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產家長焦慮症:你真的敢對孩子說一句“不成功也沒關係”?

作者:鮑芳 / 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1775篇原創首發文章

通往名校的道路是一場長期的軍備競賽, 在這條不歸路上, 你可能要面對失去家庭歡樂、夫妻感情、母子親情的風險,

然而, 有多少家長“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 視死如歸, 沒有別的原因, 只因別無選擇。

最近, 騰訊新聞一檔新節目刷爆朋友圈。 由央視前主持人李小萌召集, 她的朋友演員陶虹、兒童教育探索者粲然等參與, 在《@所有人》第一期裡, 集體討論了一個重磅話題——《孩子, 你不成功也沒有關係》。 節目中所有嘉賓的價值觀是:“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成功, 那就是用你的方式度過一生。 "

但是節目一出, 很多家長都在討論, 每一方的觀點都言之成理。 支持者說, 中國的應試教育已經越來越不適應未來的世界, 今天苦苦背的答案、做的習題、掌握來的知識, 將來只需要聯網, 就可以在雲端秒讀取,

根本不值得為此扼殺孩子可貴的探索精神和個性。

反對者也說, 只有那些早已獲得優渥條件的家庭, 才有底氣這樣對孩子說, 因為對他們來說根本不存在起跑線的問題, 孩子一出生, 就已經到達了一般人可能一輩子都難以企及的高度。

毫無疑問, 這個節目、這個話題, 就是為了直直戳中夾在金字塔中間的我們的痛處——看似有很多選擇, 卻無時無刻不在權衡利弊, 生怕一步踏錯滿盤皆輸。

相信每個媽媽在進產房之前, 全家人都只懷著兩個最單純的願望:只希望孩子平安降生, 只希望他/她一生快樂。 帶著如此無目的的簡單美好, 孩子上小學前, 大部分家庭都可以保持歡聲笑語, 孩子像天使(即便調皮搗蛋), 媽媽像聖母(即便偶爾失控),

就算有點矛盾, 那也只是“人民內部矛盾”。

可是一旦上了小學, 家庭關係就會重新洗牌。 曾有位兒童教育界的前輩語重心長地提醒我:“好好珍惜你女兒沒上學前的這幾年吧。 談什麼母女情, 等孩子有一天考試不及格, 排名倒數, 你整天被老師cue, 再來和我談母女情。 ”

父母對教育的選擇, 究竟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孩子的成長?

比《@所有人》中嘉賓演講更有說服力的, 是一部叫做《零零後》的紀錄片。 這是國內第一部長期跟拍兒童成長的紀錄片。 從2006年起, 攝製組開始在一所幼稚園跟蹤記錄了十多位元00後的孩子, 記錄一直持續了十年, 這些孩子們從幼稚園已經上到了中學。 十年過去, 時間改變了他們的外貌, 賦予了他們獨立的思想和自主的行動。

影像記錄了父母、社會、學校對孩子的成長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有3個孩子和他們的父母。

第一個男孩叫錫坤。 他的媽媽是一位典型的好媽媽。 十年前, 個性化教育還遠不如今天這樣在父母中間流行,

但是錫坤的媽媽在孩子很小的時候, 就非常清楚要給孩子探索的自由和空間。 她覺得兒子對物質的好奇心很重, 幾乎不給他設限。 片中, 四五歲時的錫坤, 有一次在廚房裡點火燒掛麵, 盆裡火很大, 其實看起來有點危險;他又澆了一缸子水滅了火, 盆摔在地上, 裡面的灰燼、污水灑了一地。 在絕大部分中國家庭, 如此行為, 即便不挨揍, 也會被狠狠地教育一頓, 但是錫坤的媽媽強調, 做媽媽的要有足夠的耐心。

