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卸任的200天裡,王石做了什麼?

“硬漢”王石在2018年1月23日晚上哭了, 這天是他67歲的生日, 也是他卸任萬科董事會主席的206天后, 第一次主動回歸到大眾的視野中——在水立方, 他做了《回歸未來》的演講。

幫主(ID:banglicai)去參加了這場演講, 王石罕見地充滿感性地分享了自己地傳奇經歷和人生思考, 其間王石一度淚流滿面。 (王石的經歷和思考幫主會在文末精選分享)

每次王石的出現, 幫主都會想起他卸任的那天下午。 2017年6月30日下午, 萬科股東大會, 王石正式辭任萬科董事會主席。 王石在現場回答股東提問時表示, 退休是一個半月前做的決定, 下一步還沒想好做什麼。

不過王石並未徹底離開萬科, 為充分肯定王石過去33年對萬科做出的不可替代的貢獻, 董事會委任王石為董事會名譽主席。

2017年6月30日至今, 王石已卸任206天。 在這206天裡, 王石做了什麼?幫主仔細瞭解和梳理了下。

卸任後的第二天, 王石就任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

實際上, 在過去的206天裡, 王石投身公益慈善, 出現低碳論壇、出席氣候大會、到自然保護區調研, 與地方政府負責人談清潔能源項目、醫療援助項目等。

王石出席還談了“萬寶之爭”、“人生的三座山峰”、“財務自由與靈魂自由”“政商關係“”等話題。

此外, 王石還代言手機、與田樸珺觀賽NBA、出席田樸珺發起的機構的活動, 以及拜會褚時健。 王石最近引人關注的事件是, 辭去華大基因獨董職務。

以下是幫主根據公開報導, 梳理出王石卸任的206天的生活軌跡。

熱衷公益, 稱“要將個人名聲變成萬科公益基金會的名聲”

王石本人具有多個公益組織的頭銜, 包括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地球自然基金會主席、紅樹林基金會會長、阿拉善生態協會會長等。

卸任的首秀, 王石給了公益活動。

2017年7月4日, 王石以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參加了F20基金會峰會, 分享了中國企業及民間組織在低碳轉型方面的經驗。

王石身邊的人曾向媒體透露, 雖然不在萬科任職, 但王石的許多公益活動還是會與房地產、環保、綠色相關, 他會和萬科一起推動房地產行業的綠色變革。

7月的23日, 王石與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共同參加國際植物學大會, 不過, 2018年1月19日, 王石辭去了華大基因獨董職務。

在9月到12月其間, 王石先後現身國際低碳論壇, 慈善晚宴, 伯恩聯合國氣候大會, 還與知名演員關悅等一同參加了性別平等大會, 探討企業推動女性發展的社會責任。

王石參加的公益活動多以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身份亮相,

他說:“不希望不當萬科董事長後, 這個環保就不做了。 社會上過去只知道王石, 希望未來兩年能夠把自己個人的名聲逐步變成萬科公益基金會的名聲。 ”

與多地市委書記座談, 為萬科活動月臺

除了參與公益活動外, 王石還以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的身份與多地市委書記座談。 8月7日, 王石與延安市委書記徐新榮座談。 據延安市政府網站披露, 徐新榮談到由萬科公益基金會宣導的清潔爐灶項目、賽艇運動專案、延大國際醫療援助專案有重大意義。 8月9日, 王石與寶雞市委書記徐啟方見面, 雙方就清潔能源領域合作進行了交流洽談。

除此之外, 萬科的大型活動中亦有王石的身影。

9月21日, 王石出席萬科33周年司慶表示:“開始人生的第三座山峰, 三十三歲來萬科做了三十三年, 如今開始第三個三十三年。 ”

2018年1月11日, 首次以萬科董事會名譽主席身份為萬科月臺, 現身北京世園會植物館發佈會現場。 據媒體記者描述, 王石身著剪裁得體灰色小西裝, 小領修身白襯衫和精緻口袋巾襯得他愈顯精神。

除此之外, 王石還出席了2017中國深商大會, 談萬科進駐哈爾濱, 王石說:“現在這個‘一帶一路’說廣義一點是全球性的, 要走出中亞, 要走中歐那條路的話, 那就一定要投哈爾濱。 東北都不投還怎麼去投中歐。 ”

與女友田朴珺現場觀看NBA , 再次拜訪褚時健

卸任的日子裡, 王石與女友田朴珺互動良好。 9月19日, 王石出席承禮學院的活動, 據多家媒體報導,承禮學院的發起人為田朴珺。

王石在活動上表示:“成功的企業傳承就是價值觀的傳承,例如為社會不斷創造價值這種精神絕不能丟。”對於萬科問題,王石說使命已經傳遞下去,自己未來的計畫之一是因受到褚時健的啟發“七十歲時要去戈壁灘上種莊稼。”

