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對於中國坦克來說已實現科技領先,但最大威脅為何是敵方狙擊手?

曾幾何時俄制的T-90主戰坦克最主要的賣點就是把主動防禦系統作為坦克的一個標準配置, 這個在世界上的第三代主戰坦克當中還是第一個。 按俄國人當年的說法, T-90裝備的“窗簾”-1主動防禦系統可使得西方主流反坦克導彈--陶式與地獄火導彈的命中概率降低了七到八成, 這當然是極具吸引力的, 再加上俄制坦克大量的傳統用戶, 導致了T-90雖只是T-80的簡單升級版但仍然取得了很好的外銷量。

那麼這個所謂的“窗簾”-1主動防禦系統到底是什麼呢?它由兩個子系統構成:1。 用於覆蓋鐳射制導系統的氣溶膠雲遠距離施放系統。 2。 用於在半自動指令制導彈藥控制電路中生成假信號的ТШУ-1-7光電對抗系統。 通俗的來講它能對反坦克導彈的紅外鐳射測角裝置進行干擾使它偏離目標, 這在主動防禦系統當中屬於軟殺傷型, 而硬殺傷型是發射殺傷性彈藥對來襲導彈進行攔截的一個方式,

當然若是兩者結合的話那麼就是我們熟知的綜合型主動防禦系統, T-14“阿瑪塔”坦克上就使用的這種。

可是看似裝備這麼有效的防護手段的T-90坦克卻為什麼在敘戰場上遭受到了反坦克導彈的襲擊?最近敘軍的“21-4”號T-90A主戰坦克就遭遇了反對派陶-2反坦克導彈的襲擊,

炮塔左側主動干擾儀與頂部的鐳射感應器損壞, 好在主裝甲安然無恙, 為什麼在這次的襲擊中“窗簾”-1主動防禦系統完全沒做出反應呢?應該是其ТШУ-1-7光電對抗系統遭受到了敵方狙擊手有意識的破壞, 從其炮塔右側的彈孔上也證明了這一點, 假如敵方使用12.7mm狙擊步槍是完全能夠做到的。

那麼對於我軍來講是否出現這樣的問題?我軍裝備的99式主戰坦克是繼T-90之後世界上第二種裝備主動防禦系統的坦克, 而且我軍的鐳射眩目壓制系統還屬於是比較獨門的軟殺傷主動防禦系統。 但相信瞭解的人都很清楚, 這個系統在99坦克上的位置很明顯, 雖然發展到第二代尺寸大幅度減小, 但是仍然極易受到敵方反器材步槍的襲擊, 那麼, 怎樣在城市巷戰中做到仿製狙擊手精確點穴, 打擊坦克上的昂貴精密的感測器呢?首先就是縮小感測器尺寸, 其次是盡可能的拉開一定距離, 除此之外, 讀者朋友你們有什麼更好的建議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