錫坤的媽媽確實非常有耐心, 對孩子說話, 從頭至尾都是和顏悅色。 她對孩子的科學探索也非常上心, 甚至還幫孩子在家裡建了一座“錫坤實驗室”。 錫坤在媽媽的鼓勵和支持下, 在科學實驗上也顯露出了一定的能力。 但是,在片中也能看出來,這位媽媽從始至終對孩子的表情都透露出一種“擔心”。父母對孩子過分的關心,一方面會讓孩子形成依賴,另一方面也讓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產生“這不是我選擇的”、“我是被逼的”種種逃避心態。十年以後,錫坤不善和人交往的性格,又成了媽媽的一個心病。

第二個男孩叫梁昊天。他的爸爸、媽媽和很多第一次當父母的人一樣,起初覺得對孩子不需要有什麼要求,快樂就好,所以昊天小學上的是國際學校。但是到了選擇初中的時候,父母深思熟慮以後,覺得還是走傳統的路線最保險,所以又回到了公立學校,為了考學,還報了許多課外輔導班。家庭氛圍就此變得緊張起來。爸爸常常要輔導昊天做功課,孩子做錯了,爸爸忍不住脾氣上來,就會咆哮。每到這時,昊天就覺得“整個世界都灰暗了”。

中考前,昊天夜裡睡不好,白天上課就更難集中注意力。他覺得打從內心感到累。他只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啊,這句話真叫人心痛。但是父母覺得他複習的努力程度還不夠,他們希望孩子能夠用功到必須得父母出手制止他再繼續努力下去才行。

第三個女孩叫萌萌。她的故事一開始,爸爸邊開汽車,邊對女兒說:你知道常春藤大學在世界上排名第幾嗎?北大、清華又在世界上排名第幾?萌萌坐在後排,全程插著耳機,眼睛看向窗外,對爸爸的話無動於衷。她小時候可不是這樣的。小時候萌萌是爸爸的小棉襖,爸爸送她上幼稚園時,她都要哭著抱住爸爸很久不肯撒手。可是13歲進入青春期,萌萌忽然變得非常討厭和父母在一起。每天在家,大部分狀態都是插著耳機,躺在自己床上玩手機。

萌萌變成這樣,有一部分是因為青春期叛逆期來臨,有一部分是因為父母又生了一個小妹妹,把許多疼愛都轉到妹妹身上去了(至少在萌萌看來是這樣),還有一部分是因為上學以後,爸爸常常為了與學習相關的事教訓她。

作為一個3歲女孩的媽媽,在看這部紀錄片的時候,我的心情一點兒也不輕鬆。這些故事裡發生的問題,我邊看邊琢磨,假如是我會怎麼辦。但是,我也不能確定自己將來會比故事裡這幾位父母做得更好、更明智。

雖然從我的價值觀出發,我肯定不認為孩子必須成功,必須考名校,必須和別人走同樣的路才會幸福;但是,另一方面,我又不得不說,我也和紀錄片裡的父母——以及這世上絕大多數父母一樣——打從內心深處覺得,孩子和我是一體的,她的成功或幸福,就是我的成功或幸福,哪怕我從理智上覺得這是錯誤的、早就該拋到歷史垃圾堆裡去的陳舊觀念,我從情感上也越來越說服不了自己。

我想,這也就是中產父母走不出的焦慮困境——只要你的心和孩子綁在一起,你們就是休戚與共、拴在一根繩上的螞蚱,你又怎敢對他說:你不成功也沒關係。

對,可以不完成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不必日進鬥金,光宗耀祖;但至少也得像龍應台對她孩子說的那樣:“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在《零零後》裡,我最喜歡的一個家庭是這樣的:

一個叫一一的女孩,從3歲入園起,就只喜歡自己一個人玩,堅決不愛交朋友。老師輪番對她做思想工作,甚至問她:將來長大你總要結婚的吧,結婚之前你得先交朋友啊。(看在這是十年前教育理念尚屬前衛的一所幼稚園,我就不跟這個老師計較這樣的價值觀討論了。)這個孩子非常有主見,在這麼小的年紀就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

