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滴滴美團今日頭條三位創始人告訴我們:男人這個年紀創業才最好

伴隨著“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的時代浪潮不斷深入, 在近些年來, 自主創業成為了越來越多年輕人新的選擇。 然而在創業的道路上, 成功者總是極少數, 更多的創業者只能無奈吞下失敗的苦果。 何時選擇創業, 何種人適合創業, 成為了越來越多懷揣夢想的創業者們思考的問題。

在近些年來的互聯網創業潮中, 滴滴、美團、今日頭條可以算的上是後BAT時代的三駕馬車, 是無數創業型的互聯網公司中的翹楚。 而湊巧的是, 這三大互聯網企業的創始人也都是自主創業者, 在看完了這三位創始人的創業故事,

相信很多人應該也對自己何時創業有了一個清醒的認識。

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29歲創辦位元組跳動, 孵化今日頭條

2012年, 29歲的張一鳴創辦位元組跳動。 同年7月, 位元組跳動旗下公司今日頭條即獲得SIG海納亞洲等數百萬美元A輪投資;“今日頭條”從上線到擁有1000萬用戶只用了90天。

滴滴出行創始人程維:29歲創辦小桔科技, 推出滴滴打車

2012年, 29歲的程維創辦小桔科技, 在北京中關村推出手機召車軟體滴滴打車。 滴滴打車一經推出, 迅速成為了國內最受歡迎的手機軟體之一。 2015年2月, 滴滴打車與快的打車進行戰略合併。 同年9月, 滴滴打車正式更名為“滴滴出行”。

美團網創始人王興:31歲創立美團網

2010年3月4日, 31歲的王興推出美團網。 僅僅一年多之後, 美團單月銷售額超2.5億, 穩居團購業第一。 同時榮獲美年度最佳團購網站” 稱號。


雖然個人履歷不同, 但是美團、滴滴和頭條三位創始人都以驚人的相似度在30歲左右找到了最適合自己創業的那條道路。

不得不說, 從這三位成功者的身上, 也能找到很多創業者們成功的特質。

在各自創立現有品牌之前, 三位創業者也都有過或多或少的職場經歷:張一鳴在創立今日頭條之前加盟過四家公司;程維在推出滴滴打車之前, 已經是已是阿裡巴巴B2B部門最年輕的區域經理;而少年老成的王興, 在美團網成功之前, 也曾創辦過校內網和飯否網兩個風靡一時的互聯網產品。

當然, 最有趣的是, 這三位成功的創業者都在30歲左右的年紀選擇了自主創業, 這實際上也很符合新一代創業者的成功軌跡。 一般在職場打拼至三十歲的男性, 都已經度過了初出校門時的迷茫期, 事業上升的瓶頸期, 在七到八年的職場生涯中, 不僅積累了能夠為創業提供巨大幫助的人脈和資源, 最重要的是:這個時期的男性, 無論是能力還是精力, 都處於人生的巔峰期。 對於事物的思考更為理性, 對於趨勢的洞察更為準確, 不僅能夠扛得住創業的壓力,也更能夠耐得住創業的寂寞。

而反觀現在被媒體捧上天的95後、00後CEO們,雖然也有著創業者的外殼,但相比較他們的這些互聯網創業前輩們來說,無論是在各個方面都遠遠遜色。在這種情況下,像王凱歆、余佳文之類的所謂天才CEO的隕落,也就不足為奇了。

馬雲曾經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創業的路上,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見後天的太陽。相信對於很多的創業者們來說,也許現在的失敗並不能否定你的整個人生,也許更加輝煌的未來就在不遠處等著你,現在的你,唯有更加努力的奮鬥和學習,才能為自己未來創業的成功,增添足夠的砝碼。

不僅能夠扛得住創業的壓力,也更能夠耐得住創業的寂寞。

而反觀現在被媒體捧上天的95後、00後CEO們,雖然也有著創業者的外殼,但相比較他們的這些互聯網創業前輩們來說,無論是在各個方面都遠遠遜色。在這種情況下,像王凱歆、余佳文之類的所謂天才CEO的隕落,也就不足為奇了。

馬雲曾經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創業的路上,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見後天的太陽。相信對於很多的創業者們來說,也許現在的失敗並不能否定你的整個人生,也許更加輝煌的未來就在不遠處等著你,現在的你,唯有更加努力的奮鬥和學習,才能為自己未來創業的成功,增添足夠的砝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