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鬥戰勝佛觀花思凡,豬八戒遊說其歸花果山,朱紫國恰逢小兒遇險!

《大聖尋根傳》第一回 鬥戰勝佛孫悟空觀花思凡, 豬八戒遊說大聖歸花果山

作者:潘悔昔

悔昔詩曰:釋厄西游演不凡, 大唐聖僧取經難。 好在齊天有大聖, 五百年後解其難。 三山五嶽妖魔除, 悟空終成佛鬥戰!

且說那齊天大聖孫悟空一路護送唐僧西天取經, 歷經九九八十一難, 斬妖除魔無數, 終於功成圓滿將聖僧安全送達西天靈山佛祖腳下, 取得真經。 那唐僧被封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被封為鬥戰勝佛;豬八戒被封為淨壇使者;沙悟淨被封為金身羅漢;就連那唐僧坐騎白龍馬也被封為了八部天龍,

眾人皆得大成, 歡笑不表。

那大聖自為鬥戰勝佛後, 每日洞府打坐參禪, 不厭其煩, 心性與當初截然不同。 忽一日, 大聖出了洞府, 見洞府外一樹桃花開得十分繁茂, 紅顏無比。 正所謂睹物思人, 雖然孫悟空已然成佛, 但情這個字並不是容易拋棄的。 那大聖若有所思, 魂離七竅。

故事插圖:孫悟空影視形象劇照(圖)

“師兄, 師兄”孫悟空被這突入起來的呼喊聲拉回了現實, 原來乃淨壇使者豬八戒來訪, 見師兄出神便發生叫交換。

“八戒, 你不去吃盡天下美食, 到我這遠離紅塵洞府作甚?”孫悟空打趣的問道。

“師兄, 瞧你這話說的, 你我乃有師兄弟情誼, 老豬來此看你也是理所應當, 何須找甚理由!”

“八戒說得極是, 倒是師兄的不是了, 莫怪, 莫怪!”

“大師兄, 為何如此出神, 帶有幾分神傷?”

“八戒, 自成佛以來, 吾便在此洞府打坐參禪, 不曾有何雜念, 今日出得洞府, 見這一樹桃花豔麗, 不想腦中閃出花果山的景象, 故而出了神思, 不知兄弟到來啊!”

“師兄, 可是想那些猴子猴孫了?”

“卻有幾分之意!”

故事插圖:豬八戒影視形象劇照(圖)

“既如此, 猴哥不妨你我走一遭, 如何?”

“合適嗎?”

“師兄成佛成的連自己的本性都丟了嗎?如此妥妥媽媽的可不向那個曾經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啊!”

這豬八戒的一句質問倒是讓心態久靜如水的孫悟空內心泛起了漣漪, 一股莫名而又熟悉的衝動湧上心頭。

“既然如此, 吾便隨師弟走一遭, 但先容吾與那佛祖說一聲, 請個假?”

“師兄, 這話就越來越不像你了, 猴哥要去哪裡, 還需要向人打報告請假嗎?”

“八戒說的極是, 那我們走!”

話語剛落, 這孫悟空與豬八戒一縱身, 兩人駕雲東行。

雲城縹緲不知處, 落水三千話煙塵, 久居洞府塵不染, 再入已是百年身!

且說這鬥戰勝佛與淨壇使者駕著雲一路東西, 路經曾西天取經所踏之地, 往事油然而生, 金平府、豹頭山、玉華州、黑松林、盤絲洞等等一路景象映入眼簾。 師兄兩在雲端指指點點, 說著過往的取經心酸點滴。

故事插圖:孫悟空影視形象劇照(圖)

說話間, 師兄弟二人以至朱紫國界。

那八戒嘟囔著說“師兄, 可知此處?”

“八戒說笑, 這豈能難我, 此處乃朱紫國也!”

“正是, 當年, 師兄在此行醫救國王之事, 老豬還記得很清晰呢?”

“哦, 可說來一聽!”

“當年, 那朱紫國國王年輕之時, 用箭射殺了孔雀大明王的兩隻雛雀, 孔雀大明王為懲罰國王, 以拆鳳三年,國王身耽啾疾作為懲罰, 後來賽太歲正好是此罰的執行者, 下界為妖掠走了金聖宮娘娘。三年後,吾等路經此國,師兄大顯身手,先是治好國王啾疾,後又打敗賽太歲救出了金聖宮娘娘。”

“師弟,真是好記性,能救治國王也虧了師弟的幫忙啊!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

二人想到這當年“烏金丹”之事,不約而同的笑了起來。

正在此時,忽聞下界有人大喊“救命”。師兄弟二人尋聲望去,卻見山野之外,一小孩正被一隻吊睛大蟲追殺。師兄弟二人是否會下界相救嗎?又會生出何種事端?請看潘悔昔西游續作《大聖尋根傳》第二回!(本故事原創,作者:潘悔昔,未經同意請勿轉載抄襲!)

下界為妖掠走了金聖宮娘娘。三年後,吾等路經此國,師兄大顯身手,先是治好國王啾疾,後又打敗賽太歲救出了金聖宮娘娘。”

“師弟,真是好記性,能救治國王也虧了師弟的幫忙啊!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

二人想到這當年“烏金丹”之事,不約而同的笑了起來。

正在此時,忽聞下界有人大喊“救命”。師兄弟二人尋聲望去,卻見山野之外,一小孩正被一隻吊睛大蟲追殺。師兄弟二人是否會下界相救嗎?又會生出何種事端?請看潘悔昔西游續作《大聖尋根傳》第二回!(本故事原創,作者:潘悔昔,未經同意請勿轉載抄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