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型智慧城市如何從“物理反應”到“化學反應”?

【中國安防展覽網 焦點新聞】智慧城市建設是一個複雜的巨系統, 差異化的“長尾”需求和智慧城市建設的複雜性決定了無法一家獨大, 而必須依靠生態。 構建一個包括設計方、牽頭方、ISV和ICT提供方的生態系統非常重要。 而如何整合各家之長形成1+1>2的效果, 從“物理反應”到“化學反應”?這又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提出的新挑戰。

新型智慧城市要實現協同管理和服務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高技術司調研員劉勇在2018新型智慧城市(海南)生態宜居高峰論壇中表示, 未來要以推行電子政務、智慧城市建設等為抓手, 以資料集中和共用為途徑, 推動技術融合、業務融合、資料融合, 打通資訊壁壘, 形成覆蓋全國的利用統一接入的資料共用平臺, 構建全國資訊資源分享體系, 實現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管理和服務。

未來新型智慧城市要建設四大能力體系

“2017互聯網+智慧中國年會”上, 國脈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姜德峰談到:“未來新型智慧城市要建設四大能力體系:感知能力、分析能力、重構能力和創新能力。 現在談智慧城市是在資訊社會條件下, 從工業社會的傳統城市發展到資訊社會的智慧城市, 什麼是智慧?應該要具備什麼能力?農民從農村到城市再成為市民需要哪些改變?同樣地, 從一個城市到一個新型社會, 應該具有感知能力、分析能力、重構能力和創新能力。 ”

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應“輕、快、活”

“2017移動生活峰會”上, 螞蟻金服城市服務事業部副總經理易賽在會上表示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思路是“輕、快、活”。 所謂“輕”, 是指在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的時候, 要改變以往繁重、龐雜的建設思路,

以開放平臺、產品化、技術化的模式構建新型智慧城市的基礎。 “這個產品化的模式不僅能夠用於互聯網本身, 也能更多地去協同產業、行業和政府, 賦能到各個行業。 ”易賽說。 “快”是指互聯網快速發展的速度。 她指出, 百姓的需求、城市的發展日新月異, 新型城市化建設應實現能力和技術的快速反覆運算, 更迭應順應即時需求, 甚至要超越今天需求, 面向未來。 “活”則是指合作的靈活性。 易賽表示, 螞蟻金服之所以要建立開放平臺, 即是希望要能夠更加多元的利用社會化公司、社會化平臺, 在多方合作下更加高效的建設新型智慧城市。

新型智慧城市需要流動性資料

“2017互聯網+智慧中國年會”上, 國脈互聯董事長、首席研究員楊冰之先生在演講中提到:“新型智慧城市強化了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

但其實現需要基於資訊技術創新服務。 城市智慧服務創新, 有賴於資料能力提升, 整個城市可被視為一個資料流程動的巨系統, 通過資訊協調城市各種資源有效配合與協作, 保障城市生命線有序、安全、優質運行。 沒有(高品質)的資料就沒有(高品質)的服務, 資料越來越多、需求越來越旺、呼聲越來越高, 壓力也越來越大。 構建健壯的城市資訊體系, 不斷創新城市服務是未來發展之路。 ”

結語

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是一個涉及多環節、多領域、跨部門的複雜系統工程, 不可能由單一的政府或企業來完成, 只有在政府、企業等主體的共同參與下,

通過強強聯合、攜手合作, 構建新型智慧城市產業鏈和生態圈, 才能共同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和發展, 最終讓城市變得更智慧, 並讓智慧惠及每個人。

(本文據新華網 、國脈電子政務網、央廣網、中國建設報資訊整理, 中國安防展覽網編輯發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