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西安布了幾個“局” 這次能否跑在前面?

去年十一月, 出差成都, 幾個細節印象深刻。

蓉城近年來的話語體系裡, 無論官方或坊間, 是鮮少提及西安的, 其更多對標一線城市。 這回則不然, 與當地朋友閒聊, 西安硬科技的系列動作, 對方頗為關注……

再者, 也就是那段時間, 成都很低調的成立了新經濟發展委員會, 設在市政府辦公廳下面。

新經濟在某種程度上, 代表著城市的未來發展力。 概念可能不算耳熟, 但分量的確極重。 為此特意查了一下, 在總理2016年兩會政府報告提及“新經濟”後, 設立發展機構的, 成都應該是副省級城市中的第一個。

還在兀自豔羨,

不料時隔不久, 繼成都之後, “西安市新經濟產業發展局成立”的新聞便出來了。

決定城市未來競爭力

法國經濟學家菲力浦·阿吉翁曾講, “隨著距離技術前沿的差距日益縮小, 一國的發展必須從鼓勵拿來型促進增長的制度, 轉向鼓勵創新型促進增長的制度。 無法完成這種轉變, 就會阻止一國走向人均GDP的前沿水準。 ”

拿中國來說, 我們過去高速增長依賴低成本優勢, 不太注重創新, 許多關鍵技術、部件靠進口。 現在情況已然不同, 低成本競爭優勢喪失, 傳統經濟遭遇困境, 改革開放30多年的中國經濟到了一個節點, 唯有走自主創新道路, 培育新經濟、新業態。

從這個層面來講, 發展新經濟的本質即新舊動能轉換的過程。

這是有例可循的。

20世紀80年代, 西方發達國家有過一段滯脹期。

後來, 美國通過技術通信領域的創新發展, 實現了長達110個月的經濟繁榮, 實體層面表現為高增長、高就業率和低通脹的“兩高一低”, 資本市場亦表現特別亮眼。

以義大利為代表的歐洲國家, 除了將通信技術作為經濟發展動力, 還納入了生物醫藥。

大致可以做個結論, 新經濟由資訊技術革命帶動, 立足創新, 具有低通脹、高附加值、高邊際效益、穩定增速等特點;且在一定程度上, 代表著一個國家、區域或城市的未來競爭力。

以此來看, 我國這些年一直推動的“中國製造2025”、“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互聯網+”等, 無疑也是屬於新經濟發展範疇的, 且對穩定經濟運行已經起到重要作用。

西安版“新經濟”出爐

城市經濟在區域經濟發展中扮演龍頭角色, 所以談新經濟, 落到城市層面方顯直觀。

按照賽迪顧問《2016年城市新經濟競爭力百強榜》, 從“新產業、新技術、新應用”3個角度、細分4級指標進行評價, 北上深廣位居前4, 西安位列15。

排名差強人意, 但需要強調的是, 發展新經濟, 西安擁有大多數城市很難比擬的優勢——科技資源和“一帶一路”樞紐地位。 依託該優勢, 尤其面向絲路沿線廣闊市場, 企業在許多新經濟領域大有可為。

春暖鴨先知, 去年以來, 企業和資本加速佈局西安。

物流行業動作較快, 海航物流總部、京東全球物流總部已經入駐, 順豐、圓通、中通等亦加大投資, 菜鳥西安物流樞紐預計年底投入使用……

基於此,

陝西(西安)適時推出“中國孟菲斯”戰略。

但樞紐的價值, 並不局限於交通、物流層面。

浪潮陝西負責人此前就表示, 要面向西北打造一個區域性大資料中心, 可以在健康醫療、智慧城市方面佈局, 把西安建成一個資訊樞紐, 同時也是資料樞紐、計算樞紐。

截至目前, 包括京東雲運營中心、騰訊雲大資料中心、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等在內, 西安已聚集大資料、雲計算企業超過200家。

這些企業、資本和人才流入之後, 又勢必會進一步帶動其它諸多領域。

典型代表, 如剛剛落戶的阿裡巴巴絲路總部, 其與西安的戰略合作可以說是全方位的, 不止會賦能更多本土企業, 還包括參與城市運行效率的提升, 相信大家對此已有所體會。

全球化背景下,

分工更加明確。

西安官方此前披露, 重點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和流動經濟。 這種研判自身優勢、只做自己擅長的“新經濟態度”, 極具理性, 當前不斷流入的企業的憧憬和熱情, 即為最好回應。

頂層設計搶奪先機

新經濟時代, 隨著諸多宏觀政策的疊加, 人事、效能方面的調理, 西安政治環境、經濟環境、商業模式、經營方式等發生著變化……城市氛圍越來越開放, 這種開放是多方位的, 包括粉巷君(微信ID:nbdfxcj)所處的新聞輿論環境, 亦有所感受。

對政府而言, 削足適履, 強迫新事物符合舊的監管框架, 顯然已不合適。 因地制宜地調整監管策略, 及時清理阻礙發展的不合理規章制度, 提升城市管理效率, 促進和分享經濟發展, 當是積極選擇。

相比過去多年,西安近來動作還是比較快的。

如去年底,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較早成立了新經濟發展委員會,作為統籌全市新經濟發展的議事協調機構,同時下設具體承擔日常工作的新經濟產業發展局。

從粉巷君獲取資料來看,這家新“局”的主要職責包括:貫徹執行中省市有關新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培育新組織、發展新產業、創造新業態、探索新模式,統籌推進全市新經濟產業發展;負責全市新經濟產業發展指導協調、考核評估工作;負責樞紐經濟、流動經濟和物流經濟、數字經濟等新經濟產業發展工作。

此外,針對新經濟的不同形態,西安市還成立了專門機構,如設在市工信委的大資料產業發展局,設在市科技局的硬科技創新產業局,設在曲江管委會的電競遊藝動漫產業局——由新經濟產業發展局牽頭抓總。

實際上,去年以來,西安在機構機制調整方面,一直動作頻頻。

比如,成立中國(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西安管理委員會、市投資合作委員會、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招才引智委員會、電子政務辦公室(12345市民熱線)、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多個區縣、開發區成立行政審批服務局……

相比過去多年,西安近來動作還是比較快的。

如去年底,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較早成立了新經濟發展委員會,作為統籌全市新經濟發展的議事協調機構,同時下設具體承擔日常工作的新經濟產業發展局。

從粉巷君獲取資料來看,這家新“局”的主要職責包括:貫徹執行中省市有關新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培育新組織、發展新產業、創造新業態、探索新模式,統籌推進全市新經濟產業發展;負責全市新經濟產業發展指導協調、考核評估工作;負責樞紐經濟、流動經濟和物流經濟、數字經濟等新經濟產業發展工作。

此外,針對新經濟的不同形態,西安市還成立了專門機構,如設在市工信委的大資料產業發展局,設在市科技局的硬科技創新產業局,設在曲江管委會的電競遊藝動漫產業局——由新經濟產業發展局牽頭抓總。

實際上,去年以來,西安在機構機制調整方面,一直動作頻頻。

比如,成立中國(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西安管理委員會、市投資合作委員會、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招才引智委員會、電子政務辦公室(12345市民熱線)、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多個區縣、開發區成立行政審批服務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