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專家開講啦麥康森:中國的水產養殖、飼料原料與世界漁業資源

by新飼君

新飼君攜最新欄目“專家開講啦!”閃亮登場!

本欄目將獨家分享, 最新、最前沿的專家觀點。

讓您足不出戶, 知曉行業事!

運籌於帷幄之中, 決勝千里之外。

每週二準時與您相約, 不見不散。

中國海洋大學 麥康森 院士

中國海洋大學華中農業大學雙聘教授, 博士生導師,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中國工程院院士。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創新團隊學術帶頭人。

專家開講啦

中國的水產養殖、飼料原料與世界漁業資源

因為水產養殖用飼料與畜禽用飼料不一樣, 它嚴重依賴魚粉、魚油等海洋漁業資源, 所以人們擔心中國的水產養殖發展會威脅到天然的漁業資源。 大量的資料說明, 中國的水產養殖為保護世界的漁業資源作出了貢獻。

1

-THE FIRST-

背 景

20世紀80年代以後, 世界漁業產量的增加和人們對水產品消費的增加主要來源於水產養殖,

而水產捕撈量不但沒有增加, 反而下降。

兩個70%的資料充分說明中國水產養殖對世界水產養殖的貢獻非常大, 中國的水產品消費70%來自於水產養殖, 世界的水產養殖的總產量有70%來源於中國。

2015年1月9日發表於Science雜誌上的一篇文章, 對中國的水產養殖給予嚴肅的批評, 認為中國水產養殖導致世界漁業資源的枯竭, 這篇文章的發表引起了世界各地的強烈關注和擔憂。 而世界魚粉、魚油協會評論, 中國在水產養殖用大量的魚粉來源於中國水產品加工的副產品, 尤其強調中國水產養殖魚的產出與對漁業資源消耗量間的關係, 認為Science雜誌上文章的結論是不準確的。

總的來說, 中國水產養殖的反對者認為, 中國水產養殖威脅了食品安全,

威脅了養殖環境, 消耗了自然漁業資源。 他們認為, 應該停止水產養殖, 或者按傳統的生態養殖, 低密度、不使用飼料。 但是從我一個從事水產養殖幾十年的工作者來看, 這種觀點極度偏激, 並且缺乏全球視野和遠見, 因為他沒看到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長、人們收入的增加和人們對生活水準改善的需求。

2

-THE SECOND-

從捕獵到養殖

水產養殖是人類發展的必然結果。 中國水產養殖大概有3,000年的歷史。 根據聯合國對世界人口的預測, 目前是70多億, 估計到2050年要超過100億, 所以會有更多的人口、更多的消費, 預計對目前水產品的消費量至少增加1倍以上。 不管反對者願意與否, 魚都像馬、羊、牛、豬、雞一樣, 經歷著從捕撈到養殖這個過程,

尤其在中國。

中國現在72%的魚要靠養殖, 只依賴捕撈遠遠達不到需求。 2012年TIMES雜誌上發表了一篇封面文章提出一個問題, 將來我們的魚的養殖會不會取代捕撈?毫無疑問, 未來的魚一定來自於養殖。

3

-THE THIRD-

中國的水產養殖

早在西元5世紀前範蠡寫了一本專著《養魚經》, 這是世界上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關於水產養殖的專著。 中國真正的水產養殖是從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 到80年代改革開放取得飛速發展, 到1988年成為全世界唯一養殖產量超過捕撈產量的國家。 中國政府也非常有遠見, 1959年就提出養殖和捕撈同時發展。 在世界的水產國家中, 中國是最早提出把養殖擺到與捕撈一樣的位置。 水產養殖產量1988年超過總產量的50%,

1994年超過60%, 2009年超過70%, 目前在72%左右。 所以中國的水產養殖對世界的水產養殖的影響非常大, 也是魚從捕撈到養殖最特殊的例子。

4

-THE FORTH-

中國水產養殖和捕撈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2006年給出的資料, 2004年, 中國水產養殖產量占世界水產養殖產量的69.57%, 中國是有14億人口的大國, 中國捕撈多少魚呢?2014年FAO給出世界捕撈產量的資料, 在18個主要海洋捕撈的國家裡, 按人均計算, 印度最少, 2.6kg;中國倒數第二, 9.5kg。 按世界漁業的總產量與平均人口算, 現在全世界的人均捕撈產量為11.3kg, 中國只有9.5kg, 中國人還沒到應有的份額。 中國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19.5%, 但是我們的捕撈產量只占全世界的16.9%, 所以中國捕撈更多的魚才能達到世界平均水準, 沒有理由說我們捕撈地多, 我們養活了世界的14億人口。另外,FAO估計,未來的5年,中國的捕撈產量是不會增加的,還有可能下降。在中國4,000多萬噸的水產養殖產量中,超過50%是濾食性種類,不用投喂人工飼料;42%是草食性魚類;中國的肉食性魚類只占總產量的8%。中國水產養殖最重要的特徵,養殖物件級別仍然很低,只有2.0~2.4。

中國水產養殖到底消耗了多少魚粉?

