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7年藝術教育回眸:美育,與文化自信同行

美育, 與文化自信同行

——2017年藝術教育回眸

2017年12月30日, 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新迎第三小學學生帶來了景頗族文化彙報演出《目瑙縱歌》,

這是雲南首部小學階段民族美育教程彙報演出。

2017年2月15日, 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在北京昌平校區開展本科招生專業考試初試, 圖為考生排隊候場。

2017年是藝術教育改革進一步深化的一年。 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的藝術普及教育活動在全國大中小學廣泛開展;藝術院校人才培養模式不斷創新,

資源配置逐步優化;全社會關心支援美育發展和學生全面成長的氛圍正在形成……

調整專業設置 應用、複合型學科受熱捧

為更好培養藝術人才, 2017年, 各藝術院校進一步明確了人才培養目標。 在高校藝術類專業招生考試工作中, 各校在專業設置、招生計畫、培養方案上進行調整, 以滿足社會對藝術人才的多樣化需求。 已暫停招生兩年的中國戲曲學院新媒體藝術系錄音藝術(音響藝術設計招考方向)重新啟動招生;北京舞蹈學院新增文化產業管理專業, 主要培養劇院團經營管理、演出策劃製作及表演藝術傳播推廣等方面的複合型藝術管理人才;中國傳媒大學新增數位媒體藝術專業數位娛樂方向,

主要培養遊戲策劃和電子競技管理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 這些新增專業大多為“幕後專業”, 貼近市場需求, 培養計畫也更關注對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 雖然是新增專業, 但炙手可熱, 例如, 北京電影學院新增的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互聯網節目製作方向的報錄比達274∶1, 遠超該校表演專業114∶1的報錄比。

與此同時, 規範考試程式、嚴抓考試紀律也成為高校藝術類招生考試工作的重中之重。 教育部專門發文重申各高校要嚴格規範組織藝術類專業考試, 對藝術類專業考試中出現的違規行為零容忍, 並提出要採取與考評人員簽訂利益關係者回避責任書、建立違規評委黑名單通報機制等舉措,

確保藝術類專業考試的公平公正。 考前家長見面會、考試系統現場直播、同步出分等舉措也在部分高校中推行實施, 考場及考試環節從保密到公開的轉變, 獲得不少家長的支持點贊。

社會藝術培訓、考級監管加強

近年來, 隨著社會藝術培訓市場的不斷拓展, 其背後的諸多問題也備受關注。 2017年, 全國連鎖鋼琴教育機構星空琴行近60家門店全部關閉, 再次給社會藝術培訓行業敲響了警鐘, 同時暴露出當前社會藝術培訓行業客觀存在的培訓品質良莠不齊、監管體制不夠完善、培訓收費無據可依、盲目擴張等問題。 中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社會藝術教育機構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趙濤表示, 社會藝術培訓機構必須立足教育教研,

切忌盲目擴張, 加強團隊管理, 確保機構發展運營的合理性和可持續性。

據行業知情人介紹, 社會藝術培訓機構教師流動性較大, 缺乏有效的師資評估和認證體系, 行業內的惡性競爭現象明顯。 加大監督力度, 嚴格規範管理社會藝術培訓機構迫在眉睫。 中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社會藝術教育機構工作委員會秘書長馬小軍建議, 應建立或指派確定的責任機構對行業加以引領, 即可對藝術培訓行業的規範化發展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2017年12月, 文化部發佈了新修訂的《社會藝術水準考級管理辦法》, 以推進社會藝術水準考級工作規範有序開展, 加強對社會藝術水準考級活動的管理。 《辦法》明確將社會藝術水準考級監管納入文化市場執法範圍, 文化行政部門還將積極推動建立社會藝術水準考級信用體系,樹誠信典型與建黑名單制度並舉,加大對誠信藝術考級機構的宣傳和對違規藝術考級機構的曝光力度,強化藝術考級機構的社會責任感。同時,對藝術考級考官的條件進行修改,將考官學習經歷年限由10年改為7年,並增加職稱條件,要求考官具備中級(含中級)以上藝術或者藝術教育專業職稱。

學校美育不斷推進

2017年,各大中小學把美育工作作為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突破口,認真落實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中小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自評等評價機制,積極探索學校美育評價路徑,加大經費投入,進一步提高學校美育的教學裝備水準,促進均衡發展。例如,山東省將初中畢業生藝術素質測評結果納入高中招生錄取條件,將高中學生藝術素質測評結果納入綜合素質評價,於2017年實現了全省中小學和中職學校全覆蓋;福建省將“中小學美育設施設備補缺與提質工程”確定為2017年“為民辦實事”專案,投入專項資金1億元,為1700多所農村中小學配備音樂、美術教學設備,使福建省學校美育設施設備硬體不“硬”的現狀得到徹底改變。

隨著《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關於新形勢下加強戲曲教育工作的意見》《關於戲曲進校園的實施意見》等利好政策的出臺,“戲曲進校園”“高雅藝術進校園”“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等一系列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活動在全國大中小學中廣泛開展。由教育部、文化部、財政部組織開展的全國性高校美育品牌活動——“高雅藝術進校園”已開展11個年頭,通過組織國家級藝術院團和優秀地方藝術院團赴高校演出、組建高校藝術教育專家講學團赴中西部地區高校講學、支援高校建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傳承基地等方式,在高校中普及高雅藝術文化,促進高校美育的改革發展,構建高校與社會資源協同育人的共贏體系;北京市“高校、社會力量參與小學體育美育發展工作”項目實施3年多來,共有21所高校、11家社會力量參與,從校園文化、課程建設、課外活動、師資培養、理論研究5個方面參與小學美育體育培養,覆蓋北京市16個區、166所小學,惠及30萬名學生,在解決優質藝術教育資源不均衡、不充分的問題上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推動了學校與藝術院團的資源整合與共建共用,讓學生對高雅藝術從興趣、娛樂層面提升到認知、鑒賞層面。

