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8,教育改革的十個關鍵字

“當前我國教育正面臨新的形勢和任務, 機遇前所未有, 挑戰前所未有, 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都需要我們去面對、去解決。 ”在23日召開的2018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詳盡列舉十八大以來中國教育事業發展成就之後強調, “我國教育整體大踏步前進, 但局部差距依然存在;人民群眾總體受教育機會大幅提升, 但個性化、多樣化需求仍未有效滿足;目前我們人才總供給能力顯著增強, 但結構性矛盾尚未解決……解決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將是我們長期要面對的工作主題。 ”

2018年, 我國教育事業將在哪些方面著力,

突破哪些難點?在這次會議中, 陳寶生給出了2018年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索引。

關鍵字

黨建

2018年, 教育系統全面啟動黨建品質年。

陳寶生強調:“要把党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 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

教育系統將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 實施黨建工作“對標爭先”計畫, 把教育系統每一個基層黨組織都建設成為堅強的戰鬥堡壘。 要研究制訂黨建工作考核辦法、基層黨組織書記考核細則、黨支部工作規程、高校黨委工作條例等規章制度, 不斷完善黨建工作制度體系。 要推進中小學校黨組織和党的工作全覆蓋。 建立健全民辦高校黨組織, 全面推行黨組織書記選派,

加強中外合作辦學黨建工作。

關鍵字

思政工作

今年, 教育系統將全面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 深入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教育思想, 支持高校在教育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等一級學科設立習近平教育思想研究方向, 編寫《習近平教育思想講義》。

陳寶生強調, 要深入實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品質提升工程, 研究制訂學科德育指導綱要。 實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名師支持計畫”, 開展“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年”專項工作, 持續提升思政課品質。

關鍵字

扶貧

每一個“冰花男孩”的出現, 都會觸動社會的神經。 對於教育扶貧這一重大任務, 今年, 教育部將出臺深度貧困地區教育脫貧攻堅實施方案,

重點攻克“三區三州”貧困堡壘。 實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畫升級版”, 推進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和對口支援西部高校計畫, 加強省部共建、部省合作, 簽訂部省合建中西部14所高校協議。

“繼續實施支援中西部地區招生協作計畫、農村和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畫、職業教育東西協作行動計畫。 落實好各類內地民族班招生計畫, 開展教學品質監測評價, 深入推進新疆、西藏和四省藏區教育發展。 ”陳寶生說, 今年, 還要組織開展加快中西部教育發展工作督導評估監測, 各地應抓緊制定工作措施。

關鍵字

“雙一流”建設

2017年“雙一流”建設名單發佈後, “雙一流”高校如何建, 成為高等教育內涵發展的關鍵問題。

陳寶生表示, “雙一流”建設要注重績效管理, 研究制定“雙一流”建設績效評價辦法, 推動建設高校從凝練學科方向、編制建設方案轉到全面落實。 同時, 要探索建設一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標杆大學, 發揮其排頭兵作用。

推動高等教育內涵發展, 今年還有哪些新舉措?陳寶生列舉道, 實施高等教育“六卓越——拔尖計畫”2.0版, 建設一批“一流本科、一流專業、一流人才”示範引領基地;發佈實施普通高校本科專業類教學品質國家標準, 形成週期性評估和常態監測相結合的多方品質保障機制;推進科教融合, 啟動實施高等學校基礎研究珠峰計畫, 加強協同創新平臺建設。

關鍵字

教材建設

課程教材是國家事權。

陳寶生指出, 要加強課程教材建設和管理, 頒佈實施大中小學教材建設五年規劃, 統籌設計未來五年大中小學教材建設目標、任務和措施。 出臺中小學、職業院校、高等院校教材以及引進教材管理辦法, 印發中職德育、語文、歷史三科公共基礎課程標準, 形成全面覆蓋大中小學教材基本管理制度體系。 健全完善教材編寫審查制度, 推進國家統編教材統一使用。

關鍵字

學前教育

目前, “入園難”問題基本解決, 但仍面臨普惠性資源不足、教師隊伍素質不高、保障機制不健全、社會熱點時有發生等問題。

對此, 陳寶生表示, 要堅持公益普惠, 在大力發展公辦園的同時, 積極引導和扶持民辦園提供普惠性服務, 大力支持農村地區、脫貧攻堅地區、城鄉接合部和二孩政策新增人口集中地區新建、改擴建幼稚園。 建立健全“國務院領導、省市統籌、以縣為主”的學前教育管理體制。

投入上,將建立生均撥款、收費、資助一體化機制,出臺公辦園生均撥款、普惠性民辦園補助標準,健全資助標準。師資上,將完善編制管理辦法和工資待遇保障機制,引導和監督依法配足配齊保教人員。要提高保教品質,完善品質評估體系,建立辦園行為常態監測機制,確保依法依規辦園。

