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動漫>正文

他是中國動畫電影鼻祖,57年前一部作品,影響過宮崎駿,超越了迪士尼!

手持金箍棒,

眺望著遠方。

中國動畫電影鼻祖

動畫片,

記錄著兒時的喜怒哀樂,

每當聽到“國漫崛起”這樣的詞,

總讓人不禁想到,

57年前的一部動畫片。

因為它,

日本動漫之父棄醫轉行。

受它影響,

宮崎駿才堅定了學習動畫的決心,

才有了之後的

《龍貓》、《千與千尋》...

即使過了半個多世紀,

它依然無愧為國產動畫巔峰之作。

而說起它的名字,

每一個中國人都耳熟能詳,

它就是——《大鬧天宮》。

當年,

它在美國上映後獲獎無數,

甚至到了今天,

我們依然要靠著這只猴子,

來證明我們的動漫,

曾不輸給任何國家。

一個物質匱乏的年代,

能拍出這樣的傳世之作,

堪稱奇跡。

而這個奇跡的締造者,

正是中國動畫電影的創始人——

萬籟鳴。

年少時,

他最喜歡《西遊記》,

幻想著在光影裡,

把他的英雄放出來。

但聽到天不怕、地不怕、

法力無邊的孫悟空,

竟然翻不出如來佛手心時,

他憤憤不平。

於是,

天色一黑, 一塊白布做幕,

幕後擺一盞油燈,

他自創皮影戲就上演了,

演的是“孫悟空逃出了如來手掌心”。

1919年,畫技卓群的他考入上海商務印書館美術部。

萬籟鳴頓時怒湧心頭,

沖上去和他評理,

誰知那醉鬼直接揮拳打他。

此時來了兩個印度巡捕,

他們不僅不分事實,

還用警棍毆打萬籟鳴,

放縱外國水手逃之夭夭。

萬籟鳴受此侮辱,想到列強踐踏中國百姓的種種惡行,於是他立即拿起畫筆當作武器。

從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畫起,直至《中日馬關條約》、《辛丑合約》,畫出了一幅幅形象化的近代中國血淚史。

在作畫的幾個月裡,

萬籟鳴雖然疾病纏身,

但他難抑憤慨之情,

仍抱病走筆,完成了畫稿。

一時間,

各地的學校和工廠、商店爭相採購,

或在校園內張貼,

或在廠區店堂懸掛,

在他的影響下,

華夏兒女同仇敵愾,

掀起了一股反帝的怒潮。

1937年,

日本飛機轟鳴聲,

刺破了中國的天空,

這個東方古國的歷史,

翻到了恥辱的一頁。

因為戰爭的影響,

國產動畫的發展也被推到了空前的低谷。

而與之同時,

美國迪士尼推出的動畫——

《白雪公主》風靡世界,

在上海放映時更是盛況空前。

看到這樣的差距,

萬籟鳴暗下決心,

“美國能夠搞一個《白雪公主》,

中國為什麼不能搞一個《鐵扇公主》?

我一定要把中國的鐵扇公主拿出來,

超過美國的白雪公主!”

《鐵扇公主》

來源於 “孫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

在萬籟鳴的畫筆下,

孫悟空帶領著豬八戒、沙和尚,

與鐵扇公主、牛魔王鬥智鬥勇,

終於闖過了火焰山。

這不只是一部簡單的動畫片。

他通過情節暗喻:

只有“團結一心,聯合大眾,

才能打敗牛魔王(日寇),

取得最後勝利。”

在那個寫滿屈辱的年代,

萬籟鳴希望憑藉著鐵扇公主的芭蕉扇,

扇起全國人民

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決心。

很快這,部優秀的國產動畫就傳到了日本,連演一月,座無虛席。

後來日本下令在日本禁映《鐵扇公主》。日本作家小松遲浦在一本刊物上寫道:

“抱著輕視的眼光,去看中國第一部動畫片的人們,會被驚得目瞪口呆。”

與此同時,

這部動畫也深深影響到了一位日本青年,

他就是後來日本動漫的鼻祖——

手塚治蟲。

在看過萬籟鳴的孫悟空之後,

他放棄了醫生的職業,

拿起了畫筆,

這才有了後來舉世聞名的《鐵臂阿童木》。

《鐵扇公主》中的孫悟空,惟妙惟肖,但這還不能讓萬籟鳴滿足,他一直覺得,“大鬧天宮”中無所不能的孫悟空,才是他心中的大聖!

