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黔西縣重新鎮:立足“五個萬畝” 狠抓產業結構調整助推脫貧攻堅

產業是脫貧之基, 群眾脫貧致富最終要看產業, 產業發展最終要看結構調整, 只有有了產業支撐, 才能從源頭上解決貧困問題、拔掉“窮根”。

近年來, 黔西縣重新鎮始終把產業助農增收作為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 以發展高效生態特色產業為方向, 積極引導農戶縮減玉米種植面積, 轉變產業發展方式, 立足打造“五個萬畝”, 狠抓產業結構調整助推脫貧攻堅工作。

萬畝經果林:即申請扶貧專案資金, 引導群眾以土地和勞動力入股, 在該鎮峰岩村、石牛村、小坡村、金華村、平橋村與伏龍6個村連片種植青脆李、脆紅李、冰脆李等品種,

面積約1.2萬畝。

萬畝蔬菜:該鎮推廣胡蘿蔔、蘿蔔、白菜、西蘭花等種植。 目前, 該鎮結合實際, 以村社一體專業合作社集中種植與帶動農戶自種面積相結合, 共計種植蔬菜10050畝。

萬畝中藥材:以發展白芨、前胡、木瓜、瓜蔞和皂角為主, 主要集中在木山、橋邊、楊家灣等村種植, 現已有楊家灣村種植木瓜、瓜蔞、皂角共計900畝, 木山村種植白芨、前胡2500畝, 計畫2018年該鎮增加7000餘畝中藥材種植, 主要圍繞公路沿線調減玉米種植, 從而打造該鎮萬畝中藥材種植基地。

萬畝烤煙:為增加群眾收入, 該鎮積極調整優化產業種植結構, 採取“烤煙+小麥”套種方式, 該鎮計畫在2018年套種13000畝烤煙和小麥, 產量和產值有望取得新的突破, 將為產業脫貧一批奠定堅實基礎。

萬畝青貯玉米:根據“一縣一業、一村一品”種草養牛要求, 該鎮在2018年計畫種植青儲玉米11000畝, 主要種植範圍為G212國道與龍塘至平橋公路沿線調減玉米地塊與非烤煙, 確保該鎮種得出草, 養得起牛, 群眾能致富, 實現規模種植、就地加工青貯、就地轉化。

據悉, 該鎮下一步將以新時代農民講習所為載體, 大力宣傳產業結構調整發展高效產業的必要性, 通過算帳對比、典型示範、先進帶動等形式進行廣泛宣傳。 該鎮以村社一體為平臺, 採取土地轉包、土地入股、土地出租等多種形式進行土地流轉, 不斷創新方式, 千方百計加快產業發展步伐, 促進農民增收, 助推脫貧攻堅。 (謝喜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