她的這番言論,是有底氣的。底氣就來自于她的父母——在我看來是這些故事裡最通情達理的父母。他們理解孩子自己的時間表,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既尊重自己又尊重別人、既善於獨處內心又陽光的人。說起來很簡單,瞭解“你的孩子是誰,從哪裡來,要去哪裡”,這非常難,很多大人連自己都還沒搞清楚。

假如用一顆橘子的成長軌跡,去要求一顆蘋果,當然會失敗。比如,我女兒個子很小,但是每一年她體檢,醫生都會拿出她自己的生長曲線,告訴我她在自己的曲線上屬於非常正常的狀態。同樣,別人的孩子一歲斷奶瓶,兩歲戒尿片,三歲背唐詩,四歲洗襪子,十歲給爹媽做飯……這都挺好,但我們的孩子有自己的生長曲線。同樣的要求放在成人身上,就是催結婚、催生娃、催這催那,都一樣是在製造時間的焦慮。

我們常常在教育類的圖書、文章、講座裡,看到關於成長的多少個關鍵期、視窗期,所有人都在製造一種恐慌,就是錯過永不再來。成長是一條無法回頭的單行線,父母們當然無比害怕,可是回頭看看我們自己的成長,人生雖不能逆行,但誰說未來沒有機會?人生每個階段都重要,又都不重要,因為我始終相信,人都有重來的可能和自愈的能力。

《經濟學人》高級編輯Ryan Avent曾經分析過父母將孩子送入常春藤大學的這場曠日持久的軍備競賽,但他覺得對父母來說,最重要的策略是,繼續縱容孩子的熱情和興趣,幫他們學會怎麼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不是那些成績和指標。請注意,下面這個重點,我覺得很關鍵——他說,跟孩子在一起花多少時間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分享他們的樂趣、眼光和世界。

這些都不是搭上自己的人生,只會陪寫作業、上奧數班、關心成績的父母(當然這些也很重要)可以做到的。希望孩子們能以他們自己認可的方式成功,請首先保持作為爸爸媽媽自身的勇猛精進,開闊視野,永不停止對世界的理解吧!

作者為資深時尚媒體人,現投身出版業,重度閱讀愛好者。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但是,在片中也能看出來,這位媽媽從始至終對孩子的表情都透露出一種“擔心”。父母對孩子過分的關心,一方面會讓孩子形成依賴,另一方面也讓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產生“這不是我選擇的”、“我是被逼的”種種逃避心態。十年以後,錫坤不善和人交往的性格,又成了媽媽的一個心病。

第二個男孩叫梁昊天。他的爸爸、媽媽和很多第一次當父母的人一樣,起初覺得對孩子不需要有什麼要求,快樂就好,所以昊天小學上的是國際學校。但是到了選擇初中的時候,父母深思熟慮以後,覺得還是走傳統的路線最保險,所以又回到了公立學校,為了考學,還報了許多課外輔導班。家庭氛圍就此變得緊張起來。爸爸常常要輔導昊天做功課,孩子做錯了,爸爸忍不住脾氣上來,就會咆哮。每到這時,昊天就覺得“整個世界都灰暗了”。

中考前,昊天夜裡睡不好,白天上課就更難集中注意力。他覺得打從內心感到累。他只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啊,這句話真叫人心痛。但是父母覺得他複習的努力程度還不夠,他們希望孩子能夠用功到必須得父母出手制止他再繼續努力下去才行。

第三個女孩叫萌萌。她的故事一開始,爸爸邊開汽車,邊對女兒說:你知道常春藤大學在世界上排名第幾嗎?北大、清華又在世界上排名第幾?萌萌坐在後排,全程插著耳機,眼睛看向窗外,對爸爸的話無動於衷。她小時候可不是這樣的。小時候萌萌是爸爸的小棉襖,爸爸送她上幼稚園時,她都要哭著抱住爸爸很久不肯撒手。可是13歲進入青春期,萌萌忽然變得非常討厭和父母在一起。每天在家,大部分狀態都是插著耳機,躺在自己床上玩手機。

