空氣品質的不利局面。 特別是進入秋冬季攻堅行動以後, 環境空氣品質改善效果明顯。 其中, 2017年11—12月採暖期, 全省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36%, 二氧化硫同比下降51.7%, 老百姓感受的藍天更多了。

從分市情況看, 2017年綜合指數由低到高排前三位的城市為:大同、朔州、忻州;排倒數前三位的城市依次為:臨汾、晉城、太原。 二氧化硫平均濃度最高的三個城市依次為:晉中、臨汾、呂梁, 平均濃度最低的三個城市依次為:長治、大同、朔州;PM2.5平均濃度最高的三個城市依次為:臨汾、運城、太原, 平均濃度最低的三個城市依次為:大同、朔州、呂梁。

省環保廳大氣環境管理處處長賀中偉介紹道:進入2018年, 環境空氣品質改善仍在持續,

2017年10月1日到2018年1月18日, 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27.6%, 二氧化硫同比下降49.2%。 但挑戰也依然存在。 一方面, 城鄉散燒煤問題依然突出;另一方面, 根據中國氣象局氣候中心和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會商分析, 1月下旬至2月上旬, 靜穩天氣發生概率較高, 污染天氣過程較多。 省環保廳將進一步加大督查力度, 共同努力, 積極主動應對重污染天氣, 打好2018年大氣污染防治開局之戰。 (權力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