於是四十歲的萬籟鳴躊躇滿志,立刻開始招兵買馬籌備《大鬧天宮》。

本以為一切會順風順水,

可和資本家見面的時候,

投資人卻笑嘻嘻的表示:

現在戰亂物價飛漲,

我們為電影買的膠片和藥劑所花的錢翻了好幾倍,

賣了都能大賺一筆!

就不拍這個動畫片了吧。

一生作畫的萬籟鳴,

在遇到這樣的理由還能有什麼話說呢?

戰爭的硝煙吞噬了一切,

也吞噬了他所有的夢想。

動畫夢在戰爭年代無疑是,最可笑、最卑微、最無足輕重的夢。

他感到深深的絕望:“所有的進步文藝事業都處在風雨飄搖之中,動畫藝術又怎麼能例外呢?

20年後,新中國成立,

《大鬧天宮》得以開拍,

萬籟鳴的夢想終於成真,

於是他夜以繼日繪畫構思,

為了尋找片中諸多神仙的原型,

他特意派人上京“求神”。

京城大大小小的廟宇,

沒有一處沒留下劇組人員的足跡。

有時為了設計一個精巧動作,

年過六旬的他,

會順手抄起一根梢棒,

在廠院裡和年輕人揮舞。

有一次在尋找靈感的過程中,

萬籟鳴不慎掉入水池,

他卻樂呵呵地站起來,

鄭重其事地對身邊人說:

“誰也不要告訴我老伴兒,

我褲子濕了。”

一部《大鬧天宮》,

整整等了20年

團隊畫了7萬多張畫,

光手工繪製就用了兩年多時間。

這是一個對孫悟空有無限熱愛和赤子之心老人,

留給我們最偉大的文化瑰寶。

一個鏡頭,

在螢幕上只放映5秒鐘,

但在“圖畫臺本”中,

卻要畫上100多張畫稿。

看著騰雲駕霧的孫大聖,

這位64歲的老人激動地哭了:

“孫悟空,我們終於見面了。”

動畫一經上映,

立刻就引起了國內外轟動。

法國媒體稱其:

“完美地表達了中國的傳統藝術風格,

而這一點恰是“迪士尼所做不到的”。

一部為國人捧回無數國外大獎的國產動畫片,讓萬籟鳴體驗過了卻夙願的欣慰,但同時也給他帶來過可怕的災難。

特殊時期,萬籟鳴遭受淩辱,被折磨十年之久。但在這期間,他所關心的還是他一直熱愛的動畫事業。

面對一次次的壓迫,

萬老一次次的問自己:

“有生之年我還能製作動畫嗎?

動畫可是我的命根子啊!”

1978年,改革開放。這一年一個五十歲的日本中年男人走下來中國的飛機,第一句話就是:“萬籟鳴先生在哪裡?”

這個中年人就是手塚治蟲。時間洶湧,此時萬籟鳴已是八十歲的老人,手塚也不再是那個當年在電影院看動畫,看得目瞪口呆的小孩子了。

見到偶像時,

手塚深情的說到:

“萬老先生,我是看了您的孫悟空,

才決心做一名漫畫家的。”

後來手塚治蟲,

為了完成《我是孫悟空》,

在畫桌上趕稿中逝世,

他留下了遺言:

我已經成為孫悟空了。

在他的手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我的孫悟空》是受到了萬先生的啟發。

特別是火焰山和牛魔王那一段,我本來想把它刪除,但是那動畫的影像卻不斷浮現在我心裡,結果我幾乎完全抄襲了那段動畫。

現在回想起來,《我的孫悟空》就是那套動畫的翻版,實在令人慚愧。”

而如今,已經沒有一個投資商願意拿出魄力和耐心,用四年的時間去打磨一部動畫片。

儘管出現了《大魚海棠》、《大聖歸來》這樣備受好評的佳作,但數量上寥寥數幾,品質上更沒有當年《大鬧天宮》那般精益求精。

中國動畫片早已迷失在飛速發展的動畫技術中,找不到自己的靈魂,對此我們不禁想問:萬老先生的藝術精神還能延續下去嗎?