從1993~2012年間的20年中,中國由於飼料工業的快速發展,魚粉消費急速上升。到2000年以後,中國的魚粉消費幾乎達到一個穩定的水準,通過計算,大概每年160萬t魚粉,大概每年進口100萬t魚粉左右,自產大概60萬t左右。我們可以看到,中國飼料產量不斷快速增長,到2012年,達到1.94億t,水產飼料達到1,860萬t,即使用魚粉的量也在不斷地提高。

調查顯示,大概中國每年160萬t的魚粉,有55%水產,28%養豬,12%禽,5%皮毛動物,全世界魚粉用於水產養殖的大概占65%,中國是55%,低10個百分點,相當於88萬t魚粉用於水產養殖,88萬t魚粉相當於390萬t漁業資源。中國人水產養殖每年大概用690萬t的魚產生的魚粉來養魚,在中國2012年4,300萬t的水產產量中,經計算,我們用690萬t的魚養出了2,800萬t的魚蝦。以利用飼料這部分魚來計算,投入產出比,用1斤現在魚產出3.2斤的魚,這個資料說明,中國是一個水產品淨生產國,我們用更少的魚,養出了更多的魚,這是西方無法做到的。由於養殖技術和飼料技術的提高,我們利用魚粉的效率越來越高,也會用得越來越少。

全世界消費的魚粉跟水產養殖之間的關係

中國從2000年到2009年的10年裡,平均進口魚粉100萬t,中國對世界水產養殖魚蝦的貢獻占全世界的61.7%,FAO關於魚蝦的資料顯示,每年歐洲進口的魚粉是70萬t,占中國進口量的70%,但是它對世界水產養殖魚蝦的貢獻僅有4.3%;日本用了40萬t,對世界魚蝦的貢獻只有1%;越南用10%,對世界魚蝦的貢獻占4.6%。這些資料說明越南的貢獻也不如中國,西方發達特別是歐美日沒有任何理由批評中國消費了更多的現在魚來生產水產,他們浪費的更多,他們的生產效率更低。

5

-THE FIFTH-

Lester R. Brown是世界上有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他寫了一本書《誰來養活中國人》,他表示,中國對近代有兩大貢獻,一個是計劃生育,另0.8~1斤飼料養1斤魚,在陸生動物是做不到的,這是非常有效的動物生產技術之一。加之,中國有50%的水產品不需要用飼料,所以他驚歎每年4,300萬t的水產養殖產量,對於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是巨大的貢獻。中國的水產養殖提供了中國人1/3食品的消費,解決了430萬人的就業。作為一個農業大國,水產品出口占了整個農產品出口的1/3,這也是了不起的。

再從資料來看,中國的水產養殖使中國人人均9.5kg水產品的消費量提高到36.6kg,沒有水產養殖是不可能的。中國的水產養殖不但為中國人提供水產品,根據聯合國OECD-FAO的資料估計,中國每年既要水產品出口,也要水產品進口,但是我們每年的正出口大概每在400萬t左右,所以中國的水產養殖不但為改善中國人食品結構的作出貢獻,同樣對世界是有貢獻的。就飼料效率來說,水產品是畜禽飼料效率的2.7倍左右,而且50%的水產養殖是不需要飼料的,這是利用了水中的天然生產力。人們通過研究,中國每年捕撈600多萬噸的水產品,向水環境移走了130萬t的碳,18萬t的氮,9,000t的磷,所以有些品種對環境有正面的作用,並非破壞作用。

2009年發表在Nature 上的一篇文章“future fish”,結論:要滿足日益增長對水產品的要求,除了養殖,別無他途!20世紀70年代,全世界水產品的消費僅有6%來自水產養殖,到2006年,全世界水產品的消費超過50%來自水產養殖,中國超過70% 來自水產養殖。

中國是一個絕佳的例子,用水產養殖逐步取代捕撈的國家。但從另一個角度講,作為水產營養的研究人員,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是,中國的水產養殖規模足夠大,儘管平均數不夠,我們如何在未來的養殖中用更少的魚粉、魚油,甚至不用魚粉、魚油,把飼料做好?我們如何杜絕利用現在魚來養魚,減少對漁業資源的壓力?也許這也是我們做科學的意義。

我們養活了世界的14億人口。另外,FAO估計,未來的5年,中國的捕撈產量是不會增加的,還有可能下降。在中國4,000多萬噸的水產養殖產量中,超過50%是濾食性種類,不用投喂人工飼料;42%是草食性魚類;中國的肉食性魚類只占總產量的8%。中國水產養殖最重要的特徵,養殖物件級別仍然很低,只有2.0~2.4。

中國水產養殖到底消耗了多少魚粉?