“雙一流”格局帶來新機遇

2017年9月,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上海音樂學院6所專業藝術院校的7個一級學科(包括美術學、設計學、音樂與舞蹈學等),進入了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據瞭解,“雙一流”建設的目標是讓學校和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前列或行列,重在扶優扶強、引領示範,堅持高水準、鼓勵高水準、支持高水準。

“雙一流”建設迅速進入了實操階段。中國美術學院的美術學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為推進建設工作的有序開展,學校制定並公佈了學科建設方案,確定了以“哲匠精神”為旨歸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積極落實拓展優質教學資源,建設美術學人才培養特區,推進美術學“視覺藝術東方學”課程集群建設,建立國際辦學網路和海外文化傳播體系等舉措;上海音樂學院也制定並公佈了“音樂與舞蹈學”一流學科的建設方案,今後在人才培養方面將進一步推進“大中小”一貫制人才培養模式,建立中國音樂體系課程群與教材庫,搭建藝術實踐教學多維平臺,推動中國音樂學科體系構建和理論創新等。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是中國高等教育領域繼“211工程”“985工程”之後的又一國家戰略。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在學校的“雙一流”建設動員大會上表示,學校的“雙一流”建設要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國文化自信同向同行。路子不能偏,步子不能慢。將通過“雙一流”建設,引領中國高等美術教育的內涵發展,以“學科強校”支持“教育強國”的國家戰略。

文化行政部門還將積極推動建立社會藝術水準考級信用體系,樹誠信典型與建黑名單制度並舉,加大對誠信藝術考級機構的宣傳和對違規藝術考級機構的曝光力度,強化藝術考級機構的社會責任感。同時,對藝術考級考官的條件進行修改,將考官學習經歷年限由10年改為7年,並增加職稱條件,要求考官具備中級(含中級)以上藝術或者藝術教育專業職稱。

學校美育不斷推進

2017年,各大中小學把美育工作作為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突破口,認真落實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中小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自評等評價機制,積極探索學校美育評價路徑,加大經費投入,進一步提高學校美育的教學裝備水準,促進均衡發展。例如,山東省將初中畢業生藝術素質測評結果納入高中招生錄取條件,將高中學生藝術素質測評結果納入綜合素質評價,於2017年實現了全省中小學和中職學校全覆蓋;福建省將“中小學美育設施設備補缺與提質工程”確定為2017年“為民辦實事”專案,投入專項資金1億元,為1700多所農村中小學配備音樂、美術教學設備,使福建省學校美育設施設備硬體不“硬”的現狀得到徹底改變。

隨著《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關於新形勢下加強戲曲教育工作的意見》《關於戲曲進校園的實施意見》等利好政策的出臺,“戲曲進校園”“高雅藝術進校園”“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等一系列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活動在全國大中小學中廣泛開展。由教育部、文化部、財政部組織開展的全國性高校美育品牌活動——“高雅藝術進校園”已開展11個年頭,通過組織國家級藝術院團和優秀地方藝術院團赴高校演出、組建高校藝術教育專家講學團赴中西部地區高校講學、支援高校建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傳承基地等方式,在高校中普及高雅藝術文化,促進高校美育的改革發展,構建高校與社會資源協同育人的共贏體系;北京市“高校、社會力量參與小學體育美育發展工作”項目實施3年多來,共有21所高校、11家社會力量參與,從校園文化、課程建設、課外活動、師資培養、理論研究5個方面參與小學美育體育培養,覆蓋北京市16個區、166所小學,惠及30萬名學生,在解決優質藝術教育資源不均衡、不充分的問題上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推動了學校與藝術院團的資源整合與共建共用,讓學生對高雅藝術從興趣、娛樂層面提升到認知、鑒賞層面。

“雙一流”格局帶來新機遇

2017年9月,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上海音樂學院6所專業藝術院校的7個一級學科(包括美術學、設計學、音樂與舞蹈學等),進入了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據瞭解,“雙一流”建設的目標是讓學校和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前列或行列,重在扶優扶強、引領示範,堅持高水準、鼓勵高水準、支持高水準。

“雙一流”建設迅速進入了實操階段。中國美術學院的美術學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為推進建設工作的有序開展,學校制定並公佈了學科建設方案,確定了以“哲匠精神”為旨歸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積極落實拓展優質教學資源,建設美術學人才培養特區,推進美術學“視覺藝術東方學”課程集群建設,建立國際辦學網路和海外文化傳播體系等舉措;上海音樂學院也制定並公佈了“音樂與舞蹈學”一流學科的建設方案,今後在人才培養方面將進一步推進“大中小”一貫制人才培養模式,建立中國音樂體系課程群與教材庫,搭建藝術實踐教學多維平臺,推動中國音樂學科體系構建和理論創新等。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是中國高等教育領域繼“211工程”“985工程”之後的又一國家戰略。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在學校的“雙一流”建設動員大會上表示,學校的“雙一流”建設要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國文化自信同向同行。路子不能偏,步子不能慢。將通過“雙一流”建設,引領中國高等美術教育的內涵發展,以“學科強校”支持“教育強國”的國家戰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