萌萌變成這樣,有一部分是因為青春期叛逆期來臨,有一部分是因為父母又生了一個小妹妹,把許多疼愛都轉到妹妹身上去了(至少在萌萌看來是這樣),還有一部分是因為上學以後,爸爸常常為了與學習相關的事教訓她。

作為一個3歲女孩的媽媽,在看這部紀錄片的時候,我的心情一點兒也不輕鬆。這些故事裡發生的問題,我邊看邊琢磨,假如是我會怎麼辦。但是,我也不能確定自己將來會比故事裡這幾位父母做得更好、更明智。

雖然從我的價值觀出發,我肯定不認為孩子必須成功,必須考名校,必須和別人走同樣的路才會幸福;但是,另一方面,我又不得不說,我也和紀錄片裡的父母——以及這世上絕大多數父母一樣——打從內心深處覺得,孩子和我是一體的,她的成功或幸福,就是我的成功或幸福,哪怕我從理智上覺得這是錯誤的、早就該拋到歷史垃圾堆裡去的陳舊觀念,我從情感上也越來越說服不了自己。

我想,這也就是中產父母走不出的焦慮困境——只要你的心和孩子綁在一起,你們就是休戚與共、拴在一根繩上的螞蚱,你又怎敢對他說:你不成功也沒關係。

對,可以不完成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不必日進鬥金,光宗耀祖;但至少也得像龍應台對她孩子說的那樣:“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在《零零後》裡,我最喜歡的一個家庭是這樣的:

一個叫一一的女孩,從3歲入園起,就只喜歡自己一個人玩,堅決不愛交朋友。老師輪番對她做思想工作,甚至問她:將來長大你總要結婚的吧,結婚之前你得先交朋友啊。(看在這是十年前教育理念尚屬前衛的一所幼稚園,我就不跟這個老師計較這樣的價值觀討論了。)這個孩子非常有主見,在這麼小的年紀就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

她的這番言論,是有底氣的。底氣就來自于她的父母——在我看來是這些故事裡最通情達理的父母。他們理解孩子自己的時間表,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既尊重自己又尊重別人、既善於獨處內心又陽光的人。說起來很簡單,瞭解“你的孩子是誰,從哪裡來,要去哪裡”,這非常難,很多大人連自己都還沒搞清楚。

假如用一顆橘子的成長軌跡,去要求一顆蘋果,當然會失敗。比如,我女兒個子很小,但是每一年她體檢,醫生都會拿出她自己的生長曲線,告訴我她在自己的曲線上屬於非常正常的狀態。同樣,別人的孩子一歲斷奶瓶,兩歲戒尿片,三歲背唐詩,四歲洗襪子,十歲給爹媽做飯……這都挺好,但我們的孩子有自己的生長曲線。同樣的要求放在成人身上,就是催結婚、催生娃、催這催那,都一樣是在製造時間的焦慮。

我們常常在教育類的圖書、文章、講座裡,看到關於成長的多少個關鍵期、視窗期,所有人都在製造一種恐慌,就是錯過永不再來。成長是一條無法回頭的單行線,父母們當然無比害怕,可是回頭看看我們自己的成長,人生雖不能逆行,但誰說未來沒有機會?人生每個階段都重要,又都不重要,因為我始終相信,人都有重來的可能和自愈的能力。

《經濟學人》高級編輯Ryan Avent曾經分析過父母將孩子送入常春藤大學的這場曠日持久的軍備競賽,但他覺得對父母來說,最重要的策略是,繼續縱容孩子的熱情和興趣,幫他們學會怎麼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不是那些成績和指標。請注意,下面這個重點,我覺得很關鍵——他說,跟孩子在一起花多少時間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分享他們的樂趣、眼光和世界。

這些都不是搭上自己的人生,只會陪寫作業、上奧數班、關心成績的父母(當然這些也很重要)可以做到的。希望孩子們能以他們自己認可的方式成功,請首先保持作為爸爸媽媽自身的勇猛精進,開闊視野,永不停止對世界的理解吧!

作者為資深時尚媒體人,現投身出版業,重度閱讀愛好者。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