萬籟鳴先生看不到這一切了。

他躺在上海西北部的福壽園裡。

墓碑是一卷展開的膠片,

膠片裡那只敢作敢當、

永不服輸的猴子,

仿佛就是他自己。

我們懷緬這位動畫巨匠,

只見這大聖,

手持金箍棒,眺望著遠方。

1919年,畫技卓群的他考入上海商務印書館美術部。

萬籟鳴頓時怒湧心頭,

沖上去和他評理,

誰知那醉鬼直接揮拳打他。

此時來了兩個印度巡捕,

他們不僅不分事實,

還用警棍毆打萬籟鳴,

放縱外國水手逃之夭夭。

萬籟鳴受此侮辱,想到列強踐踏中國百姓的種種惡行,於是他立即拿起畫筆當作武器。

從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畫起,直至《中日馬關條約》、《辛丑合約》,畫出了一幅幅形象化的近代中國血淚史。

在作畫的幾個月裡,

萬籟鳴雖然疾病纏身,

但他難抑憤慨之情,

仍抱病走筆,完成了畫稿。

一時間,

各地的學校和工廠、商店爭相採購,

或在校園內張貼,

或在廠區店堂懸掛,

在他的影響下,

華夏兒女同仇敵愾,

掀起了一股反帝的怒潮。

1937年,

日本飛機轟鳴聲,

刺破了中國的天空,

這個東方古國的歷史,

翻到了恥辱的一頁。

因為戰爭的影響,

國產動畫的發展也被推到了空前的低谷。

而與之同時,

美國迪士尼推出的動畫——

《白雪公主》風靡世界,

在上海放映時更是盛況空前。

看到這樣的差距,

萬籟鳴暗下決心,

“美國能夠搞一個《白雪公主》,

中國為什麼不能搞一個《鐵扇公主》?

我一定要把中國的鐵扇公主拿出來,

超過美國的白雪公主!”

《鐵扇公主》

來源於 “孫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

在萬籟鳴的畫筆下,

孫悟空帶領著豬八戒、沙和尚,

與鐵扇公主、牛魔王鬥智鬥勇,

終於闖過了火焰山。

這不只是一部簡單的動畫片。

他通過情節暗喻:

只有“團結一心,聯合大眾,

才能打敗牛魔王(日寇),

取得最後勝利。”

在那個寫滿屈辱的年代,

萬籟鳴希望憑藉著鐵扇公主的芭蕉扇,

扇起全國人民

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決心。

很快這,部優秀的國產動畫就傳到了日本,連演一月,座無虛席。

後來日本下令在日本禁映《鐵扇公主》。日本作家小松遲浦在一本刊物上寫道:

“抱著輕視的眼光,去看中國第一部動畫片的人們,會被驚得目瞪口呆。”

與此同時,

這部動畫也深深影響到了一位日本青年,

他就是後來日本動漫的鼻祖——

手塚治蟲。

在看過萬籟鳴的孫悟空之後,

他放棄了醫生的職業,

拿起了畫筆,

這才有了後來舉世聞名的《鐵臂阿童木》。

《鐵扇公主》中的孫悟空,惟妙惟肖,但這還不能讓萬籟鳴滿足,他一直覺得,“大鬧天宮”中無所不能的孫悟空,才是他心中的大聖!

於是四十歲的萬籟鳴躊躇滿志,立刻開始招兵買馬籌備《大鬧天宮》。

本以為一切會順風順水,

可和資本家見面的時候,

投資人卻笑嘻嘻的表示:

現在戰亂物價飛漲,

我們為電影買的膠片和藥劑所花的錢翻了好幾倍,

賣了都能大賺一筆!

