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服務業全景報告出爐 實現三個“首次”

中新網北京1月24日電 (夏賓)隨著中國人民的消費水準不斷提高, 生活品質不斷改善, 服務業的地位愈加舉足輕重。

23日, 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廈門大學經濟學院聯合發佈消息, 由兩校牽頭會同20多個部委研究機構及多個高校近百位專家學者共同完成的重大課題——《2011~2016年中國服務業與服務經濟全景報告》, 由課題負責人沈丹陽教授、吳德勝教授擔任主編, 陳麗芬研究員擔任執行主編。 已經結題並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清華大學教授、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許憲春在序言中指出,

課題成果實現了三個“首次”:首次把建築業納入服務業統計研究的範疇, 首次以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各服務行業大類為分析物件, 首次對行業進行全口徑的分析。

許憲春認為, 該書是一個很多研究單位甚至政府機構一直以來想做而未能做成的大工程, 是國內第一個全面系統研究、分析、匯總中國服務業和服務經濟現狀特別是服務市場總規模和各服務行業市場容量與服務市場特徵的最新報告與權威成果。

課題成果表明, 十八大以來, 中國服務業發展迅速, 服務業主導地位逐步確立, 已成為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和新引擎。

一是規模不斷擴大, 對經濟增長貢獻穩步提高。 服務業的經濟總量(營業收入)、資產總額、利潤總額、稅收總額分別從2012年的95萬億元、345萬億元、7萬億元、6萬億元增加到2016年153萬億元、609萬億元、12萬億元、9萬億元,

分別增長了61%、77%、71%、50%。 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由52.1%提升到58.3%, 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從53.1%上升到65.1%, 提升了12個百分點。

二是就業占比不斷提升, 成為國民經濟中吸納就業的最主要產業。 2016年末服務業就業人員接近4億人, 占全國就業人數比重超過50%, 比2012年末提高8個百分點。

三是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成效顯著, 服務貿易規模迅速擴大。 利用外資規模從2012年的583.8億美元增長到2016年的863.7億美元, 增長了48%。 對外投資直接投資額從622.8億美元增為1583.5億美元, 增長了1.5倍。

課題成果發現, 服務業行業發展比較集中, 其中批發和零售業、金融業、房地產業、建築業等行業在多個指標中佔據首位。

批發和零售業是服務業中增加值最高的行業門類, 2016年增加值達7.1萬億元, 同比增長7.4%;營業收入保持服務業營業規模的“排頭兵”地位, 營業收入總額73.31萬億元, 占服務業總額比重為47.9%;法人單位數最多, 總數為504.2萬個, 占服務業法人單位數比重高達36.7%;對吸收社會就業的貢獻最大, 就業人數達1.35億人, 占服務業就業人數的比重達33.6%, 占全國就業人數的比重達17.4%。

金融業在服務業各行業中資產規模和利潤總額最大, 2016年資產總額和利潤總額分別為244.4萬億元和3.39萬億元, 占服務業總額比重達44.6%和28.8%。

建築業工資總額最高, 為1.40萬億元。 房地產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和稅收收入最高, 分別為13.53萬億元和1.88萬億元。

全書對服務業包含的50個大類的營業規模、資產規模、法人單位、就業人數及工資總額、固定資產投資、稅收繳納、企業利潤、全行業增加值、國內區域分佈、對外投資、利用外資等10多個指標進行系統的資料匯總和分析,

對缺失、無法統計或者無法獲取的資料應用各種資料推測方法進行估算。

此間, 專家認為,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 各級政府和數以百萬計的服務業企業及相關方面人員對中國各服務行業市場狀況資料和深入分析的需求將越來越大。

中國服務業國際合作包括國際服務貿易、服務業對外投資、服務業利用外資等都呈高速發展勢頭, 而且未來五至十年仍將保持高速發展的態勢, 與中國開展服務合作的國外企業對中國服務業市場總體情況以及各服務行業情況,

同樣有極大的需求。 作為一份厚實的基石之作, 本書的出版滿足了社會各界對中國服務業基本“家底”的應用和研究需求, 將成為中國服務業和服務業經濟研究領域具有歷史地位的文獻。 (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