一起參加活動的還有萬通地產創始人馮侖、賽富亞洲投資基金首席合夥人閻焱等知名企業家。

10月23日,王石與田樸珺現場觀看NBA比賽。當日由洛杉磯湖人隊坐鎮主場迎戰新奧爾良鵜鶘隊的比賽現場,斯塔普斯中心,王石和田樸珺現身。

據媒體報導,田樸珺一身黑色波點套裝內搭一件白色體恤,腳踏一雙白色潮鞋。身旁的王石穿著深藍色西裝和黑色針織衫。兩人的打扮都顯得非常輕鬆,在比賽過程中,也時不時拿出手機拍照。

除此之外,王石攜馮侖、毛大慶等60人的企業家團隊集體拜訪褚時健,據媒體報導,這是王石15年間第8次登上哀牢山。

現身自己代言手機的發佈會,參加電影節頒獎典禮

8月28日,由王石代言的8848發佈手機新品,當日王石現身自己代言的手機發佈會並做了演講,在演講中,王石談到了“三座山峰”。

“第一座是珠穆朗瑪峰,第二座是珠穆朗瑪峰,第三座山是什麼山?2011年到哈佛之後,我才發現我們面臨的挑戰只是小山峰,心靈的山峰要比較我登過山峰更高。你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這座山峰有多高?看你設定。”王石說。

12月16日,王石現身電影節頒獎典禮。當晚2017南山國際山地電影節頒獎典禮舉行。據媒體報導,南山國際山地電影節當年所征得影片題材囊括攀岩、登山、衝浪、滑雪等。在當晚的頒獎嘉賓中,王石現身,而由其主演的《希夏邦馬》、《雲上的日子》等戶外記錄片也是本屆電影節的參賽影片。

次日,2017年亞洲海岸賽艇錦標賽在深圳落幕,一身深藍色西裝的王石,以亞洲賽艇聯合會主席的身份現身。

談政商關係,回應“萬寶之爭”

在卸任的200多天裡,王石也談到不少焦點話題。

8月18日到20日,王石在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2017夏季高峰會回應“萬寶之爭”。這個論壇上,有觀眾提問:“你把野蠻人阻擋在公司門口,你獲得了全勝,這場勝利是你個人的勝利,是萬科的勝利,是管理的勝利,還是制度的勝利?”

對此,王石回答:“這個問題雖然結論已經有了,但沒有完全結束,我過去對這個問題保持沉默,現在還會沉默,將來還會沉默,一直到鬱亮願意回答的時候,以他的回答為准”。

11月16日,王石在峰會上談政商關係。王石出席財新峰會表示,企業享受權利的前提是理清與政府的關係,按照規則辦事。這幾年從反貪、反腐到提倡營造更好的企業家精神, 政商關係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這其中他最欣賞的兩個字是“清”和“親”,他們“清”做到了,“親”做得不好,下一步還要改進,在“親”上下功夫。

12月6日,在會議上談財務自由、靈魂自由。王石出席“WISE·2016獨角獸峰會”,王石從大會開場電影剪輯的《肖申克的救贖》片段入手,為創業者們闡釋了另一種意義上的“自由”——不僅僅是財務自由,我們還需要獲得靈魂上的自由。

“我想跟大家說年輕人不要被金錢所勞累,更不要被金錢鎖閉,一定要非常明確。

自由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金錢絕對不是目的,它只是一個結果,它只是一個謀生的手段。”

附:王石2018年1月23日演講部分摘錄:

談創業:是一場生死戰,要靠膽識、目標與運氣

多年之後回顧我人生的第一桶金意味著什麼?作為一個創業家,一無所有的時候,有的是想像力,敢闖、不拘束,當然也有賭博心理,實際上我的成功帶有一部分的運氣和僥倖。之後你會發現,你做生意基本是參雜著這樣一個賭博和冒險,而且類似這樣的情況很多。創業是需要承擔風險的。創業初期往往遇到“賭博”的成分,你要有膽識,但是企業做大的時候,“賭”就會造成很大的風險。

談哈佛遊學:英語爛,但語言對企業家很重要

我的語言表達實際上是我很大的弱點。中文表達其實都很羞澀,更別提英文了。但是我現在又經常需要我盡可能地在國際舞臺說英語,我的團隊就經常膽戰心驚的,每次我一講完,他們馬上就來瘋狂的“表揚”我:“老闆,王總,臥槽!你英文太棒了。” 我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了。講英文,我當然不行,2011年我義無反顧地去哈佛,最難的也是攻克語言關。我脫稿說,簡直就是玩兒心跳。但我們又不得不去攻克語言關。因為語言在這個全球化過程中對我們中國企業家階層非常重要。