從1993~2012年間的20年中,中國由於飼料工業的快速發展,魚粉消費急速上升。到2000年以後,中國的魚粉消費幾乎達到一個穩定的水準,通過計算,大概每年160萬t魚粉,大概每年進口100萬t魚粉左右,自產大概60萬t左右。我們可以看到,中國飼料產量不斷快速增長,到2012年,達到1.94億t,水產飼料達到1,860萬t,即使用魚粉的量也在不斷地提高。

調查顯示,大概中國每年160萬t的魚粉,有55%水產,28%養豬,12%禽,5%皮毛動物,全世界魚粉用於水產養殖的大概占65%,中國是55%,低10個百分點,相當於88萬t魚粉用於水產養殖,88萬t魚粉相當於390萬t漁業資源。中國人水產養殖每年大概用690萬t的魚產生的魚粉來養魚,在中國2012年4,300萬t的水產產量中,經計算,我們用690萬t的魚養出了2,800萬t的魚蝦。以利用飼料這部分魚來計算,投入產出比,用1斤現在魚產出3.2斤的魚,這個資料說明,中國是一個水產品淨生產國,我們用更少的魚,養出了更多的魚,這是西方無法做到的。由於養殖技術和飼料技術的提高,我們利用魚粉的效率越來越高,也會用得越來越少。

全世界消費的魚粉跟水產養殖之間的關係

中國從2000年到2009年的10年裡,平均進口魚粉100萬t,中國對世界水產養殖魚蝦的貢獻占全世界的61.7%,FAO關於魚蝦的資料顯示,每年歐洲進口的魚粉是70萬t,占中國進口量的70%,但是它對世界水產養殖魚蝦的貢獻僅有4.3%;日本用了40萬t,對世界魚蝦的貢獻只有1%;越南用10%,對世界魚蝦的貢獻占4.6%。這些資料說明越南的貢獻也不如中國,西方發達特別是歐美日沒有任何理由批評中國消費了更多的現在魚來生產水產,他們浪費的更多,他們的生產效率更低。

5

-THE FIFTH-

Lester R. Brown是世界上有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他寫了一本書《誰來養活中國人》,他表示,中國對近代有兩大貢獻,一個是計劃生育,另0.8~1斤飼料養1斤魚,在陸生動物是做不到的,這是非常有效的動物生產技術之一。加之,中國有50%的水產品不需要用飼料,所以他驚歎每年4,300萬t的水產養殖產量,對於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是巨大的貢獻。中國的水產養殖提供了中國人1/3食品的消費,解決了430萬人的就業。作為一個農業大國,水產品出口占了整個農產品出口的1/3,這也是了不起的。

再從資料來看,中國的水產養殖使中國人人均9.5kg水產品的消費量提高到36.6kg,沒有水產養殖是不可能的。中國的水產養殖不但為中國人提供水產品,根據聯合國OECD-FAO的資料估計,中國每年既要水產品出口,也要水產品進口,但是我們每年的正出口大概每在400萬t左右,所以中國的水產養殖不但為改善中國人食品結構的作出貢獻,同樣對世界是有貢獻的。就飼料效率來說,水產品是畜禽飼料效率的2.7倍左右,而且50%的水產養殖是不需要飼料的,這是利用了水中的天然生產力。人們通過研究,中國每年捕撈600多萬噸的水產品,向水環境移走了130萬t的碳,18萬t的氮,9,000t的磷,所以有些品種對環境有正面的作用,並非破壞作用。

2009年發表在Nature 上的一篇文章“future fish”,結論:要滿足日益增長對水產品的要求,除了養殖,別無他途!20世紀70年代,全世界水產品的消費僅有6%來自水產養殖,到2006年,全世界水產品的消費超過50%來自水產養殖,中國超過70% 來自水產養殖。

中國是一個絕佳的例子,用水產養殖逐步取代捕撈的國家。但從另一個角度講,作為水產營養的研究人員,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是,中國的水產養殖規模足夠大,儘管平均數不夠,我們如何在未來的養殖中用更少的魚粉、魚油,甚至不用魚粉、魚油,把飼料做好?我們如何杜絕利用現在魚來養魚,減少對漁業資源的壓力?也許這也是我們做科學的意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