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400噸鐵疙瘩飛往2000公里外鄰國,全球羡慕,中巴喜笑顏開

近年來隨著中國在大型工程裝備和技術上的不斷創新, 越來越多的中國製造和中國基建走出了國門, 其中不乏世界上先進技術,

中國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在自己不斷發展的同時也要帶動其它友好國家共同進步, 一起享受創新成果。

近日根據央視的報導, 中國在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卡拉奇郊區的核電站專案的土建工程已經基本結束, 中國要在此地建設的核電站採用的是中國自主研發的 “華龍一號” 第三代核電技術,

整體的穹頂吊裝將在4個月後展開。

工程項目預計在2年後正式完成開始發電, 屆時, 其每年輸出的電力超過180億度, 足夠解決巴鐵30%的電力缺口, 對巴鐵人民來說, 此舉的意義相當重大, 喜笑顏開一點也不為過。

華龍一號是目前中國自主研發並投入使用的最先進核電技術, 國內位於福建的第三代核電“華龍一號”正在進行壓力容器的吊裝, 作為整個核電站核心部件的“鐵疙瘩”重量足足超過400噸重。

而巴鐵正在建設的核電站與福建的核電站都是採用了同一種技術, 核島穹頂幾乎一模一樣, 堪稱“雙胞胎工程”, 這也意味著作為中國的全面戰略夥伴的巴鐵在核電高端領域與中國齊頭並進。

中國的核電技術發展飛速, 目前還有正在建設當中第四代核電站, 而“華龍一號”的運用已經比較成熟, 並且作為中國製造的代表走出了國門, 目前採用了“華龍一號”技術的國家有英國、阿根廷等國家。

而巴鐵無疑是進展最為迅速的, 這也不得不讓其它國家羡慕不已, 要知道, 全球還有20多個國家已經提出了合作意向, 正在後面排隊苦苦等待, 中國製造或者說中國技術在世界中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