談放下:要闖三道關,理由、條件與創造新天地

我記得宣佈這個決定的那天,一切都非常平靜,我睡覺非常平穩,第二天早晨也沒有什麼感覺。我同平常一樣地來到公司,當然原來的辦公室變得感覺不再一樣了。我說人呢?照正常來講,很多有關的業務經理什麼的向我彙報,讓我簽字,可是冷冷清清。有點虎落平川的感覺。

這是一個終極問題:對許多企業家來說,不是企業離不開你,而是你離不開企業——因為你沒有了自我,沒有了存在感和價值感。其實,對每個企業家來說,放下都是早晚和必然的事情。人的生命包括職業生命都是有限的,最終你要放下,但這是被動的。主動放下,才是對你的考驗。很多企業家說我們也學習“放下”,不是我不想放下,是公司離不開我的,離開一個禮拜就天下大亂了。這方面我是有體會的。如何改變你的路徑,這是不容易做到的,我相信我做到了。

談公益:不是施與受,而是平等的關注與互相的給予

2003年,我被朋友帶著去參觀一位德國女士開的盲童學校。我想,可能是讓我去捐錢吧,心裡帶著一絲絲“給予者”的優越感。孩子們唱歌歡迎我們的到來。領唱的男孩來自拉薩,叫久美,他純真、激情而富有表現力的嗓音令人聯想到義大利盲人歌手安德列•波切利。

在之後的交談中,久美抓住我的手不放。他用手把我的臉從上到下細細摸過一遍,笑著說,“叔叔,您是個好人!”那個刹那,我心裡打了一個激靈。一個世人眼中身有殘缺的孩子,卻是那麼的自信,對世界的看法是那麼的美好、積極。他揚起的笑臉給予我許多能量。讓我一下子從自以為是的捐贈者的心態上降了下來。所謂慈善、公益,也不僅僅施與受的關係,不僅僅是給錢給物,更是平等的關注和互相的給予。

作者:果果張

編輯:陳鵬

據多家媒體報導,承禮學院的發起人為田朴珺。

王石在活動上表示:“成功的企業傳承就是價值觀的傳承,例如為社會不斷創造價值這種精神絕不能丟。”對於萬科問題,王石說使命已經傳遞下去,自己未來的計畫之一是因受到褚時健的啟發“七十歲時要去戈壁灘上種莊稼。”

一起參加活動的還有萬通地產創始人馮侖、賽富亞洲投資基金首席合夥人閻焱等知名企業家。

10月23日,王石與田樸珺現場觀看NBA比賽。當日由洛杉磯湖人隊坐鎮主場迎戰新奧爾良鵜鶘隊的比賽現場,斯塔普斯中心,王石和田樸珺現身。

據媒體報導,田樸珺一身黑色波點套裝內搭一件白色體恤,腳踏一雙白色潮鞋。身旁的王石穿著深藍色西裝和黑色針織衫。兩人的打扮都顯得非常輕鬆,在比賽過程中,也時不時拿出手機拍照。

除此之外,王石攜馮侖、毛大慶等60人的企業家團隊集體拜訪褚時健,據媒體報導,這是王石15年間第8次登上哀牢山。

現身自己代言手機的發佈會,參加電影節頒獎典禮

8月28日,由王石代言的8848發佈手機新品,當日王石現身自己代言的手機發佈會並做了演講,在演講中,王石談到了“三座山峰”。

“第一座是珠穆朗瑪峰,第二座是珠穆朗瑪峰,第三座山是什麼山?2011年到哈佛之後,我才發現我們面臨的挑戰只是小山峰,心靈的山峰要比較我登過山峰更高。你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這座山峰有多高?看你設定。”王石說。

12月16日,王石現身電影節頒獎典禮。當晚2017南山國際山地電影節頒獎典禮舉行。據媒體報導,南山國際山地電影節當年所征得影片題材囊括攀岩、登山、衝浪、滑雪等。在當晚的頒獎嘉賓中,王石現身,而由其主演的《希夏邦馬》、《雲上的日子》等戶外記錄片也是本屆電影節的參賽影片。

次日,2017年亞洲海岸賽艇錦標賽在深圳落幕,一身深藍色西裝的王石,以亞洲賽艇聯合會主席的身份現身。

談政商關係,回應“萬寶之爭”

在卸任的200多天裡,王石也談到不少焦點話題。

8月18日到20日,王石在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2017夏季高峰會回應“萬寶之爭”。這個論壇上,有觀眾提問:“你把野蠻人阻擋在公司門口,你獲得了全勝,這場勝利是你個人的勝利,是萬科的勝利,是管理的勝利,還是制度的勝利?”

