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鄲城教育村長:扶貧政策送到群眾心上

中華龍都網訊 1月21日, 天氣多霧又陰冷。 鄲城縣巴集鄉屯民小學的郝玉玲老師, 匆匆吃過早飯, 就騎著三輪車帶著三個孩子到了學校,

她要趁星期天到貧困戶家中走訪。 在學校開過簡短的集會, 她就帶上胸牌, 拿著扶貧資料出發了, 她要去的是距離學校六七裡的劉莊村。

郝玉玲是鄉里和中心校任命的劉莊村教育村長, 她的工作是利用課餘和星期天, 進村入戶宣講教育扶貧政策, 甄別貧困生資訊, 核查貧困戶學生接受資助情況, 對貧困學生開展幫扶, 對輟學學生勸返複學。 郝玉玲的大孩子患有殘疾, 另外兩個年幼(三個孩子均為收養), 丈夫外出務工, 她乾脆就帶著三個孩子進村扶貧。

全縣像郝玉玲這樣的教育村長共有3171名, 全部來自中小學一線教師, 根據就近原則, 大村2人, 小村1人, 對全縣488個行政村近2500個自然村進村入戶排查資訊宣講政策, 對全縣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逐人核查,

精准幫扶。

70歲的劉自常是村裡的建檔立卡戶, 早年因傷致殘, 行動不便, 見到郝玉玲格外親切。 “郝老師工作好, 經常到家裡來, 給我講學生兩免一補、營養餐扶貧政策, 講十九大精神, 學校還發了資助金, 送了大米、花生油。 感謝老師, 感謝党的政策好!我也要教育好孩子, 好好學習, 早一天脫貧。 ”說起扶貧, 劉自常有說不完的話。

“我們組織了269名教師, 對91個村入戶排查, 組織35輛宣傳車宣傳扶貧政策, 籌資6萬多元為480多戶貧困生家庭送溫暖。 ”巴集中心校校長仵衛華說起扶貧如數家珍。

在全縣扶貧攻堅“大走訪、大宣傳、大整改、送溫暖”活動中, 教育系統創新實施“教育村長”制, “萬名教師進萬家”, 縣教體局出臺《建立“教育村長”制,

打好教育脫貧攻堅戰實施方案》, 各鄉鎮中心校和黨委、政府召開“教育村長”聘任大會, 教體局、中心校、各學校及時與縣、鄉、村扶貧部門結合, 準確掌握資訊, 扎實開展扶貧。

在胡集中心校教育扶貧辦公室, 教育村長檔案一人一盒, 一頁頁工作記錄、一幅幅幫扶照片, 清晰地記錄著87名教育村長的工作痕跡, 也記錄著教育扶貧的堅實腳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