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上海地區有帕金森患者8到10萬 治療率不足四成

上海醫學會神經內科分會帕金森病和運動障礙學組聯合上海各大醫院11日成立“上海帕金森病防治聯盟”, 將共同致力於建立一批具備規範化診療水準的示範帕金森專病門診,

更好地造福廣大帕金森病患者。 陳靜 攝

中新網上海4月11日電 (記者 陳靜)今天是“世界帕金森日”, 上海地區帕金森病研究現狀11日“出爐”:目前上海有8到10萬帕金森病患者。 帕金森病在上海等一線城市治療率不足40%, 在農村和偏遠地區則更低。

上海醫學會神經內科分會帕金森病和運動障礙學組組長、新華醫院專家劉振國當日披露, 調查研究發現, 目前, 在三級醫院, 帕金森病的正確診斷率達76.5%;而在社區醫院, 社區醫生對於診斷標準的知曉率僅為41.1%。 由此, 帕金森病在中國仍處於就診率不及時、延誤診斷率高、治療率低的狀態。

上海地區帕金森病研究現狀11日“出爐”。 陳靜 攝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 帕金森病起病隱襲, 進展緩慢。 首發症狀通常是一側肢體的震顫或活動笨拙, 進而累及對側肢體。 臨床上主要表現為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步態障礙。 近年來人們越來越多的注意到抑鬱、便秘和睡眠障礙等非運動症狀也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見的主訴。

今年也是帕金森病被報導的第200年。

著名神經內科專家、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蔣雨平教授表示, 由於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狀如顫抖、走路不穩、動作緩慢僵硬、少言寡語等, 往往被誤認為是老年人的正常現象, 從而造成帕金森病患者的就診率非常低, 經常出現漏診現象。

據瞭解, 由於患者及醫生對於帕金森病的認識嚴重不足, 導致患者開始治療時往往已是中晚期。 此時, 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顯著降低, 情緒激動、應激、焦慮時震顫症狀加重, 不但身體痛苦, 精神上也飽受折磨, 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不僅如此, 帕金森病患者治療的經濟負擔也讓家庭備受煎熬。

蔣雨平說, 若能早期發現並及時進行規範治療,

可明顯減輕症狀、預防並減少遠期運動併發症, 讓患者過上趨於正常人的生活。

當日, 上海醫學會神經內科分會帕金森病和運動障礙學組聯合上海各大醫院成立“上海帕金森病防治聯盟”, 將共同致力於建立一批具備規範化診療水準的示範帕金森專病門診, 更好地造福廣大帕金森病患者。

當日啟動的上海帕金森病防治聯盟將集結新華醫院、瑞金醫院、中山醫院等二十多家重點醫院帕金森病和運動障礙學組的專科醫生力量, 從帕金森病治療用藥和規範診療流程等不同方面入手, 促進帕金森病診療在上海的整體發展, 幫助帕金森病患者儘早接受規範化治療, 有效減輕症狀、延緩疾病進程,

從根本上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

聯盟還將推廣專病門診、優化流程, 同時加強基層醫生培訓, 並定期舉辦可普及義診活動。 (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