關鍵字

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

陳寶生指出,要確保今年底校舍建設和設施設備採購任務“過九成”,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額。全面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大力推進兩類學校建設底部攻堅,力爭2019年秋季開學前辦學條件達到省定標準,讓鄉村小規模學校小而優、小而美。

陳寶生強調,九年義務教育制度是《教育法》和《義務教育法》的明確規定,對於少數地方自行延長義務教育年限的衝動,要嚴肅排查、堅決制止。

“大力規範校外教育培訓機構,這件事遲早要做,遲做不如早做,小修不如大修。”陳寶生透露,今年將出臺促進校外教育培訓機構規範有序發展的意見,探索建立負面清單制度和聯合監管機制,使其成為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者,而不是教育秩序的干擾者。

關鍵字

考招改革

今年,教育系統要總結上海、浙江高考改革試點經驗,為後續啟動改革的省份提供借鑒。同時,進一步擴大試點範圍,增加北京、天津、山東、海南4個省份。

陳寶生透露,推進“新高考”考試內容改革,將更加突出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和改進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各地應抓緊出臺配套檔,轉變以考試成績為唯一標準評價學生的做法。

關鍵字

教師隊伍

實現高品質發展,關鍵還是靠教師。今年,教育部將實施師德師風建設工程,大力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涵養。推行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嚴格師德懲處,建立師德失範曝光平臺和定期通報制度。

教育部將實施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畫,建設一批高水準教師教育基地,分級分類開展師範類專業認證。國培計畫要繼續向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民族地區、“三區三州”傾斜,2018年實現832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和國家級貧困縣鄉村教師培訓全員覆蓋。落實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編制向鄉村小規模學校傾斜。深化大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考核評價制度改革與監管,優化崗位設置,激發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創造性。

關鍵字

教育保障

辦出高品質、現代化的教育,必須要有科學、規範、高效的保障機制。今年,繼續保證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不低於4%,確保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只增不減,確保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只增不減。

同時,教育部將出臺調整優化結構提高經費使用效益的意見,既要優先保障也要優化結構,既要精准投入也要精細管理。調整優化來源結構,在繼續保證財政投入穩步增長同時,進一步擴大社會投入比重。調整優化支出結構,更多向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傾斜,向學前教育、義務教育、職業教育傾斜,向基層教師和困難學生傾斜。

建立健全“國務院領導、省市統籌、以縣為主”的學前教育管理體制。

投入上,將建立生均撥款、收費、資助一體化機制,出臺公辦園生均撥款、普惠性民辦園補助標準,健全資助標準。師資上,將完善編制管理辦法和工資待遇保障機制,引導和監督依法配足配齊保教人員。要提高保教品質,完善品質評估體系,建立辦園行為常態監測機制,確保依法依規辦園。

關鍵字

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

陳寶生指出,要確保今年底校舍建設和設施設備採購任務“過九成”,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額。全面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大力推進兩類學校建設底部攻堅,力爭2019年秋季開學前辦學條件達到省定標準,讓鄉村小規模學校小而優、小而美。

陳寶生強調,九年義務教育制度是《教育法》和《義務教育法》的明確規定,對於少數地方自行延長義務教育年限的衝動,要嚴肅排查、堅決制止。

“大力規範校外教育培訓機構,這件事遲早要做,遲做不如早做,小修不如大修。”陳寶生透露,今年將出臺促進校外教育培訓機構規範有序發展的意見,探索建立負面清單制度和聯合監管機制,使其成為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者,而不是教育秩序的干擾者。

關鍵字

考招改革

今年,教育系統要總結上海、浙江高考改革試點經驗,為後續啟動改革的省份提供借鑒。同時,進一步擴大試點範圍,增加北京、天津、山東、海南4個省份。

陳寶生透露,推進“新高考”考試內容改革,將更加突出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和改進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各地應抓緊出臺配套檔,轉變以考試成績為唯一標準評價學生的做法。

關鍵字

教師隊伍

實現高品質發展,關鍵還是靠教師。今年,教育部將實施師德師風建設工程,大力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涵養。推行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嚴格師德懲處,建立師德失範曝光平臺和定期通報制度。

教育部將實施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畫,建設一批高水準教師教育基地,分級分類開展師範類專業認證。國培計畫要繼續向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民族地區、“三區三州”傾斜,2018年實現832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和國家級貧困縣鄉村教師培訓全員覆蓋。落實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編制向鄉村小規模學校傾斜。深化大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考核評價制度改革與監管,優化崗位設置,激發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創造性。

關鍵字

教育保障

辦出高品質、現代化的教育,必須要有科學、規範、高效的保障機制。今年,繼續保證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不低於4%,確保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只增不減,確保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只增不減。

同時,教育部將出臺調整優化結構提高經費使用效益的意見,既要優先保障也要優化結構,既要精准投入也要精細管理。調整優化來源結構,在繼續保證財政投入穩步增長同時,進一步擴大社會投入比重。調整優化支出結構,更多向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傾斜,向學前教育、義務教育、職業教育傾斜,向基層教師和困難學生傾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