對此,王石回答:“這個問題雖然結論已經有了,但沒有完全結束,我過去對這個問題保持沉默,現在還會沉默,將來還會沉默,一直到鬱亮願意回答的時候,以他的回答為准”。

11月16日,王石在峰會上談政商關係。王石出席財新峰會表示,企業享受權利的前提是理清與政府的關係,按照規則辦事。這幾年從反貪、反腐到提倡營造更好的企業家精神, 政商關係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這其中他最欣賞的兩個字是“清”和“親”,他們“清”做到了,“親”做得不好,下一步還要改進,在“親”上下功夫。

12月6日,在會議上談財務自由、靈魂自由。王石出席“WISE·2016獨角獸峰會”,王石從大會開場電影剪輯的《肖申克的救贖》片段入手,為創業者們闡釋了另一種意義上的“自由”——不僅僅是財務自由,我們還需要獲得靈魂上的自由。

“我想跟大家說年輕人不要被金錢所勞累,更不要被金錢鎖閉,一定要非常明確。

自由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金錢絕對不是目的,它只是一個結果,它只是一個謀生的手段。”

附:王石2018年1月23日演講部分摘錄:

談創業:是一場生死戰,要靠膽識、目標與運氣

多年之後回顧我人生的第一桶金意味著什麼?作為一個創業家,一無所有的時候,有的是想像力,敢闖、不拘束,當然也有賭博心理,實際上我的成功帶有一部分的運氣和僥倖。之後你會發現,你做生意基本是參雜著這樣一個賭博和冒險,而且類似這樣的情況很多。創業是需要承擔風險的。創業初期往往遇到“賭博”的成分,你要有膽識,但是企業做大的時候,“賭”就會造成很大的風險。

談哈佛遊學:英語爛,但語言對企業家很重要

我的語言表達實際上是我很大的弱點。中文表達其實都很羞澀,更別提英文了。但是我現在又經常需要我盡可能地在國際舞臺說英語,我的團隊就經常膽戰心驚的,每次我一講完,他們馬上就來瘋狂的“表揚”我:“老闆,王總,臥槽!你英文太棒了。” 我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了。講英文,我當然不行,2011年我義無反顧地去哈佛,最難的也是攻克語言關。我脫稿說,簡直就是玩兒心跳。但我們又不得不去攻克語言關。因為語言在這個全球化過程中對我們中國企業家階層非常重要。

談放下:要闖三道關,理由、條件與創造新天地

我記得宣佈這個決定的那天,一切都非常平靜,我睡覺非常平穩,第二天早晨也沒有什麼感覺。我同平常一樣地來到公司,當然原來的辦公室變得感覺不再一樣了。我說人呢?照正常來講,很多有關的業務經理什麼的向我彙報,讓我簽字,可是冷冷清清。有點虎落平川的感覺。

這是一個終極問題:對許多企業家來說,不是企業離不開你,而是你離不開企業——因為你沒有了自我,沒有了存在感和價值感。其實,對每個企業家來說,放下都是早晚和必然的事情。人的生命包括職業生命都是有限的,最終你要放下,但這是被動的。主動放下,才是對你的考驗。很多企業家說我們也學習“放下”,不是我不想放下,是公司離不開我的,離開一個禮拜就天下大亂了。這方面我是有體會的。如何改變你的路徑,這是不容易做到的,我相信我做到了。

談公益:不是施與受,而是平等的關注與互相的給予

2003年,我被朋友帶著去參觀一位德國女士開的盲童學校。我想,可能是讓我去捐錢吧,心裡帶著一絲絲“給予者”的優越感。孩子們唱歌歡迎我們的到來。領唱的男孩來自拉薩,叫久美,他純真、激情而富有表現力的嗓音令人聯想到義大利盲人歌手安德列•波切利。

在之後的交談中,久美抓住我的手不放。他用手把我的臉從上到下細細摸過一遍,笑著說,“叔叔,您是個好人!”那個刹那,我心裡打了一個激靈。一個世人眼中身有殘缺的孩子,卻是那麼的自信,對世界的看法是那麼的美好、積極。他揚起的笑臉給予我許多能量。讓我一下子從自以為是的捐贈者的心態上降了下來。所謂慈善、公益,也不僅僅施與受的關係,不僅僅是給錢給物,更是平等的關注和互相的給予。

作者:果果張

編輯:陳鵬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