就不拍這個動畫片了吧。

一生作畫的萬籟鳴,

在遇到這樣的理由還能有什麼話說呢?

戰爭的硝煙吞噬了一切,

也吞噬了他所有的夢想。

動畫夢在戰爭年代無疑是,最可笑、最卑微、最無足輕重的夢。

他感到深深的絕望:“所有的進步文藝事業都處在風雨飄搖之中,動畫藝術又怎麼能例外呢?

20年後,新中國成立,

《大鬧天宮》得以開拍,

萬籟鳴的夢想終於成真,

於是他夜以繼日繪畫構思,

為了尋找片中諸多神仙的原型,

他特意派人上京“求神”。

京城大大小小的廟宇,

沒有一處沒留下劇組人員的足跡。

有時為了設計一個精巧動作,

年過六旬的他,

會順手抄起一根梢棒,

在廠院裡和年輕人揮舞。

有一次在尋找靈感的過程中,

萬籟鳴不慎掉入水池,

他卻樂呵呵地站起來,

鄭重其事地對身邊人說:

“誰也不要告訴我老伴兒,

我褲子濕了。”

一部《大鬧天宮》,

整整等了20年

團隊畫了7萬多張畫,

光手工繪製就用了兩年多時間。

這是一個對孫悟空有無限熱愛和赤子之心老人,

留給我們最偉大的文化瑰寶。

一個鏡頭,

在螢幕上只放映5秒鐘,

但在“圖畫臺本”中,

卻要畫上100多張畫稿。

看著騰雲駕霧的孫大聖,

這位64歲的老人激動地哭了:

“孫悟空,我們終於見面了。”

動畫一經上映,

立刻就引起了國內外轟動。

法國媒體稱其:

“完美地表達了中國的傳統藝術風格,

而這一點恰是“迪士尼所做不到的”。

一部為國人捧回無數國外大獎的國產動畫片,讓萬籟鳴體驗過了卻夙願的欣慰,但同時也給他帶來過可怕的災難。

特殊時期,萬籟鳴遭受淩辱,被折磨十年之久。但在這期間,他所關心的還是他一直熱愛的動畫事業。

面對一次次的壓迫,

萬老一次次的問自己:

“有生之年我還能製作動畫嗎?

動畫可是我的命根子啊!”

1978年,改革開放。這一年一個五十歲的日本中年男人走下來中國的飛機,第一句話就是:“萬籟鳴先生在哪裡?”

這個中年人就是手塚治蟲。時間洶湧,此時萬籟鳴已是八十歲的老人,手塚也不再是那個當年在電影院看動畫,看得目瞪口呆的小孩子了。

見到偶像時,

手塚深情的說到:

“萬老先生,我是看了您的孫悟空,

才決心做一名漫畫家的。”

後來手塚治蟲,

為了完成《我是孫悟空》,

在畫桌上趕稿中逝世,

他留下了遺言:

我已經成為孫悟空了。

在他的手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我的孫悟空》是受到了萬先生的啟發。

特別是火焰山和牛魔王那一段,我本來想把它刪除,但是那動畫的影像卻不斷浮現在我心裡,結果我幾乎完全抄襲了那段動畫。

現在回想起來,《我的孫悟空》就是那套動畫的翻版,實在令人慚愧。”

而如今,已經沒有一個投資商願意拿出魄力和耐心,用四年的時間去打磨一部動畫片。

儘管出現了《大魚海棠》、《大聖歸來》這樣備受好評的佳作,但數量上寥寥數幾,品質上更沒有當年《大鬧天宮》那般精益求精。

中國動畫片早已迷失在飛速發展的動畫技術中,找不到自己的靈魂,對此我們不禁想問:萬老先生的藝術精神還能延續下去嗎?

萬籟鳴先生看不到這一切了。

他躺在上海西北部的福壽園裡。

墓碑是一卷展開的膠片,

膠片裡那只敢作敢當、

永不服輸的猴子,

仿佛就是他自己。

我們懷緬這位動畫巨匠,

只見這大聖,

手持金箍